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直播间贷款 风险有几多
中国消费者报 聂国春 2023-06-28 18:23

很多消费者热衷通过电商直播购买商品,那如果主播推销的是贷款,你敢贷吗?近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卖”贷款的直播,宁波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等机构已“试水”直播。


那么,对于开放贷款直播,消费者的热情如何?消费者参与时该注意什么?直播“带货”金融产品,容易出现哪些风险点,相关业务又该如何规范?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直播间低息揽客


“新客首期利息5折券”“点击下方卡片,最高涨额至300万元”“新人专享限时年化利率4.8%”……近期,一大波金融机构在直播间推出各种折扣或限时优惠。点击直播间的H5链接,就可以直接进入申请贷款的页面。


记者注意到,参与其中的既有宁波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银行机构,也有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还有奇富科技等助贷平台。直播动态显示,马上消费金融6月13—15日连续3天推出“安逸花”8周年福利专场直播,每次直播3小时;网商银行也在6月15日、16日连续推出多场“资金周转不用愁”直播,今年以来,该行已开展近百场直播活动。


从直播内容看,吸引新客户是贷款直播的主要目的。“只要是新人,首次借款能给到单利3.6%的利息,非常划算。”在宁波银行“宁来花”直播间,主播在大力推广一款直接贷产品。直播间页面显示,该产品年化利率3.98%—17.8%,新客可用券享受最低利率。马上消费金融“安逸花”直播间也打出了“新客首期利息5折券”的福利纳新。


主播们卖力地吆喝宣传,引来不少消费者围观、申请。记者看到,通过直播,宁波银行“宁来花”账号已拥有94.8万粉丝,开设了6个粉丝群;网商银行的粉丝数更是超过390万人。


“贷款直播可以视为获取客户或者说获取流量的一种手段,主要还是想降低成本。”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认为,此类直播活动暂时不会对非目标用户产生广泛影响,毕竟国人还没有习惯借贷文化。


“带货”贷款争议多


与金融机构直播热伴生的,是对直播间“带货”贷款产品的争议。


据了解,同为金融行业的基金和券商早在2020年就开始直播。目前,基金直播的主要内容为投资者教育,不涉及业务“带货”。而近期贷款直播促销的是贷款产品,这引发了一些人关于个人信息泄露、宣传误导、非理性借贷等问题的担忧。


“我的支付宝还有几万元没还,这里能不能申请?”“借贷资金可以买房子或者炒股吗?”……对于直播间网友们的留言,主播们往往含糊其辞,只是称免息限时优惠快要结束了,催促观看者赶紧点击链接进行申请。


记者还注意到,在直播间里,各类优惠信息通常以醒目的大字显示,而风险提醒、免责条款等往往被隐藏在聊天信息框、按钮栏之下,尤其是“利息优惠等以实际审批为准”等提醒语,被隐藏于不显眼的角落。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