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微信红包的横空出世曾彻底改变了社交互动的方式,特别是其轻量化操作和强烈的仪式感,深受用户喜爱。数据显示,仅是在2023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总发送次数高达600亿次,足见其在节日场景中的无可替代性。
如今,随着消费趋势向个性化和情感化方向发展,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创意礼物表达心意,像电子礼品卡、定制化礼品等都成为他们的送礼首选。在此背景下,腾讯通过微信小店推出“送礼物”功能,正是抓住了当下年轻人注重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消费习惯,试图在社交与电商的交叉点上开辟一条新赛道。
春节临近,这一功能能否再一次复制当年微信红包的辉煌?
“送礼物”功能:社交礼仪的新场景
12月23日,#微信可以线上送实体礼物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而这正是来自于微信小店近期开启的“送礼物”功能,据悉,目前该功能正在逐步覆盖,相关服务也在持续优化中,但已有部分用户可抢先体验。
用户可在微信小店挑选商品,并直接以礼物形式赠送给微信好友。礼物通过消息形式发送至好友对话框,接收方需点击消息并填写收货地址后完成领取。收礼人只要填写地址则消费成功,即可等待线下收货,如果不接受则资金原路退回,送礼人看不到收礼人地址。
这一设计大幅简化了送礼流程,让赠礼更加高效便捷,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强了送礼的即时性与仪式感。无论是日常情感表达,还是节日仪式感需求,其功能都力求以场景化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推动社交与电商深度融合。
同一天,顺丰同城发布消息表示,正积极搭建微信“送礼物”功能的即配场景方案,以满足用户在同城范围内的礼物急送需求。顺丰计划通过深度开发微信小店的“送礼物”功能,实现从购买到配送的一站式服务,配送过程中,商家和送礼双方均可通过微信系统实时查看订单状态与配送轨迹,提升整体服务效率与体验。
随后,微信小店概念股午后集体大涨,线上线下等涨停。
目前来看,相较于微信红包,“送礼物”功能在多个维度进行了升级,具有较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金额上限提高:支持金额1万元以内的商品,覆盖场景更广,为情感表达注入更多选择空间;
商品多样化:除珠宝和教育培训外,几乎所有商品均可支持,这意味着从鲜花、巧克力到智能家电,用户均可轻松选择适合不同关系的礼物;
情感价值提升:礼物相比红包,承载了更具象化的心意与关怀,尤其在节日或特殊时刻,礼物的附加价值明显要高于单一金额的现金红包。
微信电商的核心:社交驱动与场景化消费
线上送礼最大的特点是高效和灵活,“送礼物”有望填补现有社交礼仪的空白,特别是接下来在春节、情人节等重视仪式感的节日中,成为微信社交支付生态的又一爆款应用。
业内人士甚至预测,该功能可能在短期内拉动电商订单量与微信支付活跃度的双增长。随着“送礼物”功能的上线,微信小店在社交与电商融合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这不仅是对用户消费场景的拓展,也是对腾讯电商闭环的进一步完善——试图通过深度挖掘微信的社交属性,开辟情感消费与个性化购物的新赛道。
微信小店作为微信生态内电商能力的核心载体,从原本的短视频、直播场景延展到整个微信生态,其特点在于:1、场景联动,用户可以在视频号直播间直接购买商品,也能通过公众号推文了解品牌信息,再跳转至微信小店完成购买;2、闭环转化,种草到下单都无需离开微信生态;3、商家依靠视频号直播获得实时流量,还能利用企业微信、社群运营与用户保持长期互动,实现私域流量的沉淀与复用。
而“送礼物”功能的上线,可以将电商购买行为与社交互动结合,通过赠送与接收礼物的过程,激发用户之间的互动分享,让礼物的赠送过程成为社交互动的一部分。尽管初期主要面向礼品类商品,但未来有可能扩展至更广泛的消费品类。其次,通过礼物的赠送和接收,品牌能以更自然的方式进入用户的社交互动中,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实现营销与转化的闭环。
未来,它可能不再局限于节日礼品,而是覆盖日常消费品类,例如家庭用品、虚拟礼物甚至订阅服务。随着功能的成熟和用户习惯的养成,甚至有望成为微信电商的下一张王牌。
然而,该功能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吐槽的声音集中在几个关键词:“形式化”、“增加负担”、“不如红包实际”等。部分用户认为,这一功能虽然看似创新,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难以触及真实的消费痛点。例如,有用户指出,送礼物时,收礼方可以修改订单商品的细节,这表面上增加了灵活性,但在赠礼场景中却可能导致尴尬。大部分送礼的人都不希望对方知晓具体价格,而这一功能的设计让这种隐私难以保障,削弱了赠礼的情感纯粹性。
功能设计上,礼物金额透明、地址填写的流程设计在某些场景下削弱了送礼的惊喜感和隐私性;
定位上,功能的指向性较强,能否突破“低频高值”的特性仍是未知数;
电商平台竞争激烈、用户习惯固化,难以撬动更大市场
大额礼物够不上,而小额礼物,微信红包显然更加实际,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满足更多元的社交场景。因此,“送礼物”功能也被一些用户调侃为“自嗨功能”,比如舔狗给心仪对象送礼物,以期获得情感回应,难以真正融入普通用户的日常互动。或许在上线初期会迎来一个小高潮,但从长远来看,难以持续吸引用户。
此外,赠送方一旦礼物发出后无法取消订单,这种限制无形中增加了决策的负担。在当下年轻人热衷的送礼形式中,情感表达与个性化体验是核心需求。相比之下,线上礼物虽方便,但可能因缺乏仪式感和情感温度而显得形式化。
挑战与机遇:腾讯电商梦能否圆满?
微信“送礼物”功能的推出,无疑为社交电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将电商行为深度融入社交互动,这一功能巧妙地利用了微信生态的流量优势和强社交属性,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情感传递方式,也为商家创造了节日营销和情感消费的新机会。只是定位上,功能的指向性较强,当前主要依赖节日或特定场景,能否突破“低频高值”的特性仍是未知数。
当前的电商行业已经呈现出头部平台占据主导、中小平台不断寻找细分市场的格局,而腾讯的电商布局显然希望借助微信生态的强大连接力,开辟一条与传统电商平台不同的赛道。
微信“送礼物”功能的推出,某种程度上是腾讯尝试进一步深化社交与电商融合的一步棋。
通过“送礼物”,腾讯不仅强化了微信小店的情感化消费定位,还为其构建的电商闭环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细的应用场景,想要通过微信的流量优势撬动更多高频、低值的日常消费场景。
然而,腾讯电商的发展仍需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如何从依赖社交流量的模式,转型为用户习惯驱动的成熟电商生态?这一过程需要的不仅是功能上的创新,还包括供应链整合、商品丰富度提升,以及更完善的用户体验设计。
毕竟,情感与商业的交汇处,从来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对人心深刻的洞察。如果无法形成持久的用户黏性,这一功能也可能仅仅停留在工具化层面,其吸引力必然会受到限制,甚至在竞争激烈的电商生态中逐渐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