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掉队的蔚来终于进入月销2w俱乐部;小鹏也拿到了1w+的销量,理想更是一路狂飙,实现月销3w的豪言。7月,零跑不仅销量彻底挽回了去年底的颓势,1.4万的销量还赶超了小鹏的1.1万。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6005.png)
更扬眉吐气的是,继小鹏之后,零跑的自研技术也实现了对其他整车企业的授权,近日发布的四叶草架构一跃成为了汽车圈的技术“顶流”,画出了第二增长曲线。甚至有媒体爆料大众旗下捷达品牌正在与零跑洽谈合作,零跑还神秘兮兮地表示,“不予置评”。去年还在倒闭边缘,今年却彻底大逆袭,零跑为何起死回生了?
7月销量赶超小鹏,差生逆天改命
今年7月,零跑扬眉吐气,直接迈入万车俱乐部,还赶超了小鹏。把时间倒退5个月前,零跑还完全不是如此风光,当时朱江明在零跑C11增程版发布会上说,“今年我们要背水一战。”这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当时零跑处在成立8年的最低谷:销量腰斩,生死一线。从成立以来,零跑算是比较惨的车企之一:2021年亏损28.46亿,2022年亏损规模扩大至51亿,卖一辆亏一辆。刚创立时,创始人朱江明甚至自曝根本不懂车:“2015年我刚想做汽车的时候,真不知道汽车有哪些专业,我去招人,要招哪些人,都是一抹黑。”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6754.png)
但他野心还不小,朱江明曾公开定下目标:“三年超过特斯拉、2023年进入造车新势力Top3、2025年80万辆”。目标是有了,但现实很骨感,零跑严重低估了新势力造车的难度,第一款车就扑街。因为资质问题,零跑的第一家工厂不能用,第一款车型只能找长江汽车做代工。但长江汽车却3年产不出一辆车,身上背着190项法律诉讼,和131项限制消费令。轻信长江汽车的制造能力,直接让零跑的1000辆S01陷入质量问题的泥潭,200多名零跑S01首批车主集体维权。也是在那时,零跑发现了新势力造车最简单的切入点:性价比。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7286.png)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于是,零跑开始转向做“老头乐”。
殊不知,这也是让零跑亏损的开始。它家销量最高的一款车,被同行吐槽“老头乐”,售价不过8万元。最狠的时候,毛利率高达-95.7%,以卖一辆赔两辆车钱的节奏,3年让零跑有了超40亿的亏损。因为卖一辆亏一辆,很长一段时间,零跑都不被市场看好,虽然成立七年融资百亿,但高额亏损还是压得零跑喘不过气,去港交所IPO,很多人都将其归结为去股市上找钱救命。亏钱亏得很低调,也很少跟同行打嘴炮刷存在感。但有一件事,它一直不愿低调,那就是研发。创始人说过一句话:“造有灵魂的汽车”,要走核心技术的全域自研,从硬件到软件,就连芯片也要自己做。”这是一条最难走的路,连蔚来也只敢主打“全栈自研”。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7828.png)
可想而知,零跑最开始也是失败的,比如CTC电池架构,这项技术,零跑砸巨资投入,在市场上却没打出水花。质量也屡被诟病,零跑汽车从S01开始就问题不断,造出一款问题多却难修的车,市场很难被打动。然而就在很多人不看好零跑的时候,它不仅造出芯片,还在特斯拉之后做出了集成式架构。零跑一直被诟病的销量和低端车问题,也意外被“自研”救了。4月,零跑以8726辆的月销量重回新造车前三,5月之后零跑的月度销量都保持在1w以上。从销量结构看,零跑汽车跳出了对“老头乐”T03的依赖状态,C01和C11的销量占比越来越大,7月份,零跑销量达1.43万辆,其中C系列交付超1.2万辆,占比约85%。C11的热销(7月销量超9000台)除了价格优势,更大的原因,还要归结于零跑自研技术。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袒露,增程器和发电机都是由零跑完全自研,也与1.2T发动机供应商做了深度对接。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8239.png)
不光自己人用,还能“卖”给外人,零跑目前已在多个领域收获外部订单,还表示这将成为未来零跑汽车新的业务模式及利润增长点。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8618.png)
第一是以电子电气架构为的主中央超算和控制器的技术输出;第二是在电子电气架构的基础上,增加电池、电驱的技术共享;第三是基于包括三电系统、电气架构等下车体的技术共享;第四则是整车级平台的技术共享。“今年上半年,我觉得零跑可以打六七十分的成绩,从第二季度开始,整个销量一直在往上走,下半年我们整体还是可期的。”朱江明说。销量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7月零跑汽车交付量达到1.43万辆,其中C系列交付超1.2万辆,占比约85%,C11车系交付超过9200辆。C系列车型的持续热销让中高端车型开始占据销量主体。
不服输的零跑,还要跟同行学什么?
小鹏、理想都曾花大力气搞研发,何小鹏还曾在央视财经栏目中说:“如果有谁能给我芯片,我可以打‘飞的’请他喝酒。”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9047.png)
车企造芯片几乎是很难做到的事,比如最常用的MCU芯片,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光生产线搭建就要5年时间。而零跑还是赌上了芯片,“凌芯01”最大意义,就是防止被外国芯片巨头卡脖子。如今找回节奏的零跑,算是暂时跨越了生死线,但零跑还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走技术路线本身极为烧钱先不说,零跑还在降价抢市场。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9326.png)
最近零跑汽车官宣,对旗下C11纯电和C01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最高下调2万元。这是今年零跑的第二次官降,虽然很容易刺激销量,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很可能造成零跑汽车毛利率的进一步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目前是新造车势力中唯一一家毛利率为负的企业,2022年底的财报后电话会上曾提出过“2023年毛利率转正”目标。零跑的问题,也是很多卷入价格战的车企都要面临的问题。要想迈过这个坎,零跑显然还需要在产品上发力,尤其是用户体验方面,这一点或许可以跟同行学习。比如理想、蔚来都以用户体验知名,高口碑也是车企竞争力的关键。造车新势力作为汽车产业新入者,曾暴露出一些乱象:质量缺陷多发、夸大销量、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零跑汽车过去的“自曝门”事件,也是行业乱象的折射。打技术牌的零跑,想要笑到最后,在用户体验上更不能掉以轻心。
![图片](http://img2.bianews.com/image/bianews/news/img/1692174149788.png)
比亚迪、吉利、广汽等传统汽车公司加速发力新能源赛道,造车新势力更是使出吃奶的力气的卷。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消费者依据车辆品质用脚投票,是新能源汽车从早年冲动式消费走向理性消费的成熟信号。行业正步入洗牌期,优胜劣汰更在加速,每年都有不少新势力淘汰出局,零跑能够化险为夷,也算是给不少还在苦苦挣扎的同行们,带来一些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