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一时的TVB港剧,现已日渐式微,甚至在中国内地几乎无法感知其存在。
据最新财报显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从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年录得负增长,累计亏损超过22亿港元。
即便如此,TVB并未沉下心来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和根本性改革。
从其近年的行动来看,北上拓展内地市场、拥抱互联网、尝试电商变现等都是改革的方向。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并未让TVB摆脱目前的经营困境。
01
直播带货:短暂的光芒
今年3月,TVB决定加入直播带货的大潮,一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其股价也因此出现了短暂的上涨,从3月3日的3.86港元涨至3月9日的17.9港元,短短数个交易日涨幅达到了惊人的364%。资本市场对TVB的这一举动似乎颇为看好,甚至有人把TVB视为“下一个东方甄选”。
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的资本市场热捧下,TVB的经营状况仍旧堪忧。其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仅为15.6亿港元,同比下降了14%,而电商业务的收入更是从上年同期的4.61亿港元降至2.71亿港元,同比下降了41%。
尽管公司将这一营收下滑,归因于疫情后香港消费者恢复了正常的购物习惯,以及疫情相关商品需求的减少,但这无疑加大了外界对TVB经营方向和战略选择的质疑。
02
淘金内地:任务艰巨
除了电商业务外,TVB在内地市场的表现也同样不尽人意。其财报显示,内地业务的营收同比下降了22%,这与港剧在内地影响力的减弱有着直接的关联。
尽管TVB与优酷、腾讯视频签订了新的内容供应协议,预计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营收增长,但长期来看,TVB在内地市场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内地的年轻观众已经不再是港剧的忠实粉丝,他们的审美品位是看着国产剧培养出来的。内地的电视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本土制作公司和平台凭借更高的制作水平和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已经在多个维度上超过了TVB。
其次,泰剧、韩剧、美剧等也在内地市场上有着不小的受众群,这意味着,TVB既没有内地影视公司懂内地观众的口味,又面临着全球影视巨头的高规格竞争,想要产出优质内容却财务状况堪忧,恐怕难以在内地这庞大消费市场上分一杯羹。
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电商直播的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25岁到30岁以及20岁以下,而香港艺人在内地主要影响的则是70后和80后。这一代人在淘宝、抖音和快手等平台的用户占比相对较低,因此,即使TVB能在短期内通过直播带货获得一些收入,也难以实现长期的商业成功。

03
前路漫漫,转型何去何从
作为香港最多人收看的电视台,TVB的观众份额高达78%,并且依然有一定的广告收入。但要真正摆脱经营困境,单靠这些远远不够。
与优酷新签的为期两年价值7亿元人民币的内容供应协议,可能不仅仅是7亿元那么简单,更是一个转型和突破的机会。
广告导报主编凌平认为,TVB可能需要厘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重新审视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并且在内容创新、品牌建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战略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经营的困境,重回曾经的辉煌。
总体来说,TVB的转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虽然短期内直播带货或许能带来一些商业收入,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的经营问题。为了实现长期的稳健发展,TVB还需在多个方面做出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改革。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投入,更需要全体员工和管理层共同的努力和坚持。
与优酷和腾讯新签的内容供应协议无疑给了TVB一线生机,但是否能抓住这个机会,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TVB来说,直播带货和内地市场拓展只是转型之路上的两个小步,真正的长征还在后头。长期来看,只有做出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改革,TVB才有可能重回巅峰。而这,也是所有港剧和TVB粉丝最为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