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商家去Temu 广州总部维权了。
跟在上海不一样,拼多多在广州海外总部十分低调,地图上都找不到。
如果你不是商家你可能都不知道这里有拼多多的海外部门在办公。
7月22日,现场聚集了200-300 名商家。
从现场的短视频爆料内容来看,维权的基本是被平台罚款的商家,而维权者爆料(未被证实)出的现场维权商家的被罚款金额:
大约8-10 亿。
为什么说又,因为这两年总有商家过去维权,每次的理由都不太一样。
而这次维权是7 月22日,天气挺热的。
今年5月以来,大量Temu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遇到消费者频频申请“商品仅退款”,而平台却都同意了,导致店铺损失严重。直到,7月23日Temu公布的一则新规:商品质量事故处理规则,成为压垮卖家们的最后一根稻草。稍微解释一下,就是Temu为了保证平台商品质量,专门给卖家定制的新罚款机制。据去现场的商家爆料,现场聚集了200-300 名商家,光现场商家的罚款就有8-10 亿。鞋子尺码偏小或偏大1码及以上,会按照申报价格5倍标准支付赔付金。但出海业务的从业者应该了解,欧洲,非洲,其实尺码标准不太一样。用户经常买错了给差评,拼多多一以贯之的原则是,这是商家的问题。所以经常会出现恶性竞争以及卖东西赚几块钱,但是罚款几万的现象出现。不做就可能慢性死亡,做的话呢,有可能发财,但也有不小概率直接暴毙。商家很多时候只知道平台规则,但是不知道某一次罚款违反了什么规则。也就是商家根本无从改起,如果每天按照所有的规则改一遍,生意没办法做了。所以这才导致商家觉得核心问题是觉得temu 在抢劫。很多商家戏称拼多多是电商索马里。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罚款是因为什么。Temu平台的规则并不透明,商家往往在被罚款后才了解到自己违反了哪些规定。这种不透明性使得商家难以提前规避风险,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按上面鞋子尺码例子来讲,其微小偏差就可能导致高额赔付。这种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过于苛刻,尤其是考虑到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尺码的接受度不同。商家反映,同样的违规行为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处理,这种不一致性让商家感到困惑和不满。除了高额罚款带来的直接损失,以及造成的经济压力,商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有一个一直困扰商家的事情,规则是否对所有商家公平执行是一个关键问题。一些商家认为,Temu平台在执行规则时存在偏袒某些大商家的情况。再加上Temu平台的规则可能过于复杂,商家难以完全理解和遵守。平台提高规则的透明度,明确告知商家哪些行为会被视为违规,并提供具体的案例说明。因为很多做生意人,擅长做生意,但是在这些条款规则上,就是弱项。如果平台可以简化规则,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使商家更容易理解和遵守。以及考虑到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增加规则的灵活性,允许商家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商品的描述和销售策略。并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商家能够及时反馈规则执行中的问题,并参与规则的修订过程。相信很多商家还是愿意好好做生意的,毕竟一个好的生态,需要上下游所有合作方一起共建。但是目前的状态就是,商家被罚的太多,又不知道因为什么,罚到店铺经营不下去,只能去线下总部维权,也就有了多次维权的情况出现。商家是会先拉群沟通,如果发现有其他人进来捣乱,或者没办法明确备注公司名称的,会踢出群。以平台视角来看,平台找人潜入围裙群内,提前做预案这个事情也是常见的。这次现场据说是一个叫“王总”的高管在和商家对接,整体来看还算有素质。商家就算被扣了这么多钱,还是一边起哄一边有说有笑,一边维权。只能说心态是真的好。当然这位“王总”也没办法说什么,因为公司统一对外的解决方案,都是要经过团队包括PR团队讨论得出最终方案的。所以在晚上的时候,这位“王总”给出了最终的解决办法。1.今天到现场的商家,会安排明天找相关人员登记(当然这里也没有讲,具体登记之后会怎么样)简单讲,就是商家之前售出的商品有争议,有可能是商家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消费者的问题,所以这个货款暂时被冻结了没办法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