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要想在国内的大多数城市中找到好吃“美食”越来越困难,一方面,用户口味参差不齐,大众点评很难反映出用户的真实喜好,比如,江浙的美食口味普遍偏清淡,习惯了重口味的用户真去了这些地方的4.8星以上餐厅吃饭,就会发现其实“很难吃”,口味对不上。
另一方面,大众点评在餐饮美食方面“失效”的原因是评分不准,有时候肯德基、麦当劳等餐厅都会出现4.8分以上,这对于真正的“吃货”来说显然没法儿接受。
当然,多数时候大众点评还是很准的,可惜对于“吃货”来说,这远远不够,究竟谁能解决消费者“吃饭难”的问题?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2025年1月21日,美团在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上线了一款名为“鸭觅”的美食社区产品,其slogan是“一起发现好餐厅”,其产品介绍里提到,“来这里可以发现朋友、老乡都在吃什么,记录有趣、真实且充满烟火气的回忆,在美食中寻找活感。”
目前产品仍处于内测阶段,用户需要邀请码才可以登录使用,每个用户可以邀请3名好友使用。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昵称、头像、简介等,用户注册时,系统会让用户选择“家乡”,可以选择省、市、县,不支持到镇和乡村。
因为产品处于内测期且需要邀请码,目前在首页的“池塘”区能看到的Feed流非常有限,“鸭觅”App自己账号的第一条信息发布于2024年12月30日。
用户选择“记录餐厅”后,可发布相关餐厅的推荐,餐厅评论仅支持图片,暂不支持视频上传。用户对其他人发布的内容只能点赞或者“加入心愿单”,不支持对图文内容进行评论。
用户在其他人推荐的餐厅下,可以看到餐厅的相关信息和推荐菜品,也可以看到有几位小伙伴记录过该餐厅,这一功能类似于大众点评的“打卡”。
这款产品比较有意思的功能倒不是推荐餐厅之类的,而是用户的ID下会显示“鸭觅第XXX只小伙伴”,也就是说,新注册用户可能会看到自己是多少位进入该App的,这一功能真的非常“古早”,毕竟,现在的互联网产品不少用户量都是亿级,因此,基本上不会记录你是多少位注册该App的用户,也有用户在评论区表示,这款产品不是“树洞”吗?从我注册的ID来看,我是第341位小伙伴。
“鸭觅”是一款典型的社区类型产品,有小红书的雏形,但这款产品是基于美食餐饮领域的分享,小红书的品类更全更丰富,“鸭觅”难道想做美食餐饮领域的“小红书”?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目前“鸭觅”的问题在于:
1.受邀请码注册制影响,用户量非常有限,所以在主页的Feed流区域能看到的内容非常有限,基本上没有信息增量。
2.仅仅只有图片和文字两种内容形式,所能造成的吸引力有限,在如今短视频已经泛滥成灾的今天,短视频几乎是各个App的标配,“鸭觅”不支持短视频内容流传也是个Bug。
3.不支持评论互动。传统的媒体形式中只管用户输出,不管接收者是否愿意吸收,但“鸭觅”可不是媒体产品,它的产品形态是社区,而社区的基本特征就是用户评论互动,没有互动的产品算什么社区?
4.仍旧没有摆脱大众点评的影子。这款产品的主要内容发布形式是,用户“记录餐厅”,其他用户再对这则记录的内容进行点赞互动,这就意味着更趋向于“评价”。而实际上一款美食社区产品除了点评外,可以有更多的分享,比如,哪里有什么好吃的,即类似于笔记的功能,平台暂不支持。
5.如何解决用户的“成就感”?即我在这款产品上发布分享内容可以获得什么?这是“鸭觅”产品接下来要解决的点。
作为“吃货”现在想要找到好吃的美食确实越来越难,“吃货”对美食的阈值会不断提升,而类似的餐厅却没有出现,恰恰相反,用户出去吃饭却常常“踩坑”,最典型的就是“预制菜”问题,前几天我在一家牛蛙店吃饭,餐厅端上来的食物都不是热的,这种这不就是妥妥地“坑人”吗?
餐饮市场现在的问题是有效信息过少,“杂音”太多,餐厅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也开始搞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导致评分或推荐不准,小红书更像是“攻略”,在真正“准”的维度上,目前还没有产品做出来。“鸭觅”的切入点挺好的,就是产品后续会不会跟上,另外,用户量也是个问题,只有当用户量足够多,社区上的内容足够多时,产品才会起作用,否则,它只会停留在一个“好点子”上。
你们有没有觉得现在找好吃的饭店越来越困难了?好吃的餐厅都去哪儿了?(转载自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