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亚马逊30岁:万物公司下一步何去何从
鞭牛士 2024-07-07 06:43

鞭牛士报道,7月7日消息,据BBC报道,从亚马逊成立至今已有 30 年,但你仍然很难想象它的规模。


看看它位于伦敦郊区达特福德的大型仓库。仓库里有数百万件库存商品,每天有数十万件被购买——该公司表示,从下订单到挑选、包装和发货,整个过程需要两个小时。


现在,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并将其乘以 175。这就是亚马逊在世界各地设立的配送中心的数量(亚马逊喜欢这么称呼它们)。


即使您认为自己可以想象包裹在全球各地无休止地流动的场景,您也需要记住另一件事:这只是亚马逊所做工作的一小部分。


它也是一家主要的流媒体和媒体公司(亚马逊 Prime Video);家庭摄像系统(Ring)、智能扬声器(Alexa)、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Kindle)的市场领导者;它托管和支持大量的互联网(亚马逊网络服务)。


彭博社的阿曼达·穆尔 (Amanda Mull) 告诉我:长期以来,它一直被称为万货商店,但我认为,目前,亚马逊可以说是万货公司。


她说:亚马逊规模如此之大,无处不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就觉得亚马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理所当然。


或者,正如该公司自己曾经开玩笑说的那样,如果不以某种方式丰富亚马逊,你度过一天的唯一方法就是住在山洞里。


自从杰夫·贝佐斯于 1994 年创立亚马逊以来,它的故事就一直是爆炸式增长和不断革新的。


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人批评该公司的工作条件恶劣,纳税额也很高。


但当它步入第四个十年时,主要问题似乎是:一旦它成为了万物有品的公司,下一步会做什么?


或者正如研究公司 Forrester 的亚马逊分析师 Sucharita Kodali 所说:到底还剩下什么?


「当你的收入达到 5000 亿美元时,你如何能够继续保持逐年两位数的增长呢?」


一种选择是尝试将现有业务联系起来:亚马逊为其 Prime 会员收集的大量购物数据可能有助于其在流媒体服务上销售广告,而流媒体服务与其竞争对手一样,越来越多地通过商业广告来获取收入。


但这仅此而已——其卫星部门 Kuiper 能为其连锁超市 Whole Foods 带来什么好处呢?


苏查里塔·科达利 (Sucharita Kodali) 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答案就是在新的商业冒险中不断尝试,而不用担心是否会失败。


就在本周,亚马逊关闭了一条商业机器人生产线,外部的仅仅九个月后,科达利女士说,这只是公司为了寻找成功的想法而尝试过但又抛弃的“一大堆坏想法”中的一个。


但她表示,亚马逊可能还必须关注其他方面:监管机构日益增长的关注,他们提出了一些难题,例如它如何处理我们的数据,对环境有何影响,以及它是否太大了?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促使人们进行干预,「就像我们推翻 20 世纪初的庞大垄断企业一样」,科达利女士说。


对于电子商务情报公司 Marketplace Pulse 的创始人 Juozas Kaziukėnas 来说,它的规模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它的西方客户所居住的地方根本无法容纳更多的东西。


他告诉 BBC:我们的城市本来就不适合运送这么多货物。


这使得印度、墨西哥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变得重要。但卡齐尤肯纳斯表示,亚马逊不仅需要进入这些市场,而且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取得成功。


他说:这太疯狂了,也许不应该这样——不过这是另一天的话题了。


阿曼达·穆尔 (Amanda Mull) 指出了亚马逊未来几年的另一个任务:抵御来自 Temu 和 Shein 等中国竞争对手的竞争。


她说,亚马逊通过充当西方消费者和中国制造商之间值得信赖的中介,创造了西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提供便捷的退货和快速的送货服务。


但去掉交易的最后一个要素,你就可以降低价格,正如中国零售商所做的那样。


「他们说,‘好吧,如果你为了买一件东西等上一周或十天,我们几乎不用花钱就可以给你,’」穆尔女士说。这一提议对许多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生活成本危机期间。


Juozas Kaziukėnas 并不那么确定——他认为新零售商仍将保持小众,需要一些更根本的东西来挑战亚马逊的地位。


他说:只要购物需要使用搜索栏,亚马逊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三十年前,一家新兴公司发现了互联网使用的新兴趋势,并意识到它可以首先颠覆零售业,然后再颠覆其他领域。


Kaziukėnas 先生表示,要再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类似的想象力飞跃,也许围绕人工智能。


他说:对亚马逊的唯一威胁是那些看起来不像亚马逊的东西。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