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她,最火AI女王
王露 吴琼 投资界 2024-03-03 20:24

黄仁勋又出手了。


最近,英伟达宣布成立一个新研究部门——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实验室GEAR。令人意外的是,该实验室的领导者是两位华人90后博士——范麟熙(Jim Fan)和朱玉可(Yuke Zhu)。


范麟熙和朱玉可身上标签很多,但最为鲜明还是一点:李飞飞的学生。在斯坦福大学读博期间,他们成为了李飞飞的弟子。


李飞飞,现年48岁,被誉为“AI教母”,她是全球AI领域研究的标志性人物,长期主导着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学科研究。而她带出的学生军团,正成为全球AI界的中流砥柱。


黄仁勋,找来两位90后,资料显示,英伟达成立的Gear实验室,致力于具身智能研究开发,这是黄仁勋长期关注的领域,正如他曾说过,“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是具身智能”,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为此,他专门找来两位90后掌舵。


范麟熙,早在高中时期就迷上了AI。当深度学习还无人问津时,斯坦福的AI实验室就已被他列入了梦想目的地。起初,范麟熙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后来如愿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师从李飞飞教授。期间,他成为OpenAI第一位实习生。


朱玉可身后同样是一份学霸履历:浙江大学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本科双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均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任助理教授,同时是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


早先作为斯坦福视觉与学习实验室成员,朱玉可师从李飞飞与 Silvio Savarese 教授。李飞飞团队开发了机器人训练框架 SURREAL,用来加速学习过程,而朱玉可和范麟熙正是项目论文一作。此外,朱玉可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曾获得国际机器人顶会 ICRA 2019 的最佳论文奖。


兜兜转转,如今两人在英伟达研究起机器人。“未来每一台移动的机器都将是自主的,机器人与模拟智能体将和iPhone一样无处不在。”范麟熙表示,GEAR实验室致力于打造具备通用能力的AI,能在虚拟与现实的多个世界中学习如何熟练行动。


英伟达也相当豪爽,配备了全球最有钱的具身智能实验室。范麟熙曾透露,团队有足够的资金一次性解决机器人基础模型、游戏基础模型和生成式模拟。他认为,2024年将是机器人之年、游戏AI之年、模拟之年。


而关于人工智能的过去和未来,都绕不开他们身后共同的老师——李飞飞。


李飞飞是谁?多年前,李开复被问到谁将影响未来25年的科技走向,他想了想说出了李飞飞这个名字。


出生于北京,在成都长大,李飞飞曾就读于知名的成都七中。1992年,16岁的李飞飞随父母赴美,后来一边在洗衣店帮忙,一边读完普林斯顿物理学学位。


2000年,李飞飞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人工智能和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毕业后,她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并加入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


李飞飞是一位物理迷。“物理学教给了我一件事,保持提出重大问题和寻求北极星的热情。”在一步步研究中,李飞飞找到了她的兴趣所在——AI,并将研究重点转移至当时十分冷门的计算机视觉领域。


她找到的第一颗“北极星”,是教计算机看东西。


在21世纪初,计算机图像识别模型仅能认出四种物体:汽车、飞机、豹子、人脸。李飞飞的设想是,如果有足够大的、经过标注的数据集,就能训练出理论上“无所不知”的计算机视觉模型。


于是,李飞飞在2007年启动了图像数据集项目ImageNet。彼时,数据集的整理和标注是脏活累活,学术界和产业界并不太关注。经常有同行建议她换个“有用的方向”,她也经常为经费发愁,以至于开玩笑要回去开洗衣店补贴项目经费。


直至两年后,ImageNet正式上线,李飞飞把这个包含1500万张照片,标注了2.2万种物品的数据集免费公开,几乎所有的AI视觉识别学习都受益于此。时至今日,ImageNet仍是全球AI产学界最知名的大型视觉数据库之一。


犹如人工智能的潘多拉魔盒被开启,AI在图像识别上开始迅猛发展,也让全世界看到了AI技术的商业价值。可以说,李飞飞为深度学习算法爆发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自此,李飞飞这个名字响彻AI界。


2016年,李飞飞加入谷歌,并推动成立谷歌AI中国中心,她曾在上海的谷歌中国开发者大会这样说过:“人工智能无国界,人工智能的福祉同样没有国界。”


但很快,李飞飞又回归学界,继续在斯坦福大学任教,陆续在她主导的斯坦福AI实验室、斯坦福视觉与学习实验室(SVL)和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持续推动 AI 研究。


AI的下一站要去何方?李飞飞找到另一颗“北极星”——具身智能。


2018年,她和团队开始将机器学习和机械臂结合起来,踏足具身智能领域。目前,她的团队已开发了评估具身智能表现的模拟数据集——BEHAVIOR,拥有来自人类的1000种活动、5000多种物体模型。这些数据可以供智能体在任何虚拟环境中完成测试。


2023年,李飞飞团队接连公布具身智能的多个成果。其中,NOIR 系统是将人类的脑电图信号解码为机器人技能库,能完成例如烹饪寿喜烧、熨衣服、磨奶酪、玩井字游戏,甚至抚摸机器狗等任务。


李飞飞也做起VC。2023年,她以科学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加拿大风险投资公司 Radical Ventures,但同时继续在斯坦福大学任教。这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早期项目的风投机构。


关心人工智能,也关心人类福祉。李飞飞早年曾远赴西藏,进行藏医和藏药研究。如今也始终持续研究AI在医疗、教育领域的应用。《时代周刊》去年发布了在AI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00大人物,李飞飞名列其中,被评为AI行业的“思想者”。


她带出一个AI军团,悄然间,李飞飞身后走出了一批顶尖AI人才。


在斯坦福,李飞飞担任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主任,研究兴趣包括认知启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习和人工智能+医疗保健,特别是用于医疗保健服务的环境智能系统。多年来,团队中跑出了许多优秀的AI人才。


比如前阿里自动驾驶掌舵人王刚。2005年,王刚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随后进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先后师从李飞飞、计算机科学家David Forsyth和Derek Hoiem。34岁时,王刚已经是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


2017年,为了将多年所学的深度学习算法技术成果真正落地,王刚毅然辞去辞职,从学术界进入工业界,成为阿里巴巴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后来又孵化开创了阿里自动驾驶业务。


令人意外的是,2022年1月,王刚辞去了阿里的身份,转身创立了自己的清洁机器人公司新生纪智能。虽然目前项目十分隐秘,但根据股东信息可以看出,背后已经吸引了高瓴、光速、普华资本等机构。


上海交大教授卢策吾,也是李飞飞的学生之一。2014 年9月,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工作的卢策吾,向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申请了博士后研究员职位。卢策吾给李飞飞留下深刻的印象,李飞飞在推荐信中表示,很少有同龄人能达到他这个学术水平,于是便邀请其加入实验室。


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聘请卢策吾成为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且建立了自己研究团队。同一年,他和同为斯坦福校友的王世全一拍即合,成立非夕机器人,致力于研发先进仿人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立8年,公司身后站着金沙江创投、高榕资本、真格基金、顺为资本、美团、新希望集团、云锋基金等知名投资方。2022年6月,非夕机器人完成B+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此外,李飞飞学生中还有许多人进入特斯拉、微软、英伟达、谷歌等巨头从事AI相关研究工作。比如OpenAI创始成员之一、特斯拉前人工智能高级总监Andrej Karpathy、前Google AI中国中心总裁李佳等。


还有,此前爆火的Pika创始人郭文景,在退学创业之前也曾在李飞飞任职的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而由李飞飞推出的ImageNet,后来演化出一年一度的ImageNet挑战赛,前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都曾参与且夺冠。


李飞飞对学生的要求是既要懂技术,也要理解场景。换言之,在这里学生们不仅仅是研究者,还是产品经理、开发者和创业者。这样的经历,也为学生们日日纷纷选择创业埋下伏笔。


放眼望去,当下AI已经成为最亮眼的创业赛道。从这一波创业者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显著特征——他们基本都名校出身,师从各大门派。不同于以往的固有形象,现在教授们开始走出实验室,思考技术与产业的结合,鼓励学生们学以致用,带领他们做出一些真正能造福人类生活的事情。而李飞飞门派,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人工智能正在深入到所有垂直业务和客户、消费者体验中,并正在改变我们社会、经济、政治景观的基本结构。”在今年CES展会上,李飞飞现身分享,不同于数年前那波AI热潮,她判断AI技术正在成为下一次数字革命真正的驱动力。


热闹如斯,人类正在闯入科幻且未知的一页。(转载自:投资界)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