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碰瓷」国产车,特斯拉这回急了?
科技狐 2024-01-05 08:33
吃瓜、吃瓜,岁末年初特斯拉竟然亲自下场“开撕”了。

作为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势力品牌,特斯拉的形象基本以“科技控、小清新”路线为主,但本次的营销套路,却多少有些让人看不懂。

图片

* 特斯拉官方抖音

先是 TESLA 特斯拉账号,发布了一篇短视频,内容被指疑似暗讽理想汽车,文案提到:买电动车不能选 PPT 安全,应该选择真实安全;买车不能看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表面装修,而应该看电池、电机、电控等“隐形智造”。

图片

配图有 500 万以内最好 SUV 的字样,且图片疑似李想本人。
随后不到 5 小时,理想账号迅速回应:买电动车看什么?要看家人需要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豪华家电搬上“家”,电机电池和电控,硬装标准也极佳,无论哪“三电”,理想 L 系都很强!

图片

*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法务部还转发了媒体相关“特斯拉暗讽理想”的内容。
我们捋一下,特斯拉以纯电路线为主,主销车型为偏运动的 Model 3/Y,理想则是增程式技术,主打家用定位,且两家的产品在售价上有所的差异,基本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特斯拉为啥要捆绑理想来“营销”呢

图片

特斯拉着急了?

老狐觉得:销量高是原罪,出色的市场表现代表了高热度和高关注度,此前,长城高管亲自下场开撕增程式动力落后,何小鹏与余承东为了 AEB “吵架”,背后的逻辑都是相通的。

图片

我们反过来想,如果一家车企的月销只有几千辆,特斯拉捆绑营销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反而是在给对方热度,和网红炒剧本有些类似。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特斯拉的文案有些生硬。国产车企的大佬们,更多是在针对技术在讨论,表面功夫还是比较融洽的,而特斯拉则是直接在引导买谁不买谁?

涉及到销量这个敏感的话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老话说:抢人饭碗,犹如杀人父母。

图片

理想会迅速做出回应也是理所应当的。

另外,在营销形式上,特斯拉或许还需要斟酌下。技术层面,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新势力,特斯拉显然是有过硬的,但是将纯电动力和可油可电增程比三电,反而显得消费者有些小白,这两种的目标用户群体并不相同。

且即便是特斯拉的三电实力更强,这种对比或结论,也应该从媒体或车评人等第三方口中说出来,官方直给是不是显得格局有些小了?

谁让特斯拉不喜欢媒体投放呢

图片

而根据数据来看,2023 特斯拉全球交付超 181 万辆,压哨完成了全年的 180 万辆目标。不过,从 2023 年底暗讽理想,到 2024 年第一天就降价再推保险补贴,都能感觉到特斯拉有些急了,啥情况?

图片

图片

国产新能源有多拼?

先说重点,2024 年特斯拉可能会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是老狐臆想的,而是来自市场分析师贾伊拉姆·内森的预测。

图片

* 图片来源芝能汽车

首先是国内市场带来的压力,从销量分布来看,特斯拉的主要市场为中国,美国和欧洲。

在美国本土,消费者对于纯电汽车的需求有限,通过一系列的降价措施后,特斯拉月均始终维持在 5 万辆左右,基本已经是市场份额的天花板,进步空间有限。

欧洲市场,销量最好的德国和英国,最近消费需求也有所下降,像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等欧洲品牌,已经开始在本土削减电动汽车的产能。

图片

综合来说,加速电驱转型的国内市场,才是拉动特斯拉销量提升的关键,但主销的 Model  3/Y 正在失去竞争力,在 20 - 30 万区间,像最近发布的小朋 G6、智界 S7、极氪 007 等,都是能直接和特斯拉掰手腕的。

而且在续航、充电速度、智驾辅助等几大层面,均拥有亮眼表现,特斯拉在国内的产品魅力和关注度下降,也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最直接的例子是,在改款以后,售价小幅提升的新款 Model 3,销量反而变差了。另外,产品更新慢,主销售价区间车型选择少,国产新能源出海带来了竞争升级等,都是特斯拉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片

同时,价格战已经贯穿了特斯拉 2023 年全年,随着原材料的下降,2024 年,特斯拉很有可能会再次先掀起价格战,也有分析师预测:其平均单车利润还要再降 4 %。

老狐也认为:特斯拉还会降价。

有外媒分析的比较有道理,“特斯拉的成功,让中国品牌看到了真正对抗海外品牌的希望,但国产车企的反应和进步速度也太快了,快到特斯拉稍不留神,就要更努力的追赶 。”

图片

理想挑战 80 万辆?

我们再说回理想,提前超额完成销量任务后,理想正在拉开与小鹏、蔚来的差距,但针对今年 80 万辆的销售目标来说,老狐同样不看好。

图片

一方面,是比较容易被打破的技术壁垒,像长安,奇瑞等车企已经开始布局增程式混动技术。

且针对冰箱彩大沙发,问界 M9 已经通过幕布投影,带有自适应扶手的零重力座椅,给出了全新的解读,订单数持续在增加,显然会对同价位的理想 L9 产生影响 。

图片

另一方面,理想目标增加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今年有 MEGA 和 L6 两款新车要上马。

但是目前为止,50 万以上的纯电车型销量并不高,外观存在争议,且定位小众的高端 MPV 又有多少胜算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埃尔法在国内月销 2000 辆左右,丰田内部对新款车已经相当满意,认为是成功的。

但根据 MEGA “不分品类的纯电销冠”车生格言来说,理想对这款车的期望还要更高一些。

图片

至于 L6,虽然会进入到 20 万的核心区间,但如果依然继续采用“套娃”的处理方式,很可能会影响 L7 的销量,毕竟两车都是五座布局 。

此外,理想主销的 L7、L8 两款车型,目前已经出现一定的优惠幅度,日后一旦销量放缓,不排除降价救世的可能。

新的一年,价格战依然是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