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网信办发布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征求意见稿,要求「分龄化设计」
黄莉玲 南方都市报 2023-08-02 20:27

8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本次征求意见稿的一大亮点在于“分龄原则”,分别以3周岁、8周岁、12周岁、16周岁和18周岁为界划定范围。



本次征求意见稿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据悉,本次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2日。


本次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三方联动、便捷使用以及分龄原则等三大通用规范。根据“分龄原则”要求,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评估产品的类型、内容与功能等要素,为不同年龄阶段用户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的信息和服务。


具体而言,分龄化设计根据以下5个年龄区间划分:不满3周岁;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8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在“分龄原则”的统领下,征求意见稿对未成年人的使用时长管理、内容池建设上均有所要求。


可以看到的是,征求意见稿沿袭当前未成年人模式设计习惯,规定移动智能终端每日22时至次日6时期间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对未成年人用户的每日使用时限也提出“分龄化”要求,用户不满8周岁,默认使用总时长不超过40分钟;用户已满8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默认使用总时长不超过1小时;用户已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默认使用总时长不超过2小时。


不过,应急类、教育类、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工具类,以及家长自定义设置可被豁免的应用程序不受上述使用时长和时间段限制。


对于适龄推荐内容,征求意见稿鼓励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根据分龄要求对未成年人专属内容池中的内容进行适龄推荐标注。其中,对于不满3周岁,推荐儿歌、启蒙教育等亲子陪伴类节目内容,建议以音频为主。


此外,征求意见稿也就此对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提出要求。


比如,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标注应用程序的推荐年龄,提供适宜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应用程序。又如,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明确产品所适合的未成年人用户年龄阶段,并在用户下载、注册、登录界面等位置显著提示。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南都对12款网络社交类App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进行实测。


其中,有3款实测App未对用户年龄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任何用户均可注册账号并开始使用App,其他9款App则在注册过程中,通过具体手段提示或限制不符合年龄要求的用户注册和使用App。大多数被测App设置的适用年龄门槛形同虚设,用户任意填写18周岁及以上年龄,即可绕过App年龄验证环节。


此外,在“青少年模式”逐渐成为App“标配”的当下,仍有4款被测App没有建立这一模式,其中还包括在应用市场下载量排名靠前的头部App。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