×
加载中...
这群孤独、戏多的00后,Online社交时在干什么?
2019-12-05 19:17


文|萌嫡


“和00后明明相差不过几岁,却有一种相差几十岁的感觉。”一位资深社交产品经理说。


大概也是盯上00后交友需求背后的市场,2019年社交App一茬接一茬涌现。也不乏猎奇者试图通过混迹其中窥探这批年轻人的日常,从语言体系追踪到价值观念。


00后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原住民,比起8090后,他们从出生就和网络零距离接触,更习惯在手机、iPad和电脑的虚拟世界里生活和社交。可以说,网络与现实的边界于他们而言是融合的。


他们大多数在城市现代化的小区中长大,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邻里关系。所以老一代那种“网恋不是恋”、“网友不是真朋友”的观念,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仍然按照online和offline区隔的方式来解读00后的社交生活,从一开始就注定找不到答案。相比8090后的互联网“移民”,他们不啻于把线下人际关系迁移到线上,作为虚拟世界的原住民,社交即他们本身。


00后社交生活究竟有什么典型特征?几乎没有人对此下定论。透过一份份大数据报告和白皮书,也只能帮我们看到冰山一角。


唯一可以明确的是,每个时代都有那一代年轻人独特的文化烙印,从来没有垮掉的一代。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他们对坚固的秩序保持怀疑,他们相信自己的审美判断,他们渴望建立不二的话语体系,同时他们也有孤独和渴望被陪伴的诉求。


圈子是社交网络的连接点


当代00后在社交App选择上与上一代大相径庭。


相比有事无事朋友圈的8090后,00后的微信是用来付款的,QQ才是他们聊天社交的主阵地。数据显示,一半的QQ会员来自于00后群体,其中男生占比达71%,女生占比为29%。


他们在QQ上有一整套专属的话语体系。与8090后主导造就的火星文体系不同,这套新的话语体系由拼音、日语、英语缩写,或者混搭缩写为构成主体,比如被多番解读的rnb、xswl、nss、养火,再比如B站刚刚评选出的2019年度弹幕“AWSL”。



有意思的是,即使90后知道这是拼音缩写,仍无法猜出是什么意思。原因是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后,他们少有机会用到“暗语”。


并且90后更少关注新偶像或流行文化,而多种表达习惯却在持续变化更迭,很多词组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好方、真香、上头等等,都带有时代的气息。


更深入的去接近00后,你会发现看懂这些社交“黑话”是最低社交准入门槛。事实上,QQ在他们手上可以被玩出花儿来。


相比老一代热爱的贴吧、天涯、虎扑,QQ空间才是00后“群嗨”的自留地。数据显示,目前每天发布的空间说说中有67%来自00后。


在年龄稍大一点的00-05大学生群体中,QQ空间表白墙成为校园爆款,由此组成了一个个校园文化“圈子”。对于大学生来说,表白墙更像是一个同年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相似人群的封闭社交圈。


“圈子”是了解00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00后online社交的连接点。00后会因趣味而相聚,追星、动漫、游戏、Cosplay,是“同好”才是“自己人”。红杉数据显示,七成00后有自己特定的网络社交圈,而这个社交圈是基于兴趣爱好划分的,呈现分散的趋势。


这些多元分散的点相互连接交织成的大网,才是00后的online社交生活。


虽说本质上和按舞种划地盘的老年广场舞团没什么相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00后的兴趣点让人匪夷所思,jk、共傻、语c、腿部挂件…….



8090后想问:what’s this?


其实这是一款由QQ“扩列”衍生而来的专用App,全能扩列墙上的每个标签都可能一种关系、兴趣点或者圈子。


比起90后学生时代含蓄的“我想你了、在干嘛呢”,00后在扩列上坦荡的写道:“聊得来考虑cdx(处对象)”。


粗略介绍几个00后中比较大的圈子。


“饭圈”是在00后中高频出现的“圈子”之一。简单理解为“组织严密的粉丝会”,是近年来娱乐圈催生的新形态。作为一种亚文化,饭圈也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比如dbq、芳心纵火犯、李涛、走花路、zqsg、私生饭。



在“饭圈”,偶像们被亲切地称为“儿子”。这怎么理解?


就是00后群体中出现了怀着“老母亲养儿子”心理追星的庞大粉丝群体,他们喜欢“养成”偶像——为偶像买周边(衍生产品)、租广告位做宣传。一次粉丝应援集资最少需要十万。


数目庞大的“饭圈”粉丝集结在QQ、微博等各大站点上,同时构建了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一旦遇到挑战与攻击他们偶像的言论,他们就如同暴力机器一般攻击异己意见或以技术手段将其消灭,这正是如今“饭圈文化”的缩影。


人总是一体多面的。在QQ群、微博超话里疯狂参与骂战的,或许现实中就是个00后小女生。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圈子文化——扣字圈,扣字的人被叫做扣字手。


扣字排行榜中有这样一群00后,他们来自一个鲜少被拿到明面上说的组织——黑界家族。黑界于2016年正式开创,接替在90后中风靡的葬爱家族。玩黑的人以05后小学生和初中生为主,家族内管理制度森严,比如他们的报社制度、黑界管理职级等等。


(图源:VICE中国)


进入黑界家族必须由引荐人引荐,进入审核群,经过7天审核,完成日常任务,才能正式升级为正式家族成员。英语好、会藏头诗、会排比句、会写诗,是非常牛逼的混黑技能,受万人敬仰。所以没点文化还真的混不了黑界。


同样是这群人,当90后在相亲时,他们已经在“结婚”了。据自媒体「跳海大院」报道,在一个00后语C圈婚礼“现场”,正经婚礼那套主持人、证婚人、伴郎、伴娘、戒童的配置,一个都不少,整个过程就像一场角色扮演游戏。


所以“3年一代沟,5年一代际”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你认或不认,代沟就在那里。


渴望被陪伴的一代


孤独是人类的共性,那些结群而居,渴望陪伴与认同的诉求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


饭圈也好,黑界也好,本质上都是00后慰藉孤独的载体。《腾讯00后研究报告》指出,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他们倾向于用不同的人格表达自己,从小懂得如何塑造更加讨人喜欢的形象。以寻求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如果说80后还有表兄妹、堂兄妹,那么00后就是彻底的独一代。《腾讯00后研究报告》指出,00后从小享有整合的家庭资源使他们较早拥有成熟的心智。也正出于这种孤独和早熟的碰撞,他们更渴望对同龄人的归属感。同时00后的课业负担更重,参加课外班的时间达到90后的3倍,因此他们更珍惜和朋友互动的机会。


语言连麦、游戏陪练等陪玩类APP这门新生意由此被催生。



根据红杉资本发布的《2018年00后泛娱乐消费研究报告》,70%以上的00后都会安装三个以上的社交运用。


在不同虚拟空间,他们习惯伪装不同的人设,“真实+虚拟”人设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00后社交生活样本。正如那个参与扣字、玩黑的小学生,此刻也许正在连麦写作业。


但这不意味着00后因玩物丧志而成为“垮掉的一代”。


强调个人价值,重视自我表达是00后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源于他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00后出生于多元化的世界,很少会受到来自经济和其他生存方面的压力,他们的父母教育水平相比过往代际有普遍提升,家校管教更民主,导致他们习惯表达想法,不囿于规则和权威。



同样的,他们会尊重他人的想法,接受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有了更好的诠释。


有调查报告表明,00后在社交平台上了解他人观点,就算意见不一致也能玩在一起。66%的人看到朋友观点和自己不一致时第一行为反应是表示理解。


更重要的一点是,从社交APP层面看,并非只有那些在App Store 中被贴上社交标签的被称为社交工具。


很多时候,游戏的社交属性往往被忽略。但它恰恰是占据年轻人大量空闲时间的游戏,在自由探索的同时有规则束缚,反而成为了非常优良的社交载体。《王者荣耀》、《绝地求生》、《阴阳师》都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社交好去处。这也才有了“不和小学生打游戏”的梗。



用游戏筛选出真正的“同好”,然后再将这些人转为线上日常的熟人,这条路径被开发者们利用的淋漓尽致。腾讯QQ的报告中举了一个初二男生的例子,“打游戏的时候会主动加好友,因为他们技术比较好,有时候一起玩可以抱大腿。”


在我们看来,现在的00后想法天马行空,社交不设边界。事实上,的社交方式和习惯一直在变,不变的是渴望创造与陪伴。


下一个十年,他们也许会像今天的我一样,带着猎奇的眼光去观察另一批年轻人。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