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Robotaxi车辆在全球掀起热潮之后,国内的自动驾驶公司也开始跃跃欲试,寻求在更广阔的二级市场上展现实力。小马智行(Pony.ai)便是这股浪潮中一个耀眼的身影。
这家自动驾驶领域的“新兴成长型公司”已经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IPO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定为“PONY”。高盛、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以及华泰证券将共同担任其主承销商。据悉,小马智行计划发行的普通股数量不超过9814.95万股。
早在2018年12月,小马智行便推出了中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PonyPilot,并凭借全无人驾驶的技术实力,走在了全球Robotaxi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的前列。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小马智行不仅在国内首批获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唯一一家在这四大城市全部获得监管许可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回顾小马智行的融资历程,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6亿元),其估值更是已经突破8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00亿元)。
在这背后,是一系列实力雄厚的资方支持,包括红杉中国、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丰田汽车、一汽集团等汽车巨头,招商局资本等国央企,以及来自沙特、加拿大、文莱等地的主权财富基金和退休基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汽车是小马智行持股比例最高的战略投资人,而红杉则是最早介入且持股比例最高的财务投资人。
如今,做好了全面准备的小马智行,正信心满满地向着资本市场发起冲击,那么小马智行的未来会是一片坦途吗?
三年营收超12亿,小马智行冲击美股
小马智行冲击“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底气很足。
首先,小马智行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公司致力于打造适用于不同车型及场景的“虚拟司机”,并同时布局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和乘用车智能驾驶(POV)三大业务。这样的多元化布局,不仅展现了公司的技术广度,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提到技术,就不得不提小马智行的创始人团队。首席执行官彭军,曾是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首席架构师,更早前还在谷歌工作七年,荣获过谷歌创始人奖。而首席技术官楼天城,更是全球知名的计算机编程专家,多次在全球编程挑战赛中夺冠,并在Google X(Waymo)从事无人车技术开发,后来还担任过百度无人驾驶事业部技术委员会主席。这样的技术团队,无疑为小马智行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研发投入上,小马智行也是毫不吝啬。2022年,公司投入了1.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用于研发;2023年,这一数字为1.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经投入了587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技术实力外,小马智行的业务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小马智行已经在全国投放了250多辆Robotaxi,还在北京、广州和深圳开启了全无人商业收费模式。到目前为止,小马智行的Robotaxi已经累积了超335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无人驾驶路测里程就达到了390万公里。
运营数据方面也是可圈可点。到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PonyPilot移动App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22万,而且到8月底,有70%的注册用户都成了回头客。他们还接入了高德地图、支付宝、如祺出行等第三方打车平台,进一步扩大了用户基础。到2024年6月30日,平均每辆小马智行全无人Robotaxi的日均订单数都超过了15个。
虽然Robotaxi的名气更大,但Robotruck才是小马智行目前的营收担当,而且营收占比还在不断攀升。从2022年的1.59亿元,到2023年的1.78亿元,再到今年上半年的1.28亿元,Robotruck业务的营收增长势头强劲。短短两年半时间,该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就从32.7%飙升到了73%。
现在,小马智行已经拥有了190多辆Robotruck(包括L2级和L4级),这些卡车既有独立运营的,也有与中国外运等合作伙伴一起跑的。他们的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已经达到了约500万公里,到2024年9月15日,货物运输量更是超过了7.67亿吨公里。每年营收过亿,Robotruck业务已经成为小马智行最赚钱的业务。
小马智行已经是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L4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之一了。从2022年到2024年6月30日,他们的营收一直都在同比增长,总计已经超过了1.65亿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
而且,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他们的总运营费用也在逐年下降,2023年比2022年下降了21%,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
而此次 IPO 所筹集的资金,小马智行计划用于三个方面: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及货运服务的大规模商业化和市场开拓,包括生产、销售、营销、客户服务和行业协作;自动驾驶技术持续研发和投入;潜在战略投资和收购,提升公司技术能力和搭建产业链生态。
背靠丰田,小马智行的伟大朋友圈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9亿美元以195.6%的复合年增长率2030年增至666亿美元,并将在2035年进一步增至3526亿美元。
而中国,则被视为这片蓝海的领航者,预计将占据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的半壁江山,达58.5%。
在这场自动驾驶的盛宴中,小马智行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IPO前,它已经成功完成了7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3亿美元,投资方阵容豪华,既有知名VC,也有一流车企、国央企以及海外投资机构的身影,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小马智行深知,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更离不开技术的研发和合作。因此,它与丰田、广汽、一汽、上汽、三一等多家主流车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
特别是与丰田的合作,更是被业界传为佳话。丰田作为小马智行的第二大股东,不仅在资金上慷慨解囊,更在车型研发、技术落地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双方合作的第一款Robotaxi车型已经初具雏形,而未来几年内,他们还将携手在国内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规模的铂智4X Robotaxi车辆,共同开启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新篇章。
除了与车厂的深度合作,小马智行还积极与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建立联系。它与英伟达、速腾聚创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成为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度合作伙伴,更是唯一一家使用Orin X芯片落地Robotaxi的企业。同时,它还将与速腾聚创共同研发定制化激光雷达产品,为自动驾驶乘用车和卡车系统的量产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在拓展服务范围方面,小马智行也是不遗余力。它不仅与第三方出行平台、出租车运营商等展开合作,还通过“小马智行”手机应用、支付宝和微信小程序、高德地图等多个入口,让用户能够轻松体验到其无人车服务。这种多渠道的布局,不仅提升了小马智行的品牌知名度,也极大地扩展了其用户覆盖面。
值得一提的是,小马智行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它已经在新加坡、韩国、卢森堡、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地开展了自动驾驶技术和落地合作,并与全球多模式交通运营商康福德高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国际化的布局,不仅展现了小马智行的全球视野,也为其未来的商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如此强劲的营收业绩、资本和合作的支撑下,尤其是在第二大股东丰田的全方位助力下,小马智行的商业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依托于体量庞大、环境友好的中国市场,小马智行的未来看似是一片坦途,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商业化难题高悬,小马智行三年亏损23亿
商业化,这道横在所有自动驾驶企业面前的坎儿,对小马智行而言,同样是一场必须跨越的考验。
自动驾驶,这个充满无限遐想的领域,背后却藏着无数难关:技术要赶超人类驾驶,资金像是个无底洞,车辆从开发到交付周期长达数年,专业人才一将难求,监管政策又多变,最难的是,建立公众信任如同在薄冰上行走。
小马智行毫不避讳地承认,他们现在还处在技术商业化的摸索阶段。Robotruck服务的毛利率还在低位徘徊,而Robotaxi呢,因为促销和折扣,赚得也是辛苦钱。
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的掌舵人张宁,曾描绘过一幅美好蓝图:在北上广深这些大都市,只有当Robotaxi的数量达到1000辆的规模时,运营才能勉强触及盈亏平衡点。跨过这道坎,每多投一辆车,成本就能再降一点,毛利率也就跟着往上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他们心中有个目标,那就是到2025年,要让每辆车都能自己养活自己。
但现实总是那么骨感。从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累计净亏损了3.24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23.17亿元),虽然亏损的口子在慢慢收窄,但压力还是山大。
说起来,Robotaxi可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18年,谷歌旗下的Waymo就率先推出了付费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算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开路先锋。不过,Robotaxi的发展一直低调又缓慢,直到这几年才开始提速。
在国内,萝卜快跑等车企已经投身Robotaxi的运营,并且做得风生水起。但Robotaxi的路还长着呢,复杂的交通环境、恶劣的天气条件、各地的道路规则和交通习惯,都是自动驾驶系统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还有那些伦理和法律问题,就像是路上的坑,一不小心就会栽进去。万一出了事故,责任该算谁的?是车辆制造商、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还是乘客?这些问题,每个国家都得好好琢磨琢磨。
法规不完善,也是自动驾驶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小马智行在加州就因为软件故障导致的事故,被暂停了无人驾驶测试许可证,虽然没人受伤,但也够喝一壶的。在中国,虽然自动驾驶的环境在慢慢变好,但相关政策和法规还在完善中。
不过,好消息也有。技术进步、政策暖风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就像三驾马车,拉着Robotaxi等自动驾驶产品一路狂奔。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Robotaxi有望在2026年迈入商业化的大门,到了2030年,在全球主要市场就能步入成熟商业阶段,这简直就是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资本市场也嗅到了这股风,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纷纷加速上市,抢得先机。地平线成功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吸引了一大波重量级投资者的目光。文远知行、Momenta、西井科技等数十家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准备上市大干一场,他们的业务涵盖了智能驾驶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激光雷达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
其他玩家也在加速入局。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放出话来,说公司计划在2026年正式推出Robotaxi。曹操出行CEO龚昕也不甘示弱,表示公司将在两年内推出完全定制化的Robotaxi车型,还要构建覆盖全场景的自动化运营系统。
国际玩家也在加速布局。特斯拉推出的Cybercab,定价低于3万美元,预计2026年就能面世。谷歌Waymo和Uber联手推出的无人出租车服务,更是预示着行业合作的广阔前景。
小马智行呢,现金流还算充裕。截至二季度末,他们手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有4.73亿美元(约合34.37亿人民币),够公司安全稳定运行5年左右。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公众接受度的提高,都将推动Robotaxi的商业化进程。从长期来看,自动驾驶的Robotaxi必然会逐步取代传统的出租车与网约车。
虽然短期内会有一些挑战,但对于小马智行这样已兼具监管批准、安全验证、技术储备、规模化量产、商业化运营等先发优势的自动驾驶企业而言,若能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必将产生“飞轮效应”,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转载自博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