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短剧版权保护与发展论坛成功召开,深度探讨短剧版权挑战与保护路径
鞭牛士 2024-04-23 22:02

鞭牛士 4月23日消息,由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版权专委会、冠勇科技12426版权监测中心承办的“短剧版权保护与发展论坛”今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番茄、九州、点众、麦芽、映客等多家短剧平台,及东方明珠、咪咕视讯、爱奇艺、优酷、拼多多、喜马拉雅、蜻蜓、阅文、微盟等网络平台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慈珂、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会长徐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三支队支队长陈萍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


于慈珂在致辞中表示,加强短剧版权保护,不仅是维护创作者合法权益、激发创新活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将积极支持短剧行业健康发展,为短剧版权保护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相信本次论坛成为短剧版权保护与发展的沟通交流平台。


图片1.png 

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于慈珂

 

徐辉在致辞中表示,微短剧行业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并逐渐向精品化发展,值此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举办这次论坛,为短剧的繁荣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助力上海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和影响力。


图片2.png 

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会长徐辉

 

陈萍以《强化版权保护,激发短剧产业创新与成长》为题致辞。她表示,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上海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认可为短剧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版权保护是推动短剧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行政执法在短剧等版权作品保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3.png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执法总队三支队支队长陈萍

 

论坛上,杨浦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员倪贤锋、上海网络视听协会版权专委会主任、冠勇科技12426版权监测中心负责人吴冠勇、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春明、微盟集团合规负责人贾晟、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袁春松、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副院长刘维六位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了他们在短剧版权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实践。


倪贤锋分享了关于审理涉及短剧著作权侵权案件的思路。他表示,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作品,版权侵权问题不容忽视。审理过程可分为:1.著作权属的认定;2.侵权的认定;3.平台责任的认定;4.侵权责任的认定。关于赔偿数额的规定,将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实际损失或者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上述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


图片4.png 

杨浦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员倪贤锋

 

冠勇科技12426版权监测中心在论坛正式发布《2023短剧版权保护报告》。受权利人委托,2023年12426版权监测中心保护短剧331部,监测到疑似侵权链接40.53万条,主要分布在UGC平台、电商平台、私域及海外平台;2023年,市场上近80%的短剧版权管理不完善,不少没有确权;2023年,平均每部短剧发现1224条侵权链接;侵权治理方面,成功通知-删除侵权链接38.84万条,主流平台配合度较高,治理成功率超过95%。 

 

在随后的主题演讲中,许春明就短剧版权侵权分析与治理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司法谦抑让短视频良性发展,成就了微短剧的崛起。加强短剧版权治理,需要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同时,他根据短剧作品及其传播特性,就短剧授权合作模式提出创造性设想,可探索多元化授权模式。


贾晟表示,在AI技术的助力下,短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I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快速地生成剧本、角色和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作效率。但在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关注随之而来的合规风险和挑战。


袁春松律师则通过分享成功处理的短剧版权维权案例,更直观讲述了维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在短剧侵权案件中,常见侵权形式包括:抄袭、二创/切条搬运到平台或引流到自建平台、电商平台售卖等。


刘维教授总结发言,针对网络侵权行为,平台有对侵权行为的注意义务。网络服务商的预见能力必然会随着作品知名度和类型、不同网络服务商的信息管理能力、实际接触作品的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头部网络平台可以采取更为成熟的过滤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用户上传明显构成侵权的内容。


最后,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会长徐辉发布《2024短剧版权保护与发展倡议书》。该倡议旨在尊重知识产权、加强版权意识,推动短剧高质量发展,并呼吁广大短剧从业者共同为短剧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