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报道,11月8日消息,广告公司一起传播联合创始人高扬发文称自己2020年一篇文章被知名商业咨询博主刘润在2022年洗稿。
刘润年度演讲刚刚被质疑引用了不严谨数据引发了业界质疑,如今再陷洗稿争议,将其再度推上风口浪尖。
以下为高扬质疑全文,原文在这里。
起因是这样的。昨天,我要给数英的朋友转一篇我写的初创品牌的文章,因为他们最近有一个主题采访就是「广告公司咨询化」,正好我有一篇类似的文章,探讨的时候觉得初创品牌其实更需要咨询定位,我就把这篇文章转给她。结果,我去搜一下我的文章,一搜之后,出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我写的,另外一篇是刘润老师写的。只是时间发表不一样,我是2020年的,刘润老师是2022年写的。一模一样的标题,只是,他多了个逗号。当时,觉得很有意思。我还挺高兴的在发了个朋友圈,说刘润老师,抄我标题。但其实是开玩笑,我不是他的粉丝,没怎么看过他的文章,而且我一直的观念是「警惕知识和大词」。然后就是晚饭喝大酒的环节,有人留言说真是内容有点接近,也没在意。主要是在喝酒。今天继续每天的朋友圈,最近几天我在推荐我写的好文章,正好顺势就把《晃总 | 初创品牌凭什么活下来?》这篇文章发到朋友圈了,然后顺势阅读了刘润老师的同名文章,细一看,我就发现真像我的行文风格。原来就觉得这样吧,最近刘润老师也比较烦,我主要是怕被人说蹭流量。结果著名医美文案米辣辣,在她的朋友圈主持公道,并且给我留言说必须要说出来,标题都替我想好了——《我一堂堂直男,昨晚竟然被刘润老师嫖了》。我说,我不行。这标题,来不了。但是这件事可以稍微的说一下,因为这篇文章的来源于「广告常识」公众号鬼鬼的约稿,他当时要出一本书《幕后大脑》,而这篇文章的基础文本是我的一个培训课件「创业品牌定位」,这个标题,其实和鬼鬼反复过几次,他还给我一点建议。所以,有必要重新整理一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相信这个也不是刘润老师的本意,但是「洗稿」这个行为不可取,你至少也署个名给我。因为这里面确实是有几条一模一样。我拿我的这篇文章,来作为基础版本,一下是原文,绿色是我的点评,文字截图均来自刘润老师的同名文章。
本文收录于《幕后大脑》——100个总监解100个营销难题一书之中,本文也是我的策略分享《品牌的感性和理性》之中的上半部分“感性”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梯度,30条个人认知和见解,作为初创品牌(也就是俗话中的创业品牌)如何论生死、谈内容以及讲次序。纯属个人见解,如有雷同,一定是抄我的。「因为确实是自己写的,所以如果雷同,肯定是抄我的,这是当时原话。」一起传播创始人,江湖人称晃悠,文案入行20年,广州协作与北京典晶10年,一起传播10年。代表作国美APP品牌焕新,地产小悦城等,著有《给创意新人的100个基本》等。这些年自己做公司也罢,与开干合作创业品牌的定位策略也罢,接触了非常多的初创品牌。他们大多是大公司高管,或者是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专业能力,从原有的体系中出来自己创业新的品牌。他们大部分筹集到的资金都用到了产品研发以及人力等其他成本上,留给品牌和传播的寥寥无几。他们没钱,没时间,也没有专业营销团队,但他们还是需要做传播,做品牌,做定位,做设计,做包装等等。所以近几年的数十个项目跟进下来,总结出了“初创品牌传播30条心得”,纯粹个人见解,如有雷同,不是巧合。1、广告人创业为什么鲜有成功?原因其一就是广告人做了太多的大品牌,所以在自己创业的时候,审视的角度和做事的步骤都是大品牌的视角,因而忽略了很多初创品牌的必经之路,死在了大品牌的光环之下。「这个观点结合上面的高管做公司,初创品牌,属于被洗」2、做事讲究方寸、步骤,以及整体规划,在大品牌看来理当如此,在初创品牌却是寻死之路。4、“现在的广告创意人员比较好干,只要拍个鸡汤,刷爆朋友圈,产品的角色在哪里,与品牌的相关性怎样,根本不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反正这么大的企业也玩不死,广告拍不拍其实也无所谓。既然有钱拍,不如大家放个烟火,一起拍手叫好。广告公司、导演、客户的品牌经理都开心。老板看那么多人讨论自己的广告,淡然也开心,转发一下,大家点赞,十分和谐。不过我发现一个规律,这么干的企业,都是大而不倒的企业。最少也是上市公司。自己的买卖,很少有这么玩儿的。大家也不傻。”以上来自二逼瓦西里,自己的买卖,大家可以换为初创品牌来思考。5、“不可沽名学霸王”,初创品牌不能把自己当成大品牌,你没有每年固定的成千万上亿的广告比例投放,你的试错成本非常高。很可能就一次。一次你就完蛋了。6、初创品牌的生命周期已经缩短到一年,太多牌子一夜起,也一夜之间关闭。好多创业者刚投了钱就宣布关闭,也有好多,赌上了青春,也没有赢回光阴。7、大家都融资几百万就开干了,但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发展壮大的,不足百分之一;而成为独角兽的却是凤毛麟角。8、天天看着一个独角兽企业的创业成功之路作为准绳,必然失败。9、你的生意模式成功了,才会有商业模式。所以初创品牌先做生意,后做模式,最后成就品牌。10、投资人在电视上声声的告诉我们该如何,今天的创业明星明天不过是路上的一座荒坟,连祭奠的人都没有。人们追着钱走,钱随着风走,风一吹走,路就永远没有尽头。11、广告人太容易关注“怎么说”。就像很多总监,没有创业经验的过程,总是关注的是我的创意如何,如何写一篇十万+的文章,如何有一个big idea。但是在初创品牌看来,活下去最重要。先了解生意模式最重要。12、所以,初创品牌“说什么”比“怎么说”更重要。13、定位体系,是适合初创品牌的。说白了,没钱,没人,没投放,但是还要做品牌,你只能削减旁枝末节,突出主干。这就是所谓的聚焦。14、初创品牌最忌面面俱到,你要突出一个点,但是足够锋利,足够打动人。
「这两段属于被基本复制了一下,也是我确认刘润老师借鉴我文章的核心」15、时间短暂,不要告诉别人太多,先解决一句话,一个名字和第一个准确的客户。一个好名字,胜过万语千言。17、所有的初创小品牌,尽量不要以情感化成为品牌核心点,尽可能的营造品类或者是产品性能或模式上的“唯一”或“第一”。18、小品牌靠气,大品牌靠势。小品牌需要剑走偏锋,大品牌重剑无锋。逆势而行,不如顺势而为。所以,小品牌要找到“势”之所在。19、初创品牌实际上想得清晰的人极少,大家都在摸完石头摸象,过完河,就以为到延安了。所以创业品牌需要一招鲜,找到这一招,传播才有妙招。20、做好两个度,一个是辨识度,一个是温度。前者是你脸,后者是你的笑。21、 先有招牌菜,才有金字招牌。大部分初创品牌老板缺乏基础常识认知。22、初创品牌的每一步都与规划中的每一步有所偏离,因为在每一次的每一步都要与自身的市场状况去匹配,每一步都是战战兢兢。23、阶段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品牌的表达也不同。24、初创品牌的初始品牌形象等同于创始人形象,虽突出,但轻脆。如同雷军模仿乔布斯一样,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企业站台。25、初创品牌即使寻求市场突破点,未来的品牌定位的走向仍然是建立系统的过程。系统的建立,在最大程度上过渡了创始人与品牌形象联系上的不确定性,就是不论操盘者是谁,都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品牌游离的胡作非为。26、大部分初创品牌在一个菜市场一样的市场中,消费者缺乏耐性的筛选中,你喊的声音越高,越容易招揽本能的生意。28、 Wallpaper创办人Tyler说: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4R,有意义的(relevant)、辨识度高的(recognizable)、带来收入的(revenue generating)、有弹性的(resilient)。29、上面一句有点理所当然。但是所谓的解决问题的角度,比如Tyler在创办Wallpaper的时候,不只是在做一本杂志,顺便还成立了一家Wallpaper的创作公司,为客户提供像Wallpaper一样的设计服务。因为他老早的意识到,当Wallpaper出现的时候,一定会有无数的客户要去自己去学习或者借鉴这种风格,那么与其别人抄袭我们,不如我们自己干呢。于是,他的商业帝国从起初的时候,就见其雏形。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同寻常的角度。30、在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品牌泛滥,声音喧哗,无奇不有的营销事件,拼命的发现所谓的社会化营销的各种点。好像每一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一个爆款,每一次事件最终证实不过小一小部分人的自我狂欢,在这个群里溜达,在另外一群出现。好似光鲜,但步履蹒跚。
作者信息:

鞭牛士声明:刊载此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自身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