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习惯了拼多多在其他电商平台低增速挣扎时一骑绝尘、惯常会交出漂亮的业绩数字并不可怕,在这种既定习惯之下,拼多多仍能大幅超出预期、告诉市场还是被谨慎限制了想象力才可怕。 本周,拼多多发布2024Q1财报,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超出市场预估近10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02%,超出市场预估150亿元。 这也是一份拼多多经营利润首次超过阿里、拼多多佣金收入首次超过自身广告营销收入的财报。 形势大好得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在海外业务持续扩张、理应还在不断输血烧钱的阶段,在国内各电商平台也日益强调低价、想从拼多多手中抢回失地的阶段,双线作战的拼多多缘何越战越勇,是我们不得不再次重点关注这份季报背后的成因。 为此,我们与长期跟踪观察拼多多的电商行业研究者姚凯飞(他同时是Brand AI CEO)聊了聊,得出关于拼多多财报「炸裂」背后的几点关键原因: 1. 此次单季财报只能反映在一段时间内业绩的短期波动,它由几个短期要素共同作用。长期的成本优化动作,如组织效率、算法优化、精细化运营这类,或能对业绩表现产生10%-20%的影响,但动辄翻倍甚至超200%的增长,必然由其他因素导致。 2. 在2024Q1这三个月中,Temu业务在美国市场正处在从全托管向半托管的模式切换时期,拉新节奏也有所放缓,更多是老客复购,体现在财报上,美国业务因此减亏明显; 3. Temu其他国家市场,仍处在全托管放量和积极拓展市场的烧钱阶段,但由于春节和部分政治原因,这部分计划内支出也临时放缓; 4. 国内市场,虽然有来自其他电商平台的冲击,但不同平台也都有各自的内部拉扯与侧重,核心人群的瓜分已经基本完毕,拼多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守势阶段,营销投入,尤其是ROI较低的投放支出,因此降低。 一松一弛之间,收入继续增加、支出短暂减少,留下来的,都是利润。 展开来讲,首先,Temu美国市场的减亏效果明显。Temu去年一年依靠全托管做到了180亿美元GMV的惊人成绩,美国市场DAU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在此基础上,Temu在美国市场自一季度开始逐步推进更加灵活的半托管模式,激励措施也向此倾斜。半托管能够在商品丰富度、客单价、老客复购等方面,进一步提升temu的市场空间。 商家端正在进行模式切换,美国市场在用户端此时再做刺激DAU激进举措的拉动性也有限、ROI已经到了在原有路径上经历峰值后自然下降的阶段,因此对于新客投放主动放缓,增长更多由老客复购所贡献。 这使得Temu美国的营销成本得以大幅减少,减亏程度甚至能达到盈亏平衡线上下。 不过,这种情形可能随着半托管模式的深入推进而再次发生成本结构变化,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认为,美国业务逼近盈亏平衡,只是一种短期表现。 其次,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Temu仍然处于通过积极扩张和拉新,获得高速DAU增长的阶段。按照原计划,Temu本应在一季度拓展更多国家。 但由于春节及部分国家的政府因素,这些动作被迫延后,这部分算是烧钱的预算没怎么花出去,于是被留了下来,组成了漂亮业绩的一部分——这也是一类短期因素。 最后,在国内市场,虽然不断传出诸如淘天及抖音电商强调低价的消息,但各家平台的核心心智及核心人群已经基本固定,拼多多进入相对稳定的守势阶段。 阿里如今更强调相对于拼多多的差异化竞争,例如内容化的投入、对88vip的服务以及万能长尾的供给优势;依靠直播+品牌起家的抖音电商,也会面临低价供给与用户体验、广告驱动还是交易驱动、品牌驱动还是中小商家驱动的两难拉扯,因此两家对于拼多多的影响,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明显。 当然也一定存在仍然游离和摇摆在各个平台之间的消费人群,但对于这部分非主流人群的争抢已经很难做到出力讨好,ROI不高的情况下,也不会再大力投入。 姚凯飞向我们提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是,拼多多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已经减少了对手机端等大水漫灌式流量的投入,开始有了更多的筛选动作。《窄播》此前曾讨论过,拼多多一度是B站最大的广告主之一,但如今这类投放也随着京东、美团等对手的入局,略有收缩。近期,拼多多已经进入短剧市场。 「作为一家极致ROI驱动和效率驱动、并且对于电商的理解和认知远超市场的公司,拼多多对于海外烧钱投入、国内基本盘提供利润支撑的模式,注定要比谁都清楚。在此基础上拼多多还能够选择降低国内营销投入、并且持续将核心团队派往海外业务,本身就说明拼多多对国内市场的信心。」姚凯飞说,这种把干将派往海外的组织调动,总是领先于财报的数字呈现,更何况财报数字本身的发布也有滞后性。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它作为一种观察角度,来反映拼多多相对长期的,对于国内国外战略优先级的判断。 这一系列短期和长期因素的叠加,解释了拼多多为何能在收入持续高增的同时,营销费用占收入比重同比从43%下降到27%、季度经营利润率还能达到30%的历史高点,也解释了它为何偏离了一众预期。 这样来看,这份财报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更多是一种动态中间态的横切面,但不是最终状态。只不过,在如此超预期的表现之后,在一片赞誉声中,市场对于拼多多未来预期的胃口,无疑也会越来越大了。(转载自:窄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