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宣传期找Up主做实况、直播,在视频平台上投放广告,对于现在的游戏、厂商和玩家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了。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短视频兴起,从业者们在视频、直播和实况方面的宣传策略也不断改变。
本期问20人中,从业者就一起聊了聊:怎样的视频、直播和实况对游戏宣传有帮助?
帕斯亚科技游戏运营Debra
只要有宣传产出,都会有帮助,但研发需要衡量自己的精力是否够用,以及花费在这些宣传上的精力和时间是否能匹配获得的关注。
对于小体量的独立研发来说,如果能和几位专玩本类型游戏的主播和Up主保持联络会比较好,能相对精确地触及这个类型的玩家,对应的宣传成本也不会难以负担。
现在流行的短视频是对游戏的宣传视频和二创有很大影响的,对游戏本身不熟悉的玩家很难停留,视频需要尽快展示美术风格和游戏内容,尽量做到内容展现明确、视频节奏明快,有一些笑点更好。海外媒体Game Wisdom之前关于Steam页面的讨论中也提到,不要在宣传片开头展示各种Logo,直接上内容。
直播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最好有吸引人的、适合切片的主题活动,这样也能带动一些主播相关的二创。另外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短视频平台推广看看效果,但这个比较看机缘,毕竟从手机平台到Steam的转化率并不很高。
独立游戏开发者腾浊流
我个人理解,视频制作者、直播者个人的表演对游戏视频宣传作用的影响是很大的。无论是像头部网络主播那样、玩小游戏也能自娱自乐制造“节目效果”,或者是抖音短视频的“某款游戏玩家表演性质操作的精彩画面剪辑”,都能让一些本身不算很大众,或是有一定学习门槛的游戏得到泛用户的关注。换句话说,比起视频能展示游戏本身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看主播带货过程中的表演是不是够精彩”。
苏州某游戏公司文案策划聪之
真实反应游戏状态的视频,能体现游戏乐趣、玩法的视频,能展现良好视觉效果的视频,都会对游戏宣传有帮助——当然,这些都建立在你的游戏确有东西的基础上。短视频作为迅速兴起的行业,势必影响各个传媒,宣发不可不考虑投放在短视频平台,对目标人群制作适配的广告。宣传策略一经确定不会随意更改,只会调整,除非出现运营事故。
上海某游戏策划
短视频让玩家们的耐心更低了,因此更需要考虑每一条宣传视频的受众人群、宣传方向及预期效果。制作宣传视频前,要清楚自己和同类型游戏相比的优势是什么,美术风格、玩法、还是游戏性。此外,在投放时也要考虑平台的用户画像,性别、年龄、喜好都会影响投放效果。工作中可以多看看大厂的游戏是如何做宣传的,从中总结经验。
某独立游戏开发者
现在一些独立游戏开发者会在视频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或者阶段性的游玩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为游戏带来一些销量,同时根据留言反馈,也能对制作中的游戏进行调整。不过对于独立开发者而言,游戏体量毕竟有限,如果可能的话,还是请主播或玩家进行游戏直播或分享,避免自卖自夸。毕竟,主播们也许不会开发游戏,但在“怎么发掘一款游戏的乐趣”上,他们是专业的。
育碧中国公关小笼
就我个人观察,玩家们的二创作品或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大概可以粗略分为两种:一是表达对于游戏的热爱,二是追逐热点,或者说玩梗。
拿前者举例,我们有留意到,有玩家以短视频的形式发布一些《荣耀战魂》中的战斗画面的剪辑,由于游戏中有武林阵营的角色,短视频将游戏中的中国冷兵器、武术动作设计与热门的中国风歌曲结合,确实更容易让中国玩家或者观众共情,而这类创作者也被玩家戏称为“《荣耀战魂》宣传大使”。
而说到后者,玩家结合《极限国度》和歌曲《For ya》二创的事件可以说是“玩梗”典范了,“正版《极限国度》”的梗一度成为玩家圈子的热门话题,二创作品也逐渐放飞自我,蔓延到了“旷野之息”“三男一狗”等其他游戏作品剪辑,甚至是真实的极限运动剪辑。
上述两种类型往往会同时体现在同一个二创作品中,我相信一款游戏的二创内容生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玩家群体对游戏的热爱。这些创作者是游戏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他们通过作品,以玩家的视角和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真真切切地活跃了老玩家,带来了新朋友,我们作为官方也一贯是以支持和包容的态度回应玩家适度的二创和玩梗,也算是对于这份热爱的一种感谢吧。
广州某游戏中厂前运营小刘
所有的产品做宣传都是抓住用户痛点,根据用户痛点产出自己产品对应的亮点,说白了就是要让用户快速觉得爽。他们看直播或者视频宣传的内容,觉得爽了就会来尝试用你的产品。像有些产品,做碰瓷营销或者走“黑红”路线,立马就能抓人们的心,让大家的目光都看过来,尽管这么做有风险,但骂得爽也是爽,有的人是边骂边玩。如果你看到这些画面,你没有觉得爽,那就说明你不是受众,不是针对你做的营销。
比如喜欢贪小便宜、喜欢钱的我就会宣传游戏内红包福利多多,喜欢“色色”的我就宣传美女多,然后这两个受众如果是高度重合,我就各投一半,看哪个数据好。这样可以说明某一侧对用户来说是更重要的痛点,都是要测出来的。
上海某游戏大厂系统策划猫老师
我觉得可以从反面来说——什么样的视频、直播和实况等等不招人喜欢?比如一款游戏,让主流电视台去播,就没什么宣传效果,但要是做病毒式营销,发动一大堆主播去播,就会获得不少关注。但很多游戏没什么质量,点进去发现就是Q版小人打怪或者挂机刷钱的简单玩法,质量极低,那也不行。真正好的产品要靠内容宣传,而不是靠洗脑的广告词和缺乏内涵的俗气直播。有些游戏甚至在宣传里说活动会送很多钱,但前提是要玩家先充钱,玩家被这些诱惑吸引去下载游戏,玩了一会儿后才发现上当了。这些都涉及虚假宣传,是不道德的行为。
自娱自乐游戏Up主
在我看来,流量最高的自然是整活类和踩点混剪视频(虽然我都不太会),现在比较出名的游戏攻略类的看的人少,而且都被几个头部主播掌握了。我们一般就出点独立游戏或者偏门一点的游戏的实况或者评测。我做视频属于自娱自乐,一般没合作,也不知道能不能给游戏带去什么流量,主要还是做我自己喜欢的。但一些以叙事为主的游戏,比如AVG,很多人看完实况就不会买了。我知道一些中型Up主会自觉地不做这类游戏的视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自觉。
(自称)已经躺平的游戏策划王老师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如果想让视频、直播和实况对游戏宣传有帮助,那么最好是和相应类型、风格的主播合作,开发和发行可以先找准游戏的定位,比如一款模拟经营类、同时风格偏向轻松搞笑的游戏,那么既可以找常玩模拟经营的主播,又可以找搞笑、整活类主播——相应地,那些动作类游戏、卡牌游戏的主播就不合适了。
反过来说,我也遇到过一些反面例子。对于一些主播,游戏视频、实况其实也存在内卷的情况——谁发得早,谁的标题更吸引人,甚至谁的观点更“众人皆醉我独醒”,都可以让他们获得流量,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带节奏的情况,而这会给游戏,尤其是刚上市的新游戏带来很坏的影响。当然,游戏的缺点肯定是允许玩家指出的,如果游戏真的烂,被骂也是自作自受,但除开一些硬性缺陷(诸如掉帧、卡顿、影响游戏运行的Bug等等),剧情走向、角色性格这些方面,我是不太支持用特别夸张的表述去带节奏的。
前游戏媒体、现游戏公司打工人
发自内心地说,我并不喜欢短视频。但如果是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那些手游,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的收益还是有的,这类平台一般还会有专门针对手游用户的设计,比如一键下载之类,为免给平台打广告,这里就不细说了。
偶尔我也会怀念以前看游戏实况视频的日子,那些视频一般都很长,总得有个四五十分钟,有时候,你还可以一边做别的事一边看,有种轻松惬意的感觉。相应地,直到现在,游戏攻略我还是更喜欢看文图版——当你真正有需求的时候,文字的信息效率还是比视频高出不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