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和电商有关的行业,卷已是标配了。
特别是京东物流,这个把快递物流做到极致的企业,在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8%后,又官宣了“1小时未取件必赔”等三大服务承诺。
这一操作直接拔高了快递行业的天花板。
可谓是不怕尖子生成绩好,就怕他们比你更努力。看来京东物流的已从泥泞沼泽中,逐渐成长为行业独一档了。
必赔!京东快递升级服务
日前,京东快递再次升级服务,提出“1小时未取件必赔”和“全程超时必赔”,及“派送不上门必赔”三大服务承诺。
其中“1小时未取件必赔”是京东快递在行业内的首创服务。
即消费者在京东快递下单寄件后,快递小哥将在10分钟内致电消费者,确认订单,并于1小时内上门。如到预约时间仍未展示揽收信息,消费者即根据超时时长领取相应的折扣券、赔付券。如快递小哥未经客户同意,未能按标准上门揽收或派件,京东快递将赔付6元客户体验保障红包。
“全称超时必赔”服务,顾名思义即当非客户原因造成全程时效超时,京东快递将在运单妥投之后自动向客户发放优惠券,主动赔付。
而且不论是生鲜物品,还是贵重物品,“全称超时必赔”的服务承诺都会覆盖到位。
“派送不上门必赔”不用多赘述,自07年自建物流以来,京东快递始终将上门服务作为服务标准之一。本次京东快递也再次强化了派件上门服务,无论消费者收件还是寄件,都可享“足不出户”的寄递体验。
目前,该服务已覆盖北上广深杭以及乌鲁木齐等50个城市。
相比同行承诺的派送环节“不上门必赔”,京东快递已将此承诺扩展到每一笔快递运单的全流程、全环节里,直接拔高了行业高度,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杀死”了比赛。
据国家邮政局调查结果显示,京东快递服务满意度持续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毫无疑问,京东物流正是靠着解决行业痛点,预判了行业的预判,让企业在存量市场竞争加剧的今天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了行业领头羊。
这一切,可谓是事在人为。
净利大涨288%,京东物流从质疑到成功
京东物流为什么能把口碑做到极致?
这可能得益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战略眼光。
在蓬勃发展的2007年里,电商还是一个新兴产物,许多商家上新即可大卖。虽然挣得盆满钵满,但客户投诉到货慢、货物损坏等物流问题成为了当时的一大症结。
彼时的刘强东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建物流的概念。
之所以力排众议,是因为自建物流是一个成本极其之大,与投资人青睐的轻资产概念完全南辕北辙的方向。
不仅如此,京东物流走的还是仓配一体的战略,即把货铺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以提升配送时效,并坚持送货上门,服务好客户。
搭建这样的供应链体系,在早年那会是名副其实拖垮企业发展的挚肘。
但京东依然我行我素坚持己见。
2010年,京东推出211限时达服务。即消费者在中午11点前下单,当天就能收到货;在晚上11点前下单,次日下午3点前收到货。
在快递物流还没有那么多噱头的日子里,很多人不看好这项服务。但就是这项业务成为了今后电商物流的服务标准,可谓是预判了行业的预判。
2017年京东把物流业务单独分拆出来。在苦心经营了几年后,京东物流的标签早已不是那个京东交付售后的一个环节了,而是一个能够独立商业运作的全行业物流服务平台。
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32.6%。同时京东物流实现盈利,仅第二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288%。
有媒体称,京东将快递行业的“价格战”生生转向“服务战”。拼速度、拼时效、拼服务已然成为今年快递行业的关键词。
如今京东物流再出三大服务承诺,很明显是将行业“战场”拔高至高纬度,将市场竞争的重点放在京东所擅长的领域中。
物流会成为京东的一柄利刃吗?
“我们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据2019年数据,国内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较为分散,以收入计算排名前十企业的市场份额总计不到10%,其中京东物流位列第一。
而且有数据显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规模将由2020年的2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人民币3.2万亿元。
加之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的实现盈利,外部客户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57.7%。
从账面数据上来看,京东物流的未来仍有不小的后劲。
在不久前,京东物流宣布未来3年将建设覆盖全球主要国家的供应链物流网络。这番豪言的底蕴在于其在全球市场中,拥有总管理面积接近90万平方米的近90个海外仓、保税仓、直邮仓。
对外来看,京东物流的势头正猛。
对内来说,京东物流有商家依赖。
拿最简单的搜索入口来说,使用京东物流的商品会获得更高一些的搜索流量;物流履约率成为平台用户慕名而来的优势之一。
配合上集团的“低价”战略,京东的电商与物流把服务和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如果说淘天的大杀器是客户心智,拼多多有下沉市场,那么京东的必杀技一定是物流与服务。
尤其在平台竞争的重点从过去的GMV变为各种细枝末节的阶段里,差异化永远是平台破局的根本,对于手握供应链的京东来说更是如此。
毫无疑问,物流确实是京东专有的一把利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