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分拆一周年后,阿里1+6+N已名存实亡
申小飞 申妈的朋友圈 2024-03-27 12:50

2023年3月28日,当逍遥子张勇按下那封全员信的发送按键时,估计不会想到,他那个1+6+N的宏大战略,在短短一年后就名存实亡,成为泡影。


图片
在张勇的设想中:阿里控股作为上市公司主体,为旗下各个子业务提供资金、技术和战略支持;阿里云、淘天、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和大文娱,成立各自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独立经营、冲击上市;再加上CTO线、飞猪、盒马、大润发等N个子业务,形成一个中心、六个基本点和多个子业务协同发展的集团体系。
但事态的发展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
阿里云增长停滞,多名高管离职
在拆分后的六大业务中,阿里云是最早回归集团的。2023年9月10日,卸任阿里集团董事长和CEO的张勇,意外卸任了阿里云董事长和CEO职位。
吴泳铭在掌管阿里云后,确立了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策略。11月23日,吴泳铭对阿里云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三支新的事业部,公共云业务事业部、混合云业务事业部、海外业务事业部。其中公共云业务事业部,由刘伟光负责;混合云业务事业部,由李津负责;海外业务事业部由袁千负责。三个事业部负责人均向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汇报。
12月13日,阿里云首席商业官蔡英华(M7集团资深副总裁,对标P12)从阿里云离职。从2022年3月加入阿里云算起,他在阿里云的时间还不到2年,连股票都没拿到。蔡英华离职后,阿里混合云业务也随即裁员,其中混合云事业部部分团队裁员比例达到30%,IoT硬件集成业务裁员比例更是超过50%。
不久后,阿里云副总裁任庚、黄海清、陈雪松也相继离职。
战略和高层调整的结果就是,阿里云的增长陷入停滞。据阿里财报数据,2023财年(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云收入仅增长4%。2023年二季度为阿里巴巴“1+ 6+ N”调整后的首份财报,阿里云智能集团的收入增速为4%,三季度增速降至2%,为阿里6大业务集团中增速最低的板块。
2024年,阿里云再次祭出了降价的必杀技。3月1日,阿里云举办2024年度战略发布会,宣布全线云产品售价下调,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即日起执行。
但是,在各路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下,这招还好使么?
淘天80后年轻高管上位
和其他业务不同,淘天业务虽然名义上是所谓的六大模块之一,但从未从集团真正脱离,或者说,淘天集团才是阿里上市公司的主体。
作为阿里的核心业务,淘天为集团贡献了绝大多数的营收和利润,也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的围剿。
根据最新财报,淘天集团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2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71亿元增长2%。同期,拼多多营收为888.88亿元,约为淘天的68%,但拼多多的同比增幅为123%。按照这个势头,拼多多营收将很快超过淘天。虽然抖音、快手并未公布电商业务营收,但两个平台的GMV(平台交易总额)分别超过2万亿和1万亿,已经成为淘天不可忽视的力量。
图片
2023年12月20日,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原CEO戴珊将协助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同时,阿里董事长蔡崇信在员工信里还表示:“吴泳铭接任阿里集团CEO三个月以来,全面推动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
吴泳铭的动作非常迅速,24小时后,他就发布了一个只有300字的内部邮件,任命吴嘉、处端、一漫、少游等80后、甚至85后年轻高管担任淘天集团各个重要业务负责人。原来众多老资格的M6级别高管,在这波调整中,全部被雪藏。
除此之外,去年7月,有消息称淘天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人力体系改革,取消P序列,改为14-28级,对应原P4-P8,P8以上全部走组织任命。但根据后续进展,淘天内部已经暂停职级改革。同时,淘天和国际数字商业之间的活水也不用先离职再重新入职,阿里集团内部的人才流动将更加容易。
本地生活,俞永福“下课” 高德饿了么分拆
作为阿里“唯二”能打的高管之一,俞永福对本地生活业务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在他的带领下,高德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日活突破1亿的App,高峰时期日活甚至超过2亿。高德旗下的聚合打车业务和信息业务(包含广告、美食、酒旅),也为高德贡献了不少的收入。
但是,饿了么到家业务却并没有太大起色,还数次传出被抖音收购或者控股的消息,虽然俞永福和阿里多次否认,但相关的传闻确实愈演愈烈。
1月24日,俞永福再次否认饿了么被抖音收购的传闻。然而,一个月后,作为本地生活董事长和CEO的俞永福突然卸任,接下来,他将以 eWTP 基金为基础、以投资的方式进行更多国际化探索,同时为业务提供更多战略支持。
本地生活集团的两大业务饿了么、高德则将分别设置董事长和 CEO。饿了么董事长由本地生活集团 CTO 吴泽明(花名:范禹)接任,CEO 由蜂鸟配送负责人韩鎏(花名:昊宸)接任;高德董事长由总裁刘振飞接任,COO 郭宁出任高德 CEO。
新上任的高德董事长刘振飞和CEO郭宁,都在高德任职多年,算是俞永福一直带着的人;不过,饿了么董事长吴泽明同时还是阿里集团CTO和淘天集团CTO,蜂鸟负责人是88年的少壮派,跟俞永福并没有太多交集。
事实证明,俞永福对高德到店和饿了么到家业务的整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接下来,此前连续多年集团打分为4的高德应该发展稳定,但饿了么的前途却更加难以预测了。
菜鸟终止上市 重新回归集团
作为阿里旗下业务相对独立,最有可能上市的业务板块。菜鸟的IPO之路却充满坎坷,并最终选择终止上市,回归集团怀抱。
3月26日,阿里集团发布公告称,其物流子公司菜鸟已撤回其在香港联交所的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申请。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向菜鸟的少数股东(包括员工)发出要约,以每股0.62美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所有菜鸟已发行股份向阿里巴巴集团出售,总对价最高可达37.5亿美元。
要约完成后,阿里计划调整菜鸟的部分业务,以更好地实现与淘天集团和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战略协同,并支持菜鸟对其全球网络进行长期战略拓展。
根据菜鸟此前提交的IPO文件,菜鸟2023财年的总收入为778亿元人民币,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1%。菜鸟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增强,2023财年经调整EBITDA超过了28亿元人民币。然而,由于港股市场不景气,一直给不到合适的估值。阿里最终选择退出申请,并回购股东的期权,菜鸟又成了阿里100%控股的子公司。
国际业务增速明显,但强敌环伺
作为阿里另外一个能打的高管,因为张大奕事件,蒋凡被“发配”到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前的公布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44%。
作为AIDC的董事长CEO,蒋凡管理着2个国内跨境业务——速卖通和国际站,4个海外本土业务——东南亚的Lazada、西班牙电商平台Miravia、土耳其电商Trendyol、南亚电商平台Daraz。同时,蒋凡还是淘天集团、菜鸟集团的董事。2023年7月,蒋凡重新成为阿里巴巴合伙人,是所有子集团董事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
图片
当阿里淘天业务增长停滞时,蒋凡率领的AIDC成为阿里财报中少有的亮点,蒋凡也通过2年多的工作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然而,在出海电商这个红海领域,强敌环伺,难说轻松。
字节旗下的Tik Tok电商,拼多多旗下的TEMU,SEA旗下的Shopee以及独立的Shein,都是蒋凡面临的强劲对手。虽然早在2009年就上线速卖通进军国际市场,但因为各种调整,速卖通错过了不少机会,直到现在,也没能取得先发优势。
大文娱偏安一隅
在阿里六大业务模块拆分一年后,大文娱是最安稳的那个,除了一款AI产品妙鸭相机曾经火爆一时外,既没有高管调整,也没有裁员等新闻爆出。
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消息,在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大文娱集团收入为人民币50.40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由阿里影业线下娱乐业务的强劲收入增长所带动。但是,在竞争对手爱奇艺宣布2023年净利润约28亿元,首次四个季度全面盈利时,大文娱依然在亏损。
除此之外,虽然妙鸭相机曾在2023年火爆一时,但依然没能给大文娱带来太多收入。几个月后,由于妙鸭相机产品负责人张月光想把产品拉出去单独融资的计划被否决,张月光选择离职,而妙鸭相机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整体来看,阿里集团拆分后的六大业务模块,淘天从未从集团离开过;阿里云分拆还没有付诸实施,就胎死腹中;菜鸟一度分拆并申请上市,但最终回归集团;本地生活业务在俞永福卸任后,已经不复存在;大文娱板块造血能力不足,分拆上市可能性不高;蒋凡率领的AIDC虽然发展迅速,但却有着更多强劲的对手,分拆上市,可行性不大。
六大业务都失去了分拆上市,独立运作的可能性。 
除了六大业务之外,阿里CTO线爱橙科技,在短暂划归为“1+6+N”中的N后,早在去年7月份就回归集团;盒马CEO侯毅退休,CFO接任,传言被出售;高鑫零售(大润发)CEO林小海卸任,重回集团,另有任用;另外一个线下业务银泰商业也多次传出被出售的传言。
时间来到2024年3月27,在分拆战略实施一年后,张勇精心设计的1+6+N体系已经走向末路,名存实亡。
阿里依然是那个拥有国内电商、国际电商、云计算、大文娱、本地生活、物流快递、新零售等无数个业务的阿里。只不过已经不是2020年10月,那个意气风发,市值8600亿,领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阿里了。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