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一款AI写真生成小程序“妙鸭相机”(现升级为APP),在朋友圈爆火出圈。证件照、时尚写真、国风写真,用户只需花9.9元,就能享受AIGC带来的各式美照。妙鸭背后的开发者是阿里大文娱。其业务包含大众所熟知的优酷、大麦网、阿里影业。在阿里巴巴集团今年分拆后的“六大金刚”中,阿里大文娱是营收规模最小的一个。在亏损10年之后,它才刚刚盈利。阿里大文娱曾经雄心勃勃。过去,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等诸多业务都囊括于阿里大文娱之内,广撒网的结果是多没做到行业头部,有的如虾米音乐已经消失。将阿里大文娱从长期低气压中给予信心一击的,是今年大热的AI。
#01
内部创业,AIGC突围
在刚推出小程序版时,网友们如果要用妙鸭生成自己的美照,可能需要等待近10个小时。这主要是由于小程序的算力不足导致。但随着技术问题解决,妙鸭开始快速走红。网友们总结的原因有:操作简单、画质高清、人像好看。AIGC爆火了一年多,大模型热也喊了大半年,行业的评价是:妙鸭算国内第一款低价就能体验到的现象级AIGC应用。妙鸭爆火后,就在大家猜测开发主体是谁时,阿里大文娱顺势承认。阿里大文娱CTO郑勇介绍,妙鸭于今年4月立项,几乎与阿里拆分同一时间。当时,阿里大文娱在内部成立了一个名为“AIGC破壁行动小组”,开始研究写实人像产品。之所以把开发力量聚焦于该领域,原因是妙鸭团队认为人像产品在AIGC各可能业态中较容易突破。自去年12月开始,大文娱内部便开始重点了解GPT和图片的模型,这也为妙鸭的诞生奠定了研究基础。像妙鸭这样的内部创业团队,阿里大文娱内部还有很多,大家都在田忌赛马。“我们的打法是,各个团队一旦有技术相关的创新性idea,都可以直接向我汇报。”郑勇说。从立项到正式上线,妙鸭相机的诞生用了不过3个月。决策链路短,开发速度快,体现出阿里大文娱在这块业务上的投入力度与优先级。身为CTO,郑勇主要负责技术的开发、应用与扩张。在妙鸭爆火时,一位接近阿里大文娱核心的人士曾告诉《真故研究室》,“今年我们的业务重点和内部创业主要方向是推进我们的技术、去赋能影视工业化,可以理解为AIGC+影视。”据介绍,目前,阿里大文娱已经成型了一套产品矩阵。除了to C的妙鸭外,在B端,阿里大文娱在虚拟拍摄、剧务SaaS、数字人等领域也进行了广泛布局。比如虚拟拍摄瞄准的是影视制作流程,阿里大文娱在北京、厦门等地建设有虚拟拍摄棚“帧享”,最近青岛东方影都亦引入该技术。虚拟拍摄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场景、演员、灯光等所有拍摄要素整合进电脑中进行操作。在保障真实感的同时,能够实时监看、也将“后期前置”,提升拍摄效率。

图 | 优酷帧享数字影棚
云尚现场、云尚阅等是阿里大文娱自研的剧务SaaS,瞄准的是拍摄管理等流程,旨在促进整个行业的提质增效。为了业务日后考量,今年6月,阿里大文娱索性将相关业务,打包进新成立的神力视界(深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注资1亿元,由郑勇担任法定代表人。该公司的目标是将阿里大文娱相关技术力量进行整合,做成“为好内容全力以赴的科技公司”,郑勇认为这是当下阿里大文娱最精准的定位。而妙鸭给阿里大文娱从技术侧面的突围,无疑为其它业务,提供了信心和更宽松的试错空间。
#02
困境与希望
今年上半年,阿里分拆为六大集团——淘宝天猫商业、阿里云智能、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每个集团自负盈亏,这是挑战、也意味着能有更多业务上的自由度。一直以来,阿里大文娱在六大金刚中营收占比最小。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第一季度营收为2341.56亿,而阿里大文娱营收为53.81亿元。但好消息是,阿里大文娱终于结束亏损,实现了首次盈利。财报称,营收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在线娱乐业务的增长和线下娱乐业务的强劲复苏。盈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阿里影业和大麦的收入增加。一个大家庭里,“小儿子”总是最受关注的那个。分拆独立后,外界围绕阿里大文娱未来发展的猜测不断。今年7月,有传闻就称优酷土豆资产将并入阿里影业,扩大阿里影业的业务范围。阿里大文娱对此予以否认。传闻的背后,是一种来自行业的观望,阿里大文娱何去何从,它是否能有自己新的定位。在过去,文娱在整个阿里巴巴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常被认为一直是为集团内其它业务输血。阿里大文娱负责人在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通过文娱产业放大阿里商业体系的影响力,让后者得到升值,以及获得更多的品牌影响力。”这导致的结果是,优酷在专注内容和辅助阿里商业化天平的两端来回平衡。这种状况到了2022年底发生了变化。彼时,优酷官宣全新平台主张——“为好内容全力以赴”。今年3月,该负责人进一步明确优酷未来发展的定位:“将通过布局内容、技术、人才,成就全力以赴的优酷道路。”显示出优酷接下来专注于内容制作的决心。长视频发展至今,优酷一度处于霸主地位。但竞争变化莫测,如今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等“友商”也成长起来,各个长视频平台纷纷筑起自己的内容护城河。比如,爱奇艺已构建完备的剧集综艺工作室架构,严肃现实题材和悬疑题材剧集具有明显的内容壁垒,综艺方面喜剧、音综类目强劲。腾讯视频则依托阅文强大的IP资源,在大IP开发上具有优势,爱情、家庭、古装等品类上不乏爆款。芒果TV的综艺制作实力和类型储备居于头部,今年在剧集方面不乏《去有风的地方》《我的人间烟火》《装腔启示录》这样的话题剧。作为阿里大文娱的核心资产之一,优酷当然也形成了自己的门脸招牌,比如走通了仙侠剧这条路。综艺方面,《这!就是街舞》所代表的舞蹈竞演真人秀也形成了优酷的优势。而在纪录片这一赛道上,囊括在传承、酷活、万象三大内容赛道里的优酷纪录片破圈不断。不过相比较于市场期待,长视频行业中属于主力玩家之一的优酷,显然还有不少的提升空间。剧集之外,近年阿里影业“赌爆款”的路上走的还算顺利,不乏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佳作,比如《长津湖》《你好,李焕英》《独行月球》等。当然,在以票房收入为硬标准的电影市场中,阿里影业非主控主投的参与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营收空间,这一点需要加强。而对于大麦网而言,过去受制于疫情,线下演出市场几乎熄火了三年,这对其业务无疑是一个大的打击。好在随着线下经济的好转,线下演出市场迎来一场报复性复苏。从财报也能看出,大麦网成了阿里大文娱首次盈利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摆在阿里大文娱前面的路,是困境与挑战并存。虽然是“大”文娱,但在这条早已拥挤不堪的赛道,阿里大文娱面临的市场环境,早已不再是2010年前后群雄初秀的时代。从阿里大文娱长远计来看,显然追赶并不适合它的天生体质,而是要尝试引领。
#03
持续性盈利,靠技术+内容双驱动?
纵观阿里大文娱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又从大到精简的过程。2013年9月,阿里宣布成立数字娱乐事业部,统筹音乐视频、读书、家庭娱乐善业务发展。这一年阿里收购了虾米网、天天动听,成立了音乐事业部。2014年至2015年,文化中国(阿里影业)、UC视频、优酷土豆、九游(阿里游戏的前身,目前阿里的游戏品牌为灵犀互娱)被阿里收入囊中,阿里文学、阿里体育业务也在这一时期相继成立。2016年,阿里大文娱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阿里大文娱),2017年阿里收购大麦网,完善线下文娱链条。自此一个涵盖电影、视频、音乐、游戏、演出票务的文娱帝国正式形成。不过,什么都在做、什么都不强,这是阿里大文娱过去十几年的真实写真。目前,阿里大文娱经过多次瘦身,业务被精简到三大块领域——优酷、阿里影业、大麦网。AIGC技术层面,或可以成为阿里大文娱寻找的第二曲线,但块头整体还比较小,内容仍是阿里大文娱的核心。当然,不能否认阿里大文娱仍有自己的实力基础,缺的就是分拆后拿出更明确的目标、更持续、可复制的爆款生产能力,以及为行业赋能的能力。过去三年,疫情给文娱行业带来打击。如今“瘟神离去”,行业正重回正轨,这首先给阿里大文娱的内容复苏带来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今年来,阿里大文娱在内容上的回温明显,突出表现在爆款内容频出。在一些业务运营上,阿里大文娱抓住了几个有利时机。电影方面,在刚刚过去的今年暑期档,票房前五的电影中有三部出自阿里影业之手,分别是《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以及《长安三万里》。三部电影分别切中了性别议题、境外诈骗、国风国漫等大众关心的焦点,其中《消失的她》不仅被写进阿里最新财报里,与《孤注一掷》一并成为今年在票房上“以小搏大”的典型。两者今年暑期档档期票房接近70亿。剧集方面,优酷“仙侠剧第一厂牌”的地位,因4月上线、由白鹿、罗云熙主演的《长月烬明》再次得到巩固。
该剧是今年优酷的剧王之一,曾连续28天登陆云合网剧正片有效播放霸屏榜,市占率一度突破33%。“仙髓换邪骨”设定下的仙魔虐恋,敦煌风的造型美学,依托内容上的推陈出新,是这部剧的亮点所在。过去,“小而美”是优酷剧集的主基调。而从今年开始,优酷将加大对精品内容的投入,重点发力真人漫改以及精品先锋短剧方向。而在增长运营方面,占国内可市场化票务部分70%以上大麦网,逮到了国内线下演出市场重启的利好,营收表现有望可期。从阿里大文娱目前的动作来看,“内容+技术”或是其接下来重点发力的方向,虽然这样的故事已经不新鲜,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在于一个标新立异的概念,而在于持续深耕。并且这种深耕要以盈利为方向。8月下旬,妙鸭相机陆续与携程、同道大叔合作推出写真模板(后者是首次上线的付费模板),后续还计划上线电影《长安三万里》盛唐写真系列。除此之外,近日妙鸭相机还悄悄上线了“发型设计”这一新功能,首次设计免费,之后每次需要消耗5钻石(0.5元)。从AI摄影师到AI造型师,妙鸭相机作为阿里大文娱仅诞生数月的新秀业务,不仅迅速展开商业化落地,产品快速升级也让大众看到了国内AIGC在触达C端这条路上的更多可能。阿里大文娱要撑得起六大金刚,不可否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从妙鸭的突围来看,属于阿里大文娱新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真故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