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发布后的第21个月,AI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前有OpenAI联创相继出走,转投竞对,后有谷歌25亿美金打包收购Character.AI的人才和技术,国内大厂对于人才的抢夺同样争先恐后。
5月20日,字节跳动Top Seed人才计划正式启动
6月19日,腾讯青云计划正式启动
7月23日,华为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
7月26日,阿里启动T-Star计划发掘高潜学子
……
不论是种子计划还是天才少年,这些大厂的招聘计划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关键词——人工智能。
根据英国咨询公司Dealroom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投入已经高达650亿美元,占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20%。光是美股七巨头上半年对于AI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英国一年风险投资的总额。
聚集最多钱的地方,往往也吸引着最聪明的头脑。
左手裁员 右手抢人?
把前2%的顶尖人才留在国内
近年来,“人工智能”频频出现在各国的政府报告、战略计划中。应该说,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发展AI优先级最高的事情之一。美国如此,大洋彼岸的中国同样也是。
过去5年,中国和美国成为顶级AI人才的主要来源地和目标工作地。美国MacroPolo智库发布的报告指出,有70%的顶级AI人才在中国或美国的机构中工作,65%的顶级AI人才出自中美两国。
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最顶尖人才的首选地。AI领域前2%的人才,有超过一半都选择在美国工作。随着中国进入这波AI浪潮的第一梯队,眼下国内对AI人才的渴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内AI行业缺人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国内外大学及现有顶尖人才储备只能提供约200万AI人才,缺口将达400万。
尽管如此,得益于这些年中国AI产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愿意留在国内发展。MacroPolo报告显示,在全球前20%的AI人才中,有28%的人选择在中国工作。而在2019年,这个数字只有11%。
中国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AI人才,国内企业对AI人才的吸引力也显著上升。为了把顶尖人才留在国内,国内的科技企业都开足马力。
而他们想要留住AI人才的决心,从近年来各大厂推出的AI人才专项计划中可见一二。
今年是腾讯正式推出“青云计划”的第二年,也是大模型全面爆发的元年。作为腾讯面向顶尖技术人才开设的AI大模型招聘专项,青云计划的入选者享有顶尖的资源配置。
今年6月刚毕业的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傅志远(化名),是腾讯青云计划第一批校招生,现已加入腾讯IEG光子技术发展部,从事训练游戏AI方面的工作。
和象牙塔里纯粹的学术研究相比,傅志远形容在腾讯工作“有种把AI用到极致的感觉”。腾讯作为国内头部大厂,有能力提供顶配的算力资源和游戏环境资源。
“当我们把模型训练出来,并在真实的商业环境里运行时,会有很强烈的成就感,就像听到赛车发动机轰鸣的感觉,会很兴奋和期待。”
除了充裕的资金算力和行业资源,为了吸引最顶尖的人才,大厂还给应届生上了“薪资”+“发展前景”的双保险。
根据猎聘发布的《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薪资福利是毕业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对比去年同期调研结果发现,毕业生变得更加关注企业前景和个人发展。
一位入职某头部大厂AI部门的应届生向腾讯科技透露,目前市面上给大模型相关的硕士应届生岗位开出的薪资基本在50万以上,如果是博士生,薪资会更高。这一信息在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2023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报告》也得到证实:2023年6月开始,AIGC新发岗位的平均月薪稳定在6万左右。
和高薪同样诱人的,还有大厂许诺的完整培养机制。这通常以“专业导师”“定向成长”“专属培养”等字眼出现在头部大厂的招聘公告里。在大环境更加不确定的当下,应届生们开始看重工作背后能给自身带来的长远价值。
“既然公司敢让我从0到1做没人做过的事,我一个毕业生,怕什么?” 孔涛从清华博士毕业后走人才计划加入字节,从事AI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入职后,他立刻发起立项,集中精力进行机器人研究,企业也通常会给专项招聘的人才足够的信任和耐心。据孔涛的描述,自己从立项到审批都非常顺利。现在的他,已经是字节跳动机器人研究总监了。
另外,大厂多元的业态和充裕的现金流,也为一心只想做研究的学院派提供了栖身之地。博士毕业加入腾讯AI lab的王艾文(化名)就表示,自己在腾讯AI lab享有非常纯粹的研究环境。今年以来,她参与的三项研究都相继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除了硬件齐全,各家大厂在抢人时的“软技术”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据某互联网大厂负责校招的HR透露,这两年为了秋招“掐尖”,大家都会提前“抢跑”。开线下面试专场、预定核心实验室的准博士都是基操。
截至目前,腾讯的青云计划已经在北京、上海、美国湾区等地开设近10场线下活动,邀请顶尖技术同学参观交流。
图为同学正在参加在腾讯上海总部腾云大厦进行的青云技术开放日活动
还有报道称,今年的ICML(国际机器学习大会,机器学习领域三大顶会之一),字节豆包团队的业务和HR都来到现场,查Google Scholar中的论文发表数量,合适的就直接面试发放offer。
去年底宫斗风波之际,OpenAI官方发言:没有员工,OpenAI什么都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