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20年好友曝罗永浩“五宗罪”
图源:微博评论
于是此后,只要是俞敏洪有关的事件,罗永浩就很喜欢插上几句嘴,借机抨击一下俞敏洪这不对那不对。
光是在微博上搜索,就能发现许多相关的热搜话题。如“罗永浩说只是瞧不上俞敏洪”“罗永浩称俞敏洪董宇辉合体直播又是昏招”“罗永浩称俞敏洪不可能退休”等等。
图源:微博
然而,借着董宇辉事件,几乎实现了“怼俞敏洪自由”的罗永浩,舆论形象却有所走偏。
一开始,有支持董宇辉的人感谢他为此发声,给东方甄选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也有很多路人觉得罗永浩肯帮助年轻人,仗义执言,有江湖道义。
但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浮出了水面,指出俞敏洪毕竟曾为他提供过进入新东方的机会,罗永浩这样是不是“太过头了”,“心胸不大”。
郑刚也指出,在董宇辉事件中,他认为罗永浩根本就是在和稀泥,“先是鼓动董宇辉创业,拆台东方甄选,现在又虚情假意地担心董宇辉创业面临的风险,实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
还有网友调侃道,“罗永浩不仅创办了锤子科技,还把自己也活成了锤子,一天到晚狂锤俞敏洪。”
甚至还有网友搞起了“阴谋论”,称罗永浩这些举动有蹭热度的嫌疑:出事情的时候要蹭,没事情蹭了,就埋怨或点评几句俞敏洪,制造流量蹭。
图源:截自微博
这种揣测倒也并非毫无来由。罗永浩关于俞敏洪的那些发言话题,阅读和打赏成绩都很不错。犀利的点评不仅赚足了诸多看客的眼球,也为罗永浩乃至“交个朋友”引来了大波热度。
产业评论人张书乐也曾经表示,罗永浩多年以来的个人风格几乎像一个“相声演员”,不仅骂别人,连自己也骂,更关键的是他的人设永远不倒,热度一直都在。
不过,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王道。再加上本就素有旧怨,就算罗永浩是真的想借机引流,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近期罗永浩公众形象的下降,也告诉我们,凡事不可过度。
流量时代,也是“流变时代”。即使是利用流量的好手,在享受流量的同时,也要警惕流量的反噬。
既然谈到了罗永浩,那么自然绕不开他创办的机构“交个朋友”。
相比于东方甄选因与董宇辉反复拉扯而造成的阵痛,在罗永浩的有意配合之下,“交个朋友”的去头部化过渡得很顺利。
目前,“交个朋友”对罗永浩的依赖度已经明显大幅下降,在多元化布局与深耕矩阵号方面,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第一季度,交个朋友的GMV超24亿,较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约25%,稳中有增。
然而,作为头部个人IP,罗永浩的言行还是难免会影响到“交个朋友”。
近日就有消息称,“交个朋友”向授权切片账号发出紧急通知,称由于近期出现较多对于罗老师谈论俞敏洪的负面评论,为避免恶劣的社会舆论继续扩散,经集团高层决定,要求达人立即下架所有此类视频。若未及时删除,将直接取消授权。
图源:三言Pro
此外,“交个朋友”也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如今年5月,该公司就因违反广告法而遭受过行政处罚,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9.29万余元、没收广告费用29.29万余元,总计罚没超58万元。这暴露了它在供应商资质审核上还存在一些疏漏。
近日,“交个朋友”还因卖课被卷入“疑似割韭菜”的舆论风波之中。这让不少人对其相关课程的服务质量和最终成效产生了质疑。
总而言之,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面对漫漫征途,“交个朋友”不能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