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我眼中的小红书:裁员、新高层、32岁和社区氛围
申小飞 申妈的朋友圈 2024-07-05 09:55

图片

1、小红书又裁员了,本轮人员调整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包含3.5-和3.25(小红书早期拿过阿里的投资,因此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很多照搬或者模仿阿里,比如绩效,比如期权满2年归属一半),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逻辑也很简单,用媒体的话说就是:新高层对目前小红书人效比并不满意,认为当前小红书的人效比只能达到拼多多的一半。

说实在话,我对小红书裁员其实并不吃惊,毕竟它是一家引领“时尚”的公司,用户群体又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都不足为奇。

2、不知道是哪个新高层对目前小红书的人效比不满意,毕竟,小红书在2024年1月1日到现在半年的时间内,先后引进了原滴滴供需策略负责人吴颖炳,负责部分电商业务,向COO柯南汇报、原滴滴顺风车业务负责人张瑞,入职广告部门,向小红书CMO、商业化销售负责人之恒汇报;此后,小红书又招来前快手电商负责人叶恒,他加入小红书后,却去负责了社区产品,直接向创始人毛文超汇报;移卡科技原董秘兼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赵维晨已加入小红书,担任互联网行业商业化负责人;还有从上海某社区产品引进的社区运营负责人江源。短短半年时间内,引进了五位以上的CEO-2高层,这五人入职的同时也意味着有人离职,也有人被转岗。

从业务形态上来看,小红书和抖音、快手比较接近,这两家公司也是小红书目前最喜欢挖人的目标,我身边很多抖音、快手的朋友也收到过小红书的offer或者直接入职。但小红书今年挖来的这几名高管除了叶恒和上海某社区产品的那个江源外,其他三个人所在的公司,跟小红书几乎说是没啥关联性,作为旁观者,我只能理解为病急乱投医,先招来试试看。行了最好,不行的话——再说。

3、小红书员工离职率很高,我没有具体的数据,所以没法给出准确的判断,但身边确实有不少抖音、快手的朋友在加入小红书不到半年,甚至两三个月就离职的案例发生,也因此导致一些抖音、快手的候选人被吓到,已经不敢入职或者心理上不太考虑这家公司,毕竟身边反面案例太多,大家都会投鼠忌器。

4、小红书员工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是工作强度较大,和拼多多、得物并称“魔都三卷”,晚上10点下班是常态,12点下班也是家常便饭。小红书还是目前互联网公司中少有的在公司制度层面执行大小周的公司(快手、字节、得物在2021年先后取消大小周制度),用内部员工的话说:由于工作强度太大,上六天班的那周,一天休息真的缓不过来;

二来,有多名抖音快手入职小红书的朋友,曾经多次吐槽小红书公司基建太差,很多后台数据都没有,都需要自己手动处理,同时,由于公司秉承“精兵强将”的招人原则,经常需要一个人干在之前抖音、快手时一个team 5个人工作量;

第三,由于没有数据或者leader不看数据,导致很多运营活动,看不到产出和效果,方案提上去,经常被leader一句话打回来:我觉得不好。或者做完了之后,活动好不好也全是leader一句话的事儿。这导致小红书的向上管理非常重要,如果“管理”不好领导,这名员工的日子就会很难熬。

5、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小红书把很多职位的招聘需求从35岁以内,降低到32岁以内,这个事情我稍微来做个澄清:由于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年轻女性,作为一个社区产品,对用户有同理心是很合理且有必要的,你不能指望一个40岁的80后大叔能和00后18岁的小女生产生什么同理心(虽然男人至死是少年,永远喜欢18岁女生)。

所以,在社区产品和运营部门,员工的年轻化是正常的,所以这些部门招聘时年龄设置在32岁以内,是没有问题的。其他部门,比如技术、算法或者一些中后台部门,目前还没听过有限制在32岁以下的说法,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6、关于社区氛围,氛围这东西跟感受(feeling)一样,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当然,作为一个社区产品,小红书讲究社区氛围是没错的,毕竟同为泛社区产品,又主要是年轻用户的B站和虎扑(前得物母公司),也讲究这个。但B站因为社区氛围这个事情,在商业化上碍手碍脚,到现在也没法利用广告这一互联网公司最常用的商业模式进行变现,虎扑则是直接放弃治疗,用孵化出来的得物来变现(现在得物的估值比虎扑高出数倍)。

小红书在保持目前社区氛围的同时,还不得不面临商业化、电商等变现形式,毕竟,从2013年创立到现在,小红书已经是一家11年的公司了(只比字节年轻一岁),而字节因为没有社区氛围这种思想包袱,在广告、电商、生活服务领域大展宏图,已经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极了。

图片

7、最后,再有一句吧:创始人性格决定公司性格,这个观点在阿里、腾讯、百度、字节、美团、拼多多等公司都已经得到了验证。(转载自:申妈的朋友圈)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