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韩国汽车品牌在本土市场销售疲软,在国外销售表现更好。2024年11月,韩国新车销量达到147,577辆。尽管环比增长近10,000辆,但同比仍下降8.1%,已经连续7个月销量下滑。各大品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已经逐步下降至不足10%。

现代:韩国市场最强者,11月销量52219辆,市场份额达35.4%。销量同比下降14.6%,连续第四个月同比下滑。起亚:表现比现代要好一些,11月销量48192辆,市场份额约32.7%。同比下滑4.2%,与现代的距离越来越近。Genesis:与现代、起亚同在一个集团旗下,11月销量10951辆,同比增长0.6%,近一年来月销量均超10000辆,表现十分稳定。前三强品牌均属于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合计市场份额75.5%。虽然相较3年前,市场份额已经下降了超10个百分点,但依旧是韩国市场里的巨无霸。雷诺韩国:11月销量同比大涨,售出7301辆,拿下4.9%的市场份额,增幅达289.4%。主要依靠其旗下热销车型的表现。宝马、奔驰:位列韩国市场第五、六位,两者销量相差不大。奔驰11月销量同比大幅下跌29%,表现出的抗压能力不如宝马。特斯拉:11月销量3618辆,同比增长1.5%。韩国本土品牌对于新能源关注度不够高,难以与Model Y相竞争。根据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的报告,当月新注册的进口汽车中,中国产汽车的占比飙升至54.3%,为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意味着,在11月份新登记的659辆进口车中,有358辆是中国制造的汽车。这一轮增长不仅反映了中国产汽车的日益受欢迎,也显示出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牌信心的提升。具体到品牌方面,比亚迪(BYD)11月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1.7%,共售出140辆,位居韩国所有进口车品牌之首。此外,吉利、鑫源、海格校车和东风小康等品牌也跻身前十,表明中国产汽车品牌的多样化力量正在显现。整体上中国汽车品牌在韩国发展势头良好,但韩国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认知度仍然不高,将中国电车视为高端品牌的比例仅为20%。不过,随着比亚迪等品牌的进入,以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对韩国消费者的消费影响正在逐渐增加。

销量前10的车型中,除了雷诺韩国的新车型Grand Koleos之外,均由现代和起亚旗下车型包揽。起亚Sorento:11月拿下10434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1.4%,是韩国市场唯一一款销量过万的车型。该车型上市4年来,首次月销量破万。同时,Sorento在2024年,持续高光表现,累计拿下8次月度销冠。现代Santa Fe和起亚Carnival分列二、三,销量相差不大。Santa Fe:售出7576辆,同比下滑13.7%,靠着基础够厚,依旧站在第二位。Carnival:销量同比大增28.3%,售出7516辆,只输60辆。雷诺韩国的Grand Koleos,作为一款进入韩国市场不足1年的新车型,月销量6582辆,创下单月最高排名。此外,非韩国品牌中,销量最高的车型是特斯拉的Model Y,销量3048辆。是该车型近1年多以来,首次拿下第一。从11月韩国市场热销车型来看,SUV车型比较受消费者欢迎,销量第一、第二的车型,以及Grand Koleos都是SUV。进口的高端车型,如奔驰GLC、G级,也很受韩国消费者的喜爱。汽车出海之家分析,韩国汽车市场表现疲软,主要有几方面原因。相较于德国的豪华品牌,韩国车企知名度和品牌力明显不足。尽管在部分市场销量尚可,但这主要得益于早期市场布局的惯性,未能有效构建新的竞争优势。随着中国等新能源品牌的迅猛发展,低价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并逐步向高端车型市场进军。这一趋势加剧了市场竞争,使得现代等韩国汽车品牌在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与日本车企相似,韩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大潮中步伐缓慢,缺乏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实力相对落后,难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转载自汽车出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