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 12月14日消息,今日,由新腕儿主办鞭牛士联合WETRUE共同推出的新链路·新思路第二届短剧高峰论坛暨热度榜颁奖盛典在杭州举办。
现场,WETRUE数据平台CEO李杰发表了《2024年微短剧行业洞察》为主题的演讲。
据李杰公布的一组数据,2024年,短剧行业规模超过500亿,比2023年增长了43%,预计2027年达到千亿以上,李杰表示,经WETRUE数据平台预测,2025年,短剧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621亿。根据WETRUE数据平台抓取的数据,目前对短剧感兴趣的用户是5~6个亿,2024年短剧产出数量是2.6万部。
李杰表示,从内容上来看,短剧精品化的趋势依然在,优质的内容才有高回报。题材创新也是获客利器,精准的用户触达确实能带动用户的共鸣,这是核心。从发行渠道上来看,整体趋势上,各平台跑步入场,抢夺短剧用户。
此外,李杰还预测了2025年短剧的发展新趋势:「短剧+」、出海和AI。
WETRUE数据平台CEO李杰演讲全文如下: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
作为本次大会的协办方,先简短自我介绍一下。我是WETRUE的负责人,我叫李杰,今天就由我给大家带来2024年微短剧行业的洞察,从数据第三方的角度输出给大家。
首先从公司角度做个简短的介绍。大家了解WETRUE,大部分是通过新腕儿,通过数据榜。其实,我们公司自己的战略定位是数据要素聚合平台,不只是在短剧领域,在电商、内容以及一些关键要素领域都有业务展现。我们还有一个自己的技术底座,背景公司是吉大正元,国内领先的数字安全基础建设服务商和行业领先者,整个WETRUE的技术班底都来源于此。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切入短剧行业,这也得益于近两三年短剧市场的增长规模。通过观察,2024年行业规模超过500亿,比2023年增长了43%,预计2027年达到千亿以上,这是行业报告数据。根据WETRUE数据平台自己抓取的数据,目前对短剧感兴趣的用户是5~6个亿,2024年短剧产出数量是2.6万部,通过抓取短剧数据,我们得出一个基本理论,2024年市场数据和行业预测基本一致,这是我们的基本判断。
2025年会是什么样呢?我们也有一个大胆的预测——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621亿。讲讲我们的逻辑,我们通过自己的数据平台对短剧在互联网用户当中的渗透率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我们通过现有流量变现增长模型进行了分析,短剧+产业规模发展趋势预测,通过WETRUE数据研发中心建模算法得出的规模,我们拭目以待谁可以在短剧行业收益。
根据大盘数据,我们也对短剧优秀平台进行了汇总。大家在入场都领取了伴手礼,有两副扑克牌,里面展示了一些优秀短剧公司。WETRUE整体的发行平台是超过150,投放热度值超过了238亿,这是我们对短剧数据平台的监测。
通过分析TOP10、10~20、20~50以及50开外的数据占比,我们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目前行业汇聚的发行公司有一定的数量,投流变现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渠道;第二,发行方投流能力头部效应显现,竞争格局趋于稳定,WETRUE后台经常收到客户咨询,询问现在是否适合加入,我们都说要谨慎,这是我们对发行方的基本判断;同时它会随着发行渠道和变现模式的多元化,更多内容方参与了发行行列,很多制作公司也在自建发行链路。但是,原有的发行方仍有发行优势,这是我们对众多优质平台的总结。
我们也对目前WETRUE关联的TOP发行平台数据做了展示。这是TOP3,番茄、点众、九州,可以看到它们上榜的短剧数量比较多,占比较大。同时,TOP3发行平台投流大盘的热度占比近40%,占比也相对比较高。
所以,我们也有几点结论:第一,在平台侧,头部的效应已经显现;第二,优质内容和发行平台相结合可以产生1+1>2的效果;第三,行业中依然有一些专业的投放团队,有较高的回收效率。
制作公司的数据展示方面,我们对TOP3公司进行了统计。累计上榜的统计中,四月联盟有73部,三笙万物有54部,麦芽有47部,TOP3占据大盘消耗量占比达到18.26%。我们做个基本总结,头部制作方的发行能力对内容控制能力更强,它们的精品化率原超同行水平。第二,它们的优质内容产出较为稳定,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趋势。
通过WETRUE数据平台关注的制作公司有420+,我们对制作公司的热度值也进行了占比分析,TOP10占35%,TOP10优质剧的占比比较高。
所以,我们也有三个总结:第一,从制作方数量上看,制作方数量众多,目前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第二,从制作上看,目前一些制作公司头部厂牌效应已经显现,但依然会有更多优质内容公司在进入市场,这是也是行业火热的表现;第三,随着各地扶持政策的出现和落地,以制作公司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在逐步显现。
内容上,短剧精品化的趋势依然在,优质的内容才有高回报。我们对三部经典剧做了案例性分析,首先是《桃花马上请长缨》,这是优质的剧,优质的制作加上优质的发行,头部效应一直很好,在我们平台的累计热度值是1.3亿。第二部是爆火的《闪婚老伴是豪门》,它是挖掘了一个特定人群,在一个细分领域得到了好的结果。第三部是《裁员裁到大动脉》,它是挖掘了社会热点,以小人物的视角调动了大众的情绪,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通过对优质案例的分析,我们也对截止到今天的短剧上榜热度值占比进行了分析,也就是这个饼状图,我们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第一,TOP50的短剧占比依然很高,所以优质的内容才有较高的回报;第二,题材创新也是获客利器,精准的用户触达确实能带动用户的共鸣,这是核心。
从内容的产出上来看,目前趋于稳定,题材细分更加细化。刚才提到2024年汇聚的短剧产出有2.6万部,其中我们对一些题材进行了细分统计,像女频剧,占比整体较高,据统计,目前男女频占比是38:62,女频占比较高。题材上,像都市、情感、逆袭题材仍然是主流。
根据线上平台的短剧搜索指数,我们计算出的兴趣指数和目前短剧的产能做了对比,可以看到古装、家庭、重生等爽点题材依然有产能需求,有新的突破机会。所以,我们认为目前的短剧题材比较泛化,可以满足不同用户情绪价值的不同题材依然在产出。其次,在细分市场上更容易出爆款。
我们对2024年禁投剧数量进行了汇聚报告。2024年禁投剧总数是5568部,所以我们有个建议,“合规向上”依然是创作者风险把控的核心要点。
从短剧的用户画像来看,目前短剧用户逐渐多元化。年龄层面,30~40岁的比例在下降,更年轻和更年长的比例在增长,而且增长比例超过了10%;地域层面,三四线城市比例在下降,一线和新一线的用户增长比例超过12%,人群更泛化,短剧用户池人群在增长。所以,从内容产出的角度出发,根据用户标签做精准人群分析,对于短剧内容的产出更有指向意义。
从发行渠道上来看,我们做了整体趋势的判断——各平台跑步入场,抢夺短剧用户。
今天在座有很多优质平台的代表,在短剧平台上,我们有几个判断:
第一,关于短剧发行渠道的趋势,就是「多」,更多短剧平台和渠道入局短剧,目前短剧已经从传统的广告投放转变到广告投放+端原生+电商+浏览器+长视频+独立短剧APP等等。
第二,短剧发行渠道的趋势是「变」,根据抖音端原生数据的抓取,近三个月端原生的短剧数量复合增长率超过15%,近三个月的短剧数量超过30%。通过各个渠道的分析以及其他综合判断,我们认为,不同的平台对应不同的人群和各个平台的算法也不同,收益不同,对内容的需求也不同,所以我们有两点基本建议:第一,重视单个渠道,第二,内容产出和运营能力对应平台需求,在内容产出侧对大家做内容有指向。
目前,发行渠道已经进入了精细化运营阶段,从了解用户到分析用户,到内容产出的高效率、标准化,到发行渠道触达用户和数据回收,从各个层面对公司的管理、效率提升都有更高的要求了。
最后,我们对2025年作了一些新趋势的判断:
第一,「短剧+」。「短剧+平台」、「短剧+文旅」、「短剧+游戏」、「短剧+千行百业」……这是一个趋势,希望大家都有突破,很多公司已经在入局做这个事情了;
第二,出海。出海仍然是目前短剧新的增长点,这得益于海外市场整体规模数量比较庞大,我们有个基本判断,出海内容的本地化将是2025年短剧出海的细分方向、核心;
第三,AI。AI肯定能助力内容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但是AI哪一天到来,我们只能说「等待」!
总结一下,我们认为,目前短剧赛道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留在牌桌上,才有无限的可能。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