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李开复回应收购、裁员等问题:盲目坚持负担不起的东西,并不是健康的选择
智能涌现 2025-01-07 20:20

“我们做的是商业公司,不是‘零一万物技术实验室’。”

放弃模型?被阿里全盘收购?2025年的第一周,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零一万物”深陷舆论漩涡。

2025年1月7日,《智能涌现》与漩涡中心的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进行了一场对谈。这位“最资深的AI创业者”,回应了近日零一万物的人员变动和业务拆分:

“创业公司第一年打法未必合适第二年,调整和转型是创业之必然。今年是商业化的决胜之年,零一万物的业务优先级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李开复对《智能涌现》表示。

就在一天前,流传在网上的一则消息,直指零一万物“将卡和预训练团队卖给了阿里”。当日晚,李开复亲自在朋友圈辟谣。

图片
李开复在朋友圈的回应。

这次变动的关键,在于零一万物预训练和Infra团队的去向。

李开复告诉《智能涌现》,愿意继续训练超大参数模型的成员,加入了零一万物和阿里云成立的“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

《智能涌现》了解到,2024年12月中旬,两个团队陆续收到调整通知,而后在12月底,预训练团队收到阿里“通义”的offer,Infra团队则收到了阿里智能云团队的offer。

“阿里收编”的背景,源自零一万物的一个判断:初创公司投入超大模型预训练的性价比,太低了。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大厂能够烧超大模型。”李开复告诉《智能涌现》,零一万物2024年以来的目标,是做小参数、适中的行业模型,“超大模型的用处在于可以教较小的模型,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个训得起大模型的大厂合作。”

李开复口中的“大厂”,就成了零一万物的老股东阿里。“零一万物中还有不少成员有AGI的梦想,这部分成员就可以选择加入实验室。”李开复提到。

而至于“卡被收购”的传言,李开复直言,零一万物是通过云服务的模式训练模型:“我们自己也不拥有卡,我们怎么去卖?”

如何赚钱,成了这家独角兽2025年最重要的命题。除了模型训练策略的调整,零一万物还将游戏、金融等AI业务考虑拆分,进行独立运营和融资。

拆分的逻辑,来源于创新工场时期孵化项目的经验。李开复告诉《智能涌现》,当团队非常聚焦在一个垂类,他们更能做深做透。

当然,零一万物拆分业务的逻辑也相当现实,“先去找投资人聊,看有没有人愿意投”

“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是要考虑怎么样去善用每一块钱,而不是弄更多GPU来烧。”李开复总结。

以下是《智能涌现》与李开复的对话,略经编辑:

超大模型,交给阿里训

《智能涌现》:围绕事件的焦点,零一万物的预训练团队和Infra团队,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开复:我们跟最大的投资者阿里一直在沟通,也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会是做更有Scaling Law方向性的工作,这个是阿里来主导。

那我们有一些成员擅长和愿意投入Scaling Law,所以部分团队会通过联合实验室和阿里深度整合。

《智能涌现》:意味着预训练团队和Infra团队可以自行选择去阿里,或者留在零一万物?

李开复:这些细节就先不多说了。

能透露的是,现在有一个做超级大模型的巨大机会,阿里决定要往前冲,我们也为阿里鼓掌。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们确实有一些优秀的成员还对这件事情抱有很大热情。那双向选择是很自然的。

《智能涌现》:预训练和Infra团队加入阿里,是不是意味着零一万物正式放弃预训练了?

李开复:我们理想化的“预训练”是做务实的、小而快的,然后以商业性价比来评估的模型。

之前OpenAI 前联合创始人Ilya说,Scaling Law已经到了尽头。意味着巨大的模型要花很多的钱,得到的效率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递增。所以必然只有大厂能烧超大的模型。

随着Yi-Lightning(零一万物的20B模型)获得了比较好的市场反馈,我们也看到以后零一的角色应该是做相对快而小,而且便宜的模型。以后训练的模型不会比Lightning更大了。

《智能涌现》:1月初零一万物和阿里云成立实验室训练大模型,两方的角色定义是什么?

李开复:超大模型的用处在于它可以教较小的模型,我们叫做“teacher model”,大模型用数据蒸馏、数据合成等方法,教小模型能力,是训练模型的一种策略。

虽然大模型可能很贵,也比较慢,但是它是中国大模型在应对科技封锁时,必须要占据和坚守的创新生态位和安全底线。

所以我们觉得要和一个烧得起大模型的大厂合作,以后超大的模型由阿里训练,我们就可以用小而精的团队来做小而便宜的模型,拥抱应用的爆发。

很多人还是抱着超大模型的梦的,那么这些人就非常适合加入阿里主导的联合实验室。

《智能涌现》:传闻中零一万物的卡(指GPU)卖给了阿里,是怎么回事?

李开复:卡的事情我不知道是哪里出来的。我们自己也不拥有卡,怎么去卖啊?所以卡的事情无法回应。

《智能涌现》:不自己买卡建集群,购买云服务,是AI初创公司的常态吗?

李开复 :大家认为小公司不适合超大模型,所以那些有上万张卡的小公司,可能要重新考虑,不烧大模型的话,卡要不要减少。

我觉得这是一个行业通用的思考。我们不再做这件事情不是说不相信Scaling Law,而是说我们把用更多卡烧超大模型这件事情,交给能够做 Scaling Law的大公司,比如说阿里,然后我们跟它合作,这才是生存之道。

七成收入来自B端

《智能涌现》:您的辟谣朋友圈提到,2024年零一万物的确认收入已经有一个多亿了。这主要来源于哪些业务?

李开复:实际上我们一开始以To C为主,而且To C我们一开始就做出海。我们有明确的认知,2024年在国内做To C比较难商业化变现,所以国内我们基本上坚决不烧钱获客,去做To C产品。

在C端,我们去年达成的业绩,大概有2-3成来自出海的付费产品,比如PopAi,它是一个生产力工具。

《智能涌现》:那意味着也有七成的收入来自B端?

李开复:To B是在2024年下半年,我们经历了半年的战略转型。因为我们先打磨了大模型技术,过程就像是通过技术在找场景。

所以To B我们也做了多种尝试,其中一个就是游戏产业,下半年整体也有比较好的增长。我们在金融和能源行业也有不错的增长。

《智能涌现》:从上半年的To C转到下半年的To B,业务形态的变化是相当大的。

李开复:可能外界会感觉2025年1月初开始变动比较大,实际上我们已经规划了数月时间。我们整体的组织、资源的配置、项目优先级的排序,哪些做和不做,其实经过了系统性的整体梳理,在年末开始有了一些里程碑的体现。

比如我们和阿里谈联合实验室,也谈了一段时间,近期才官宣。

《智能涌现》:近一年来,零一万物整体的组织、资源的配置,有哪些变动?

李开复:我们的组织架构调整主要在于增加To B的功能,能够带来更多行业大模型的合作。

所以我们内部团队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落地要有非常强的售前,以及聆听客户需求、跟进策划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团队。我们还要有强的工程研发,因为这些应用需要标准化、平台化。我们坚持不做接一单赔一单的To B生意。

《智能涌现》:零一万物专注训练小模型,怎么做商业化?

李开复:我们认为极速的、高性价比的模型特别适合做产业模型。这不是说我们要做3B、4B的模型,这些过小的模型在很多场景是不work的。

同时我们也不会继续做超大参数的模型,因为这些超大模型在车企、金融、游戏等很多领域也不适用。我们要做的是和Yi-Lightning相似规模,或者更小一点的模型,能够适用于更多行业场景。

《智能涌现》:零一万物在行业To B起步是比较晚的,怎么弥补后发劣势?

李开复:我们会主打几个业务。我们不像有些AI公司,能够雇300个销售。我们会用我个人的人脉去切入一些非常好的领域和公司,然后去找到可以做标配解决方案的领域。

同时,我们可以跟创新工场联动,创新工场孵化的很多领域的公司,跟我们都是非常互补的,可以合作。

以及我们觉得行业模型还不够细分,比如我不认为金融是一个赛道。我们会在行业的基础上再向下细分赛道。这里我就不能讲细节了,因为讲了别人就知道你在做什么了。

我们是商业初创公司,不是技术实验室

《智能涌现》:我们了解到,2025年1月初的一次内部会上,你提到零一万物要“全面向应用看齐”。

李开复:一开始我们肯定带着追求AGI的理想,吸引了非常多有强大技术魂的同事,验证了我们能够做出世界级的技术。

但某种程度上,今年会是大模型公司商业化的淘汰年。如果大家不能走过这个坎,不能去验证技术能够真正落地到应用,就会面临淘汰的可能性。

《智能涌现》:“真正落地到应用”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用户数?营收?还是利润?

李开复:我们觉得的核心就是这个应用必须要能够赚钱,要能够带来收入,而不是盲目的做这个增量,盲目的做用户数

所以要“全面向应用看齐”,是指:当你真的有技术,没有应用的时候,这基本上只是一个实验室。

我们做的是商业公司,不是“零一万物技术实验室”。

《智能涌现》:听说公司对部分业务做了拆分,成立子公司独立运营和对外融资。

李开复:这其实很像创新工场run了很久的孵化模式。比如前阵子被报道的“零一绿洲”(零一万物AI游戏子公司)的拆分,这个业务我们也run了几个月,觉得它能够跑起来。

《智能涌现》:为什么拆分?

李开复:当你的团队非常聚焦在一个垂类,而且这个垂类是你预测是可以做大垂类的时候,他们会更专注,更可能把这个行业做得更深、更透。

所以相比于在一个想做多行业的团队里面,独立之后能够更专注,也能够接触专有的资源。

《智能涌现》:评判业务要不要拆分的标准是什么?

李开复:先去找投资人聊,看有没有人愿意投。

如果盲目地拆分,万一团队自己没办法充分的造血,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

《智能涌现》:很少有初创企业一下子同时做这么多业务方向,会分散精力吗?

李开复:我们还是希望未来能够实现一个To B的平台。其中有不少中央研发的成本,是由业务线来共同分担的,可能20%花在这条,30%花在另一条,50%做大家通用的工具链等。

同时,业务跑出来,有时候是因为风口,有时候是因为概念,很难去规划,不同方向得边做边看。当然希望我们今年可以做出几条明星产品线。

《智能涌现》:经历这一年半,你对AI创业有怎样的新理解?

李开复:要勇于主动调整,看清什么是对的战略路线。创业公司第一年的打法未必适用于第二年,此时如果盲目坚持一些负担不起的东西,对初创公司来说并不是正确和健康的选择。

我们希望我们的未来是有更强的确定性,这样我们也更有信心去达成目标。(转载自智能涌现)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