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周鸿祎卖掉了他的迈巴赫
孟永辉 孟栖笔谈 2024-04-29 11:22

正如周鸿祎所说的那样,他如约卖掉了他多年的座驾迈巴赫,并且以一个无法和当下的二手车匹配的价格——990万元。


这,并不让人意外,甚至还有些理所当然。


原因在于,以周鸿祎早前的流量造势,以及他在北京车展上的表现来看,周鸿祎的迈巴赫的价格,没有最高,只会更高。


这是一次预先张扬的表演,并且可以说是周鸿祎真正将自身的流量与商业结合的第一战绩。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周鸿祎的流量与IP打造逐渐相得益彰,我们还将会看到类似「周鸿祎卖掉迈巴赫」的事件出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周鸿祎开始变卖资产,而是说周鸿祎正在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归到舞台中央。


事实上,正如那些曾经在互联网时代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个早已湮灭在时代的大潮里一样,周鸿祎曾经隐身过一段时间。


正是这样一个时间,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汹涌向前,势不可挡,360开始逐渐隐身。


然而,当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不再,特别是当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再度站在了一个全新的临界点上,曾经沉寂的周鸿祎,杀了一个回马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一次来到了人们面前。


此次,周鸿祎卖掉迈巴赫,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发展和延续。


因此,当周鸿祎卖掉迈巴赫,或许并不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


我们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事件背后,为我们传递出来的更多讯息,以及它背后蕴藏着的新时代的浪潮。


图片

01

一场新变局,正在各行各业上演着。


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讲,同样如此。


如果对这样一个新浪潮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流量中心的迁移,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方面。


众所周知,


在PC互联网时代,流量中心在搜索和门户,以搜狐、新浪为代表的门户,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搜索,正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中心在电商和短视频,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以抖音、快手、视频号为代表的短视频,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无论是拼多多的强势崛起,还是字节跳动的一往无前,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周鸿祎之所以会在这样一个时刻,杀了一个回马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现在的流量中心,再一次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转折点上。


如果对这样一个转折点进行定义的话,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无疑是最真切的表现。


在存量时代,流量的争夺,并不是仅仅只是以入局的先后为衡量标准的,而是以个人IP的打造以及自身的硬实力为基础的。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走到前台,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走到前台。


从罗永浩到俞敏洪,从张朝阳到冯仑,无一不是如此。


如果对他们投身到流量中心转移大潮的内在逻辑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寻找流量与商业的结合点,并重新找到新的发展机会,无疑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对于周鸿祎来讲,如果能够把握住流量中心再度转移的大趋势,并且找到与他所从事的商业之间的结合点,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周鸿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流量中心转移的浪潮之中。


无论是是周鸿祎与新生代网红后辈程前的互怼,还是与傅盛的握手言和,乃至是对于小米的盛赞,以及他通过直播拍卖的方式卖掉迈巴赫,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次周鸿祎通过直播拍卖的方式卖掉迈巴赫,其实是一次将流量和商业结合的第一次尝试。


有了这样一个开端,我们还将会看到周鸿祎在流量中心转移的新临界点上,有更多新的作为。


02

如果说,周鸿祎看到了流量中心的再度转移所释放出来的新红利的话,那么,新技术浪潮的汹涌来袭所带来的新发现机会,无疑是另外一个主要方面。


以AI为主导的新浪潮,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互联网玩家们来讲,只有把握住这样一场新技术的浪潮,才能继续留在牌桌上。


对于周鸿祎以及他所带领下的360来讲,同样如此。


如果说,360因为没有把握住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新机会,才导致了今天的没落的话,那么,如果360无法把握住AI的新浪潮,必然将会在新的时代继续沉沦。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周鸿祎对于AI大模型的表态以及和傅盛的握手言和。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周鸿祎越来越多地开始走到前台,更为确切地说,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从“周红衣”成为“周鸿祎”,他更多地是在为360在AI上的布局而发声,他更多地是在为360在新技术时代而布局。


从这个程度上来看,周鸿祎更多地扮演的是,一种全新的对外宣介的话筒。


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360在AI的布局,透过他,我们可以看到360的新蜕变。


03

当周鸿祎卖掉迈巴赫,我们还应该看到他的口号,在卖掉迈巴赫的拍卖会上,周鸿祎打出了「卖掉迈巴赫,拥抱国产新能源」的口号。


事实上,要在从美国返回国内之后,周鸿祎就声称要卖掉迈巴赫,换成国产新能源。


此言一出,360办公楼下立刻引发了一场线下的新能源车展,诸多的国产新能源品牌,纷纷将自家的新车开到了360办公楼下,供周鸿祎选择。


这一次,周鸿祎通过线上拍卖的方式卖掉迈巴赫,可以说,正是这样一次诺言的兑现。


早在这一次线上拍卖会之前,周鸿祎已经来到了北京车展,并且还爬到了车顶,活脱脱地成为了今年北京车展唯一的“车模”。


当周鸿祎的流量和雷军的流量碰撞在一起,很多人都这样说,“鸿雷”CP,无疑是今年北京车展的顶流。


如果我们再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小米SU7正式发布之际,周鸿祎同样对他说投资的哪吒汽车进行批评,说哪吒汽车取名不如小米SU7。


可以说,通过这样一种结合,周鸿祎其实用另外一种方式向外界宣告了他在新能源造车赛道上的布局。


无论是周鸿祎将来换成国产新能源汽车,还是他将会带领哪吒汽车继续在新能源造车赛道上前行,周鸿祎都是一个胜利者。


通过观察当下的新能源造车赛道,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现在的新能源造车赛道,其实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转折点上。


以小米为代表的新强势玩家的加入,自然是不必说的。


除此之外,新能源造车的竞争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同样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另外一个方面。


然而,无论怎样,找到新能源造车与流量的结合点,并且可以真正让新能源汽车被更多的用户和消费者买单,无疑是决定新能源造车玩家们成败的关键。


小米SU7之所以会取得如此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可以说,雷军以及小米的泼天流量,才造就了小米SU7的巨大成功。


如果没有这一点,或许小米造车会和其他的新能源造车玩家一样,泯然于众人矣。


对于周鸿祎来讲,虽然他看到了流量之于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意义,虽然通过自身的躬身入局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流量本身,如果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没有找到现实产品,特别是现实商业之间的联系,那么,等到流量的中心再度转移,或许周鸿祎依然还是会陷入到以往的发展窘境之中。


无疑,通过线上拍卖的方式,周鸿祎卖掉了自己的座驾迈巴赫,这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尝试。


无论是流量上,还是周鸿祎的人设上,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执着于流量本身,如果仅仅只是困囿于营销本身,缺少持续的产品和商业支撑和结合,那么,周鸿祎或许依然还是会陷入到以往他带领360和腾讯进行了3Q大战后的迷茫和沉寂之中。


结语


周鸿祎卖掉了迈巴赫,他兑现了他「换掉迈巴赫,支持国产新能源」的诺言。


不得不说,这是周鸿祎将流量与商业结合的一次尝试。


然而,我们同样应当看到的是,周鸿祎并未真正向雷军那样将流量与商业进行结合,特别是找到一条真正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样让我们对周鸿祎会否走入3Q大战后的迷失,有了些许担忧。


卖掉迈巴赫的周鸿祎,需要的不是一个和以往相同的起点,而是更加需要一个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新起点。


有了这样一个新的起点,周鸿祎才能不再是之前的周鸿祎,而是完成了一次蜕变。(转载自:孟栖笔谈)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