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这个游戏,人还没回家,感觉已经在客厅上被“围殴”了好几轮。
这两天,一款叫《决战拜年之巅》的AI小游戏火了。
但凡在过年有过战斗经验的年轻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来者不善。它预示了一件比“放假太晚”“年终奖消失”更让人心烦气躁的事——我们即将在几天后迎来亲戚们阴阳怪气的关心和拉练式的灵魂拷问。
这款由ChatMindAI团队最新开发的小游戏,界面简单,开局是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聊,点击“我回来了”按键相当于跨入家门,进入一年一度的大型战场,大家都在大冬天里玩得直冒冷汗:
在这个赛博家族群里有多达九种亲戚,你将与七大姑、八大姨、大姑妈等人接力聊天,就像被焊死在堆满了亲戚、无法逃脱的客厅里,再怎么坐如针毡,都得接受家族成员对你学业、婚恋和工作的盘问。
压力来得毫无预警,对话也过于真实,平日里乖顺惯了的年轻人迅速被戳中痛点,叛逆因子通通被唤醒,忍不住对着一堆代码(此时还能意识到这些是虚拟的人)抒发憋了十几年的怒气。
在游戏中,你的回答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亲戚情绪,鸡同鸭讲会让亲戚选择放弃聊天,可能直接把你推向下一关Boss,继续修炼寒暄的顶级废话文学。
也许是我们太需要一个无所顾忌顶嘴和展示创意的机会了,在这个亲戚会面的虚拟世界里,你不用担心吵完架后亲戚会跟爸妈告状,也不用顾忌因为说了狠话导致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零负担的精神对抗,也可以充分准备完美的回击话术。
毕竟人生的一大痛苦,不就是在夜深人静时才猛然想到白天吵架现场的对策吗?
于是,游戏上线后仅仅一天,用户便迅速攀升到数万,游戏的服务器和一个个充满火药味的虚拟客厅,毫无意外地被挤爆了。
01 春节“战争”的预演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怕过年?
每逢过年前夕,年轻人的内心都会生成一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不想上班,也不想提前回家被爸妈唠叨;既想和许久未见的老家亲人叙叙旧,又怕一开场就火星撞地球。
已经被裁员的朋友们,想来已经回到老家了,但只要有亲戚上门后知晓此事,就很难安心躺平:
AI的套路源自于亲戚的套路,这两者惊人的相似点就是:永远是“e”人在线,永远接得住话,永远是一句话就让你噎死。和长辈的交流常常会演变成单方面的训话,轻则让人手握拳头,重则让人自闭,甚至想收拾包袱连夜滚回大城市找工作。
被动接受不是办法,年轻人可以学会先发制人,反客为主,不失为一个保持情绪稳定的妙计。
AI的模拟回答往往与真实亲戚极为相似,因此往往在AI回答之前,年轻人的血压已经提前上来了,熟悉的攻击套路透过屏幕造成巨额伤害。
扛住压力后能解锁一些成就奖杯,比如收获一张让亲戚无话可说的“舌战群儒卡”。
这个游戏,玩的时候宣泄了压力,玩完怅然若失。它模拟的,都是我们“过年到底有多难”这件事。
年轻人在大城市如履薄冰地打着一份工,临近放假还在工位上绞尽脑汁,回家还得被乡亲父老质问怎么还没升职加薪,何时交友结婚,传宗接代要抓紧。
已婚女性过年就更不好受了,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同样的问题,两头都要盘问一次。
一切烦恼和纠结,都在这个游戏里用“照镜子”式的感受直接呈现。在最新版本中,游戏还增加了男女选项,更具针对性。但玩多几个轮回、模拟不同的状态后会发现,无论在聊什么主题,对女孩子最终的劝导都会是“回归家庭”。
拜年之巅的结果就是年轻人发癫。实在聊不下去时,游戏中的亲戚也会尴尬离场,就像在每一次过年的饭局上,一旦空气突然凝固,就会有人用“夹菜夹菜”来打圆场,或者换来终结话题的经典一句——“翅膀硬啦?这孩子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有玩家说,当她被六大婶一顿灵魂拷问,正打算顺着六大婶的话流下悔恨的泪水时,六大婶突然就撂下她跑了,还管她叫“怪小孩”。这让她幡然醒悟:和现实一样,很多时候亲戚不是真的想谈心,只是没话找话。
也有一些玩家会说这个AI并不科学,总是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在现实中跟亲戚聊天的时候,答非所问不就是常态嘛?
很多亲戚本质上没有太亲密,见面只是硬聊,而且一些长辈会习惯性训话、习惯性否定,仗着年长的身份,冒犯性问题张口就来。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宁愿跟陌生人聊天,因为彼此之间至少有边界感,也懂得迂回的表达。
02 玩的时候放肆,通关后破防
和《决战拜年之巅》这个模拟器聊久了,还会发现一个真相:我们总以为自己精通废话文学,其实亲戚比任何人都更懂。
他们可以用同一套话术跟每个人唠几个小时,来来回 回都是几个经典人生问题:在哪毕业?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能让家人抱上孙子?在外面混得怎么样?
而且,一落到具体的问题上,亲戚就开始用精湛的话术打哈哈: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和AI亲戚聊了一圈下来,发现他们要说的无非是这十六字箴言:“要离家近、要进体制、要早结婚、想抱孙子”。
所以,知道目标所向,就可以知己知彼,从一开始想好对策,比如善用反问,抢他们要问的问题,说他们要说的话,让他们无话可说:
任何问题都可以以此来预演,用魔法打败魔法。当然,如果你的亲戚当中有天生的辩论家,那这些演习也是失效的。不过你可以在受气后回家在这个模拟器上重拾骂人现场,暗戳戳出一口气。
这种模拟游戏,在近年真的越来越受欢迎。前有《我的世界》,后有《人生重开模拟器》,年轻人只要一上手就疯狂沉迷,看来“模拟投胎环节”这件事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亲戚也是我们在出生时就被硬性设定的配置,但如今血缘关系已经不能说服年轻人默默忍耐了,既然无法在现实中对抗,那就在游戏中聊以慰藉,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玩坏了大不了重开一局,顺便解锁一些奇奇怪怪的成就:
因为玩家越来越多,目前这个AI小游戏的版本还在不断更新。但是多玩几次之后,不少玩家发现自己对很多废话都免疫了。
其实,我们的内心都知道,很多时候亲戚不是有意挑衅,只是成年人的世界远不再是小时候的一张100分考卷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本错漏百出的书。当它被迫打开供众人批阅时,每一句诘问都直击我们脆弱的心脏。
亲戚也远没有我们吐槽的那么低情商,他们在家门外也是各个领域的能人异士,只是代沟问题是千百年来的古老问题,《孙子兵法》也教不会不同年代的人如何在一个维度里聊天。
在这个层面上,游戏的开发组保留了最大的善意和克制。所以在对话中,偶尔也会展现出一点非常当代的柔情和开明,虽然那可能只是一个想象中,难以存在的理想世界:
玩到最后,一些玩家会意外解锁出一些隐藏身份,比如“爸爸”。开发组真实地设定了中国式父亲的模样,就是无论说什么,回复都是一连串的省略号,像极了爸爸日常沉默的样子。
当你抱着好奇的心态聊下去,会出现让人破防的对话:
在这个时候,许多一心想整蛊亲戚、对抗爸妈的人可能都会沉默,继而开始反思整个模拟的过程。
当我们面对其他亲戚时,或许可以用世间最粗俗、最顽劣的语言去对抗,但当对话框是“妈妈”和“爸爸”时,很多玩家都会心软,收起了整活的欲望,骂不出口了。
有网友称自己从头到尾用一句“关你屁事”走向通关,但是现实中永远不会这样。回头想想,能不计前嫌地每年来问候你和发红包的人,忍受你偶尔的任性甚至发癫的,也就只剩亲人了。
(图/《最终幻想14:光之老爸剧场版》 )
或许,《决战拜年之巅》真正的作用,就是提供了过年前一段缓冲期,它把我们置入一个可以肆无忌惮表达、无需担心伤害任何人的虚拟空间里,像一个虚拟沙包,接住我们回家前的愤懑和怨气。
在游离于真假之间的语言交锋回合里,让我们的情绪得以预先消解,也让我们在面对几天后的真实沟通时,少一些情绪化的表达,多一些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实际上的亲戚并不是每句话都充满恶意,我们不妨平和视之;如果洞察到这些对话可能只是套路化的游戏,我们又何必过于认真?
就像游戏开发组在应有首页写的,游戏希望大家在真实过年的时候,能减少对家人的迫害和洗脑:
“我们做游戏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在传统受压抑的家庭群聊中,从被压迫的状态变成自由轻松的状态。如果重新成为压迫者的话,那和自己讨厌的人又有什么区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