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月入过万?短剧编剧课是致富经还是智商税?
DataEye短剧观察 2025-01-25 09:40

ChatGPT刚大火那阵,网上有个段子叫“中美两大AI巨头”,美国的叫奥特曼,OpenAI创始人,中国的叫李一舟。

李一舟,何许人也?

卖课的。

ChatGPT烧掉几十个亿美元没能盈利,李一舟动动嘴皮子收入上亿。

稳赚。

而在短剧爆火的今天,同样的故事继续在上演。

DataEye研究院发现,目前,社交平台存在大量短剧相关培训、卖课内容,借副业之名,行卖课之实。

因此,本期笔者特意展开深入调查,通过社交平台引流贴,揭秘“短剧卖课”现象。

在小红书平台搜索“短剧”,不难发现,搜索结果中有不少周入2K、月入5K的短剧编剧收徒帖。

图片

点击帖子,内容往往是“我是短剧编剧,招徒弟从0带你写短剧”,此外还有诸如每周、每月收入如何、熟练后每月过万等收入保证。

图片

此外,还有一部分“短剧推广”相关帖子,声称0基础、免费、副业月入过万等。

实际上,这也是目前短剧爆火后,相关的两大卖课种类:短剧编剧学习和短剧推广。

DataEye研究院根据帖子内容,添加了所谓的“短剧编剧”,称要学习写短剧,对方则称自己是老师的助手,并在收取了0.5元后,引导添加了老师微信,报名了短剧写作提升训练营。

图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所添加的老师微信并非个人微信,而是一家名为“XX教育”的企业微信用户。

至此,该套路的第一部分已经完成。

第二部,则是按照“编剧老师”的指引,参加“短剧创作体验课”。

当晚7点,根据该编剧老师指引,笔者参与了短剧创作体验课直播,大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老师先后讲解了赚钱的重要性、短剧的火爆、以及短剧编剧创作基础技巧,之后就到了熟悉的“卖课”环节。

只需要4480元,即可参加为期2个月的短剧剧本创作训练营。训练营包括12节直播正课、12节直播答疑课,并额外赠送六次导师一对一改稿、及价值1580元的AI辅助创作课程一套。

图片

并且前6名报名的,可减免1200元、京东淘宝店铺下单,还可使用300元优惠券,仅需2880。

如果2880都付不起,还可以免息按月支付,来照顾大学生和宝妈群体。

图片

当然,上述均是该编剧老师在直播间的说辞。

DataEye研究院在次日发现,其淘宝网店内该训练营链接价格始终保持在券后2880元不变,与直播间所讲的前6名才有减免并不一致。

图片

至于其课程效果、及后续学员能否实现引流帖中提到的“周入2K、月入5K”就不得而知、见仁见智了。

对于整套引流卖课流程,DataEye研究院认为存在诸多漏洞,如:

①大量引流贴文案一致、发布频率密集,就已经排除了所谓的“私人编剧老师收徒”的情况,且无论小助手还是老师,朋友圈案例动辄有上百期学员,也与引流贴内容不符;

②添加编剧老师的微信并非私人微信,而是企业微信用户,说明这是一家公司成体系的卖课流程,依旧与引流贴内容不符;

③引流帖中提到的是“本人忙不过来,带徒弟0基础写短剧”,添加微信后却变成了“付费参加编剧训练营”,并且是常年开设上百期的那种,前后说辞明显不一致。

④许多“编剧老师”信息不可查,且朋友圈内容混乱。如笔者参加直播体验课中提到的两位讲师,官方介绍如下:

图片

但无论是通过百度,还是ADX短剧版,均无法搜索到其所提代表作的任何信息。

另两篇引流贴中,笔者添加所谓的“短剧编剧老师”后发现,所添加微信账户也均为企业微信成员,其中一位老师所讲内容并非“短剧编剧创作”,而是“短剧推广——短视频变现风口”课程,其朋友圈内容更不一致,均为“抖音带货”广告案例;另一位老师的课程则是“知乎短篇小说训练营”。

图片

由此可见,甚至不用特意挖掘,连这些卖课公司自身业务流程都没有做好,反而更像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用户,然后通过各种所谓的训练营向其推销课程。

那么如此前后不一的情况,为什么还会有人付费,且卖课公司能够成体系、流程化运营?

DataEye研究院看来,在笔者添加小助手的一开始,卖课方的用户筛选就已经在进行了。

首先,小助手会与你沟通基础信息,以确保你已经成年,避免法律风险;其次,添加授课老师前,还需要用户支付0.5元的报名费。

卖课方当然不是靠这0.5元赚钱,而是通过这0.5元来检测用户是否有付费意愿。如果一名用户连5毛钱的学费都不愿意付,那么他大概率也不会在后续为价值几千元的课程付费,因此便不是卖课方的目标用户。

只有通过了这套目标筛选机制的人,才可以添加授课老师微信,参与直播体验课,进而在直播中被推销课程。

至于“短剧推广”的套路,则与“学习编剧创作”不同,往往会直接引导用户付费,以获取授权。

有媒体曾报道,用户在参加了某公司为期三天的短剧推广培训免费课程后,受培训老师引导,缴纳了4880元的授权费,但后续连续推广数十部短剧,发现短剧内容低劣、收益也仅有几十元,与公司此前所承诺的严重不符。

具体而言,所谓的“短剧推广月入过万”,多是搬运爆款、反复投放,靠着刷数据赚取佣金,宣传的月入过万基本很难兑现。

如今,这两类引流卖课情况在社交平台仍旧广泛存在。

如小红书平台,DataEye研究院搜索“短剧”时,会出现大量“短剧编剧”引流帖、微信公众号平台则有不少“短剧推广”广告,动辄“独家一级授权、80%超高分成”、“2888元请教高手,送价值数千元课程”等等。

图片

图片

DataEye研究院看来,这类引流卖课形式,本质上和此前的剪辑、配音类副业卖课手法相似,以副业、赚钱为由,吸引用户报名,而后通过各种名目引导交费。

但当用户真的交费后,却未必能够达到宣传时的效果、获得宣传时的收入。

DataEye研究院认为:目前市面上的短剧卖课,本质上还是通过人们对赚钱的渴望、以高收入诱惑学员付费以实现盈利。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所有的培训、卖课机构都是在收割智商税,问题在于,相关内容目前并没有行业标准,导致行业龙蛇混杂、良莠不齐,而消费者又无法直接辨别真伪。

对于一些具备资质、确实有效果的培训机构,消费者通过付费学习可以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巧,并以此在后续真正赚到钱。

对于一些浑水摸鱼,搞擦边球的培训企业,不仅可能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违法行为,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也使整个行业面临信任危机、认真经营的培训企业也容易被贴上圈钱、割韭菜的标签。

最后,DataEye研究院也提醒大家,面对此类推广和课程时,记得擦亮双眼,认真分辨是虚假宣传还是确有效果,了解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后慎重选择。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