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谁来管管这些购物APP
科技狐 2023-11-09 11:31

亲爱的狐友们,当你看到这篇推文的时候,狐妹已经在跳转淘宝的路上了……

以前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条条大路通淘宝。

这句话调侃的是无论你打开哪个手机 APP,都会瞬间跳转到以淘宝为首的购物软件。

网友们纷纷吐槽,哆啦 A 梦的任意门已经在中国被这些购物软件造出来了。

互联网尽头是购物APP

知道的是双十一到了,开始铺天盖地宣传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购物 APP 打算集体统治手机了。

网友们只想一心摸鱼,但总是会被某些“妖艳贱货”勾搭去花钱。

更气人的是,平时手机卡的要死,但是唯独跳转各大购物 APP 的时候丝滑的像个新手机。

网友们都被折磨的身心俱疲,只能苦中作乐,微博上各种段子层出不穷。

舞会上,美国人跳街舞,韩国人跳 kpop,爱尔兰人跳踢踏舞,埃及人跳肚皮舞,中国人跳转到淘宝……

工作到一半去厕所,结果打开门跳转到淘宝强制旷工了。

跳楼一不小心跳转到了淘宝,顺便买了两件衣服。

这些吐槽看似夸张,但又特别写实。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被绑架跳转到各大 APP 无数次。

看剧看得正起劲时,眼前突然一片红,出现了拼多多热销榜。

点开某乎想看看大家新编的故事,五分钟后,页面跳转到了京东。

闲来无事玩个游戏吧,去哪儿和携程抢着让你买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年头就连听个歌也不能安生,分分钟给你跳到淘宝。

在此,必须点名批评一下微博。

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早在 2013 年,阿里巴巴就投资了微博,目前拥有 28.9% 的股权,现在的微博几乎成了购物平台的入口。

很多时候,网友们都分不清自己是在刷微博,还是在刷购物软件。

而且每个 APP 似乎都有自己的想法,跳转的页面还不一样。

这个让你买大衣,那个让你买吹风机……仿佛都争先恐后把一个个商品摆在你眼前,就等着你付款了。

总之,这几天大家的手机好像发疯了一样,经常在闲鱼、京东、拼多多、去哪儿等各种软件中反复横跳。

无论跳到哪个软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诱导你买买买,掏空你的钱包。

现在懂了,以后买东西只要随便打开一个 APP 就行,它们之间都有任意门,是可以随意穿梭的。

跳转套路防不胜防

以前也有这种情况,大家忍忍也就过去了,为什么现在开始集中吐槽了呢?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跳转变得越来越多,还因为变得更加狡猾了。

跳转往往是猝不及防的,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它就自动跳转了。

常见的开屏广告套路一般有三种,点击是最好对付的,最怕的就是上下滑和摇一摇。

因为这个“摇”字非常微妙,更准确地说是动。

哪怕你的手机有一丝丝角度变化,甚至自己都感觉不到,手机就已经监测到了,立刻启动广告弹窗的高速扫射。

所以,很多网友都觉得莫名其妙。这时候不妨思路打开,说不定是你的脉搏跳动了一下,又或者地震了呢。

虽然早在 2021 年,工信部就已经要求 APP 开屏广告,必须明确展示“跳过”按钮。

今年 2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要求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识,而且不得欺骗、误导用户点击、浏览广告。

然而,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没有多少改善。

现实中的“跳过”按钮有时候依旧被设计得非常隐蔽。仿佛在和用户玩儿躲猫猫呢,不是搞得特别小,就是故意弄成和背景一样的颜色。

甚至有的“跳过”按钮就是一个陷阱,你只要稍微手抖没按精确,哪怕有 1 毫米的误差。

恭喜你,成功点去了购物页面。

这时候,如果你想退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左三层右三层的弹窗,把人整得云里雾里,都不知道该按哪个叉号。

如果一不小心点错,又得触发连招,再看十几秒广告。

即便你最后退出成功了,它们也完成了自己的宣传目的。

因为当你在屏住呼吸等待页面期间,或者小心翼翼寻找“跳过”按钮的时候,其实停留的时间已经超过五秒了,信息早就入侵到了你的大脑里面。

尽管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但真的有人抵挡不住诱惑,买了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

正是由于有利可图,“摇一摇”还衍生出了很多继承人,比如“扭一扭”。

还有“手机前倾”、“左右倾斜”等等,反正广告主打的就是 360 度围追堵截,让你无处可逃。

所以,人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未来有一天,会不会变成脉搏跳转、呼吸跳转?

如何才能彻底杜绝?

针对这些烦人的跳转广告,不少网友也开始献计献策。

其实,有的广告跳转可通过关闭对软件的相关授权阻止。

比如,关掉 APP 对加速度传感器信息的获取,或是关闭陀螺仪功能。

这样之后就有可能让软件无法感知手机动没动,从而达到限制“摇一摇”跳转的目的。

但也有网友表示,部分社交软件还没找到关闭方式。致电过手机生产商,说这完全就是 APP 自己的锅,生产商们也无能为力。

有人提出把这些购物软件卸载了总可以吧,这样确实不会跳转了。但有可能打开浏览器,让你继续下载,简直是无限套娃。

武汉大学一名法学院学生,还曾因为不满被迫触发 App “摇一摇”开屏广告,一怒之下把美图秀秀给告了。

其实,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根源还是在于广告花样太多了,且防不胜防,甚至有的已经算视觉污染了。

你今天想出了一个对抗方法,明天它又发明一个新的触发模式。

这个帽子晒豆角的微博,狐妹刷到过无数次了。每次都误以为是普通的帖子,但其实是伪装的很好的广告。

不少小伙伴已经上过当了,气得大倒苦水。

还有最近被频繁吐槽的波司登广告,比牛皮癣厉害多了,这个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只要点开代言人杨紫相关词条,就会触发广告。

更确切的说只要提到“杨紫”这俩字,广告就自动跳出来。所以,就连杨紫琼也被“误伤”了。

真没想到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却越来越少。不仅被强制看广告,还被迫在各种购物 APP 之间反复横跳。只要有人下单,能创造收益,它们就不会停下来,而且花样还会越来越多。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