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之外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被美团给收购了。
收购的前一天,爆出美团联合创始人也就是光年之外的发起人王慧文先生抑郁了。抑郁之后就医了,就医之后就退出了美团的非执行董事、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和公司授权代表职务,自今年6月26日起生效。
6月 29 日,美团发通稿称,美团于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光年之外境内外主体100%股权的收购,收购价约为20.65亿人民币。
一时间舆论哗然,哗然的原因是就在几个月前,王慧文高调宣布押注人工智能,并且带资5000 万美元进组。并且表示自己不懂 AI 技术,正在努力学习,并虔诚的表示自己的“肉身”不占股份。英雄惜英雄,很快光年之外就完成了2.3 亿的美元融资,投前估值 10 亿美金。源码,腾讯,五源资本,快手创始人宿华也作为个人投资人出资。可谓高举高打,一出生就睡在了罗马。
但是,故事的故事还没有开始,创始人就先倒在了罗马的丝绸华美的床上。
网友们从来不会错过任何一次狂欢。一边说,王兴真的仗义,你看为兄弟接盘。另一边说,野酱,你觉得王慧文是不是被做局了?
我可能不会这么理解这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理解为王慧文真的抑郁了,虽然抑郁这个次这几年“通货膨胀”的厉害,我依然相信他是真的抑郁了。真的抑郁和通常我们嘴上随口说的emo 了,全然不是一件事。他是真的会影响行为以及行为判断。
就是一个英雄搞不定比自己屁股大的裤子,而离场的故事。是自己不能掌控而产生的抑郁。本来也没指望能融资那么多钱,因为自己的高调,那么多朋友看好自己,给自己送钱,送来比原来料想的多很多的钱。
但是,实际上王慧文根本不懂 AI,CEO 是需要定方向的,定完方向就开始需要烧钱干活了。就像我见过的一个 CEO,突然天降一笔横财,他每天都在找人聊战略,总是说,这个故事太小了,赚不到钱,那个故事太小了,赚不到钱。最后,投了一堆虚无的故事,花光了大概 5 个亿,一堆烂摊子。
这样子的故事,甚至都不是个例。在这波创业的大潮中,就像海滩上的浪一样,一波一波的像我袭来。你看着一波波大佬们,在 CBD 里面起高楼,KTV 里面宴宾客。
有人说“作为一个互联网老兵,数次创业的人,就一个 ai 就不淡定了?ai 还在早期嘛,不能因为掌控就抑郁嘛,越早期方向的选择越多啊,哪怕先按兵不动躺平观察一年都可以呀。”
游泳里面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同样的,老江湖翻车的很多,更何况是创业这件事,它对一个人的意志是极大的考验。如果,每一个老江湖都能创业成功,那么腾讯就不会做电商怎么都走不起来。也不会是如阿里巴巴做社交怎么也搞不定了。按照道理,他们所有的牌都能凑到,为什么做不好呢?
王石离开万科后,折腾了一堆事情,但是有哪一个出水花了吗?
老天给你吃了一碗饭,成功了。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认知到自己的能量边界,你不会老天给你的每一碗饭都成功。
我有一阵子有幸时常跟商界所谓的“大佬们”在一起共事,时常碰面。简言之,大佬们也是人,也都拉屎放屁,自然也有烦心事,脆弱无助的时候。我们不必将他们神话。
碰到自己喜欢的姑娘,管自己结婚了没有,管对方有没有对象,也会有恻隐之心。本质不是爱,是那种征服欲。这在世俗的概念里就是渣男了。也甭管自己在真实的世界里赚了多少钱,面对自己想上的姑娘,自己 ED 的时候,现实里面赚多少钱都无法消解这一刻的无助,唯有伟哥可以,还得等半小时。
一次听大家扯闲篇,有人说了句,以前大哥说,男人啊,到了 40 就跟秋天一样,我以前还不信,我现在信了。
有人补充到,老了就是老了。
可是,他们也会“鸡汤”自己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啊。
女性听到这句话通常会嗤之以鼻,不用如此,男性也有中年危机,这句话是他们的“百忧解”。
王慧文的抑郁是早早事业有成的人,常有的状态。钱太多了,很多事情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拿钱就能办到,办不成,再更多的氪金。
唯有什么事是氪金办不到的呢?就是一个叫“自我”的深渊。
他们总是渴望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不是那个会飞的猪,是以“超人归来”的模样。
自我又是多么难以战胜的东西,当他们发现自我无法战胜,就会变得虚无。巨大的虚无笼罩着不止是他们,甚至是整个世界。
互联网的出现早早的拉平了这个世界。大家非常轻易的知道了很多事情的结局了。人都是会死的,公司也会死的,老板是会 pua 的,股票是会倒挂的,一切都因为轻易的知道了结果,而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在网络的世界,不同的社交媒体中,安放着自己的人格。在各种社交媒体的言论中“坟头蹦迪”,唯独在微信中“独善其身”,发朋友圈都要反复斟酌,设置某些人可见。我们渴望自己一出现就是光彩的,正确的,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我们在各种社交软件中,捏造出不同的想象中的自我,那不过是自恋的投射。大家还是不要太沉醉于某种不切实际的自恋中,在现实的世界中好好耕耘自己的一切。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大多数。真实的生活就是快乐是点状分布的,平淡的,重复的才是真实的生活,他们成片状大面积分布在我们的人生中,要警惕陷入互联网构建的虚无中。
每天醒来都觉得一切毫无意义之后,就真的会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负面,从而抑郁。
跟王慧文一起抑郁的还有叫嚣着跟扎克伯格打架的马斯克。
有钱人容易虚无,然后抑郁。
他们需要“敌人”,让自己觉得自己酷,要树立或者假想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在男性中年更多的是对年轻女性的征服,像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这样的确实不多见,可能地球上最强的男人们觉得女人们不是个事儿,还是干点更有挑战的。
这些地球上最厉害的男人,怎么最近的行为都这么幼稚?妈妈还出来劝架。那么马斯克和扎克伯格是真的要打架吗?我想不是。成功需要朋友,巨大的成功需要敌人。他们都需要一个敌人,他们需要产生某种“对抗”胜利后带来的某种觉得自己很“酷”的感觉。这个对抗可以理解为“较劲”,这个较劲的对象,可能是父母,原生家庭,同学,朋友,同事。很难说,最酷的是不是和自己较劲并达成自己想要的。
佛洛依德的理论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名词,力比多。这个名词在佛洛依德的理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阐述,用来专门描述本能,是佛洛依德“性欲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个理论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理论。
1905年,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写道:“我们从其他的精神能量区分出力比多能量来,意在表述这样的假设:机体的性过程是经由特殊的化学变化过程得之于营养历程的,性兴奋不仅来自所谓的性部位,更且来自全身各器官。如此我们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力比多能量(libido quantum)的概念,我们称其精神表现为自我欲望。
所以,怎么理解王慧文和马斯克的抑郁,就是巨大成功后的力比多的减少,对世界呈现出的淡淡的厌恶和虚无感。如何理解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约架,马斯克渴望炮制出更多的“力比多”。
越是过早成功的的更容易在过早的产生虚无感,甚至越是好学生越容易抑郁,因为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是更偏向于“黑白”的,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好甚至只有一种标准,即满足世界主流的评判。而世界的发展,更多的是灰色,一如莫兰迪色系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个体发展的好,是更能的解读世界丰富层次的“灰”。
一个证券的 MD 前几天跟我说,他的下属半夜打电话给他,跟他说,他觉得他们做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你看去年我们一共做了4 个公司上市都倒挂的不成样子。我们忙忙碌碌一年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论结果论,可以说,我们生而为人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们都会死。
但是,不管世界多么虚无,未经审视的关于生活的一切的结论,都与你无关,那都不是你的人生。于个体而言,一切的探索都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