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阿里巴巴2025财年Q1财报:增长放缓不等于乏力
电商头条 2024-08-18 15:44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揭示了公司在“经营意识”指导下的战略调整与执行成果。尽管财务数据显示出一些波动,但阿里巴巴的核心策略“有质量的增长”以及“减亏”正在逐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阿里巴巴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多重挑战。

国内市场

稳中求进,业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增长放缓与营收结构挑战

随着国内电商市场的高度发展,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电商渗透率已接近饱和,消费者的在线购物习惯趋于成熟。新增用户增长空间日益有限,新用户的获取难度和成本显著上升,市场已从增量市场逐渐转变为存量市场。

在这一严峻的市场环境中,阿里巴巴本季度实现了2432.3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4%,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7%,凸显了公司在国内市场面临的多重挑战。特别是在核心电商领域,淘天集团的营收仅微幅增长,甚至略有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新用户获取和维持用户活跃度的成本大幅增加,以及直营零售业务季度收入下滑9%的影响。尽管客户管理收入增长了1%,但低毛利商品拉低了佣金率,使收入增速低于交易额增速。

图片

阿里业绩报告

面对这种情况,阿里巴巴需要在低线城市和新兴市场中寻求新的增长点。这些地区或特定垂直领域的用户群体可能成为未来增长的新动力,尽管获取和运营这些用户的成本往往更高。同时,阿里巴巴正在积极调整业务策略。

8月9日,天猫发布了新规,取消了新商家的年费政策,免去了3至6万元的年费,并对前8个月达成年度目标的商家全额返还年费,降低了商家的初期运营成本。然而,新规同时引入了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将平台总扣点提高至5.6%,增加了商家的长期运营成本。针对这一服务费,天猫制定了分层优惠政策:年成交额低于12万元的商家免交此费,12万至100万元的商家可获得相当于服务费50%的广告优惠券,超过100万元的则按标准费率收取。此外,针对特定高客单品类的订单,佣金封顶为60元,公益机构商家则免收基础软件服务费,以减轻特定商家群体的负担。

  • 阿里巴巴本季度营收为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7%,反映出国内电商市场逐渐饱和,用户增长趋缓和市场竞争激化;

  • 阿里巴巴还面临着来自拼多多、京东以及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平台的激烈竞争,各大平台不仅要争夺新用户,还要保持现有用户的活跃度,这进一步增加了促销、补贴等市场推广的成本,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 新业务领域,如88VIP会员升级、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持续投资,这些短期投资虽然削减了利润率,但预期为公司带来长远的增长潜力。财报中,88VIP会员数量增至4200万。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策略有效地稳固了市场份额,并提升了用户忠诚度和平台的盈利能力。

  • 本地生活业务,由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所带动,本地生活集团同比收入增长12%至162.29亿元,本地生活集团季度经调整EBITA(经营损益)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9.82亿元继续收窄至3.8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


阿里巴巴的业绩表现反映了当前国内电商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从过去的流量思维逐渐回归到经营本质。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低价和促销,而是更高质量的商品、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自去年年底以来,淘天在与拼多多的激烈市场竞争中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如实施低价政策和增强用户权益,包括推出先用后付和仅退款服务等,显著促进了业务增长。尽管这些策略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商家的反应却相对冷淡。为此,淘宝进一步推出了优化后的“仅退款”策略,通过提升商家的售后自主权,特别是对优质店铺减少干预,并升级异常行为识别模型,拒绝不合理的仅退款诉求,试图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平衡商家的利益。

同时,阿里巴巴在最近的业绩电话会议上强调了对业务精细化运营的重视,并计划继续进行高水平的资本投入,专注于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以确保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国际市场

系统性优势下的全球扩展

阿里巴巴的国际业务表现强劲,特别是国际数字商业和菜鸟物流的双位数增长。

  • 阿里的国际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至292.93亿人民币,其中国际零售业务增长38%,跨境电商平台Lazada已实现盈利,显示出阿里在东南亚市场的成功。其增长得益于强大的国内供应链和本地化运营策略;

  • 菜鸟物流营收同比增长16%至268.11亿人民币,主要由于跨境物流履约服务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菜鸟通过扩展全球网络、应用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成功进入医药和奢侈品等新兴市场,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水平。


然而,这一扩展也伴随着复杂性与风险:

  • 本地化运营的复杂性,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尽管阿里在全球市场中具备系统性优势,但在不同市场的本地化需求和竞争环境极为复杂。例如,东南亚市场中的Shopee和Lazada竞争激烈,以及其它电商的挑战;

  • 跨境电商面临日益严格的监管挑战,特别是在数据隐私、税务合规和物流标准方面,这可能增加阿里巴巴的运营成本并影响效率。各国对物流标准和效率要求不同,尤其在海关清关、运输时效和产品追溯等方面。此外,越来越多国家推行严格的环保政策,阿里巴巴也需在物流链条中落实可持续发展措施,这将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并带来新的挑战;

  • 全球标准化与本地化的平衡是阿里在扩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挑战。各地市场的文化、法规和消费者行为差异巨大,过度标准化可能降低本地市场的接受度,而过度本地化则可能削弱阿里巴巴的全球品牌影响力。


云计算与AI

战略布局与长期价值的探索

财报中阿里云实现了265.4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6%,得益于AI产品的显著增长和公共云业务的稳定表现。经调整EBITA利润达到23.37亿元,同比增长155%,显示其在中国云市场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阿里云不仅在国内市场实现盈利,还在全球市场上展示了其竞争力。

与此同时,阿里云的外部收入同样录得6%的同比增长,表明其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青睐。AI技术的推广和算力需求的急剧增加使云计算成为解决方案的关键,尤其是在大模型培训领域,阿里云已成为众多顶尖企业的首选平台。


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的CEO吴泳铭表达了对阿里云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预计在下半财年阿里云将实现来自集团外客户的双位数收入增长。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资,阿里云致力于保持盈利增长,并立志成为市场份额领先的AI云服务商。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阿里云通过云基础设施实现远程视频制作和传输,在奥运史上首次代替卫星成为主要传输方式。


长远来看,阿里云面临的主要挑战仍是如何将AI投资转化为长期增长动力,并在全球市场上应对来自AWS和Microsoft Azure的竞争。

其它数据:

  • 大文娱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季度内,收入人民币55.81亿元(7.68亿美元),同比增长4%,主要受演出赛事线上票务平台GMV及收入增长的推动;

  • 所有其他分部收入为人民币47,001百万元(6,46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5,798百万元增长了3%,主要得益于盒马、阿里健康及智能信息业务的收入增长,部分增长被灵犀互娱及高鑫零售的收入下降所抵消;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阿里员工总数19万8162人,本季度员工人数较上个季度减少了6729人。整个2024年上半年,阿里累计减员约2.1万人。

阿里巴巴这份财报可以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扩展的挑战中,阿里正在走一条充满试探与调整的路。这不仅是一次财务表现的检验,更是对其战略灵活性和执行力的考验。国内市场的饱和和利润的压力正在逼迫阿里巴巴重新定义增长方式,而国际市场的扩展虽然带来了希望,但也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阿里巴巴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对市场变化的深刻洞察和果断的行动力。

可以预见,阿里将继续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而这条路将决定它能否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增长。(转载自电商头条)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