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蔚来把十几家媒体请到北京融科资讯中心开了个小会,大星也去了。中关村这个地方,历来是科技企业的必争之地,因为清华北大的学生走着就能来上班,所以别管是英伟达、谷歌还是Deepseek,大家都要在附近。这几年,因为汽车企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所以蔚来也把研发放在这里。
很多年前大星在这里上班时可没有车企,非要看车,那也只能在附近的保福寺桥看一辆解体的法拉利。
扯远了,还是说说那天开会交流的感想吧。
蔚来发了年报之后,网上声音很多,说他们亏损太多了,大家一起教李斌怎么做CEO。那天交流的内容媒体们都写了,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蔚来为什么这么久还在亏损。简单来说,李斌把蔚来10年分为了几个周期,他认为目前刚经历过过去两年的扩张周期,加上目前三个品牌同步运营和老老实实做财报,所以外界看起来会有压力。但是大趋势是好的,今年是技术大年加产品大年,用大星的话说:
我还行。我在努力,到今年年底你能看到我能行了。
第二部分说蔚来一直在努力变革。这包括组织变革,对内广开言路,对外积极学习。比如李斌说自己去向苹果供应商立讯精密学习,减少供应链内耗,让供应商们把钱赚在明处。一套内外改革,不单强化了队伍,还在去年剩下了百亿成本。
第三部分说蔚来会继续在看准的方向梭哈。这包括了芯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还有换电站的重投入。李斌说核心技术研发虽然目前看起来耗费很大,但是可以长久周期确立自主地位,也会省下很多成本。
关于换电站,他们做过精准测算,对于销售的提振效果很大。比如江沪浙三地,平均每省换电站超千座,三省蔚来销量占比全公司的五成以上。
交流会上,李斌说了好几次:
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就是靠这六个字剿灭太平天国的。李斌是安徽安庆人,DNA里自带对这六个字的认知。
1861年的秋天,曾国藩已经包围安庆两年了,北边的咸丰让他去解放江浙沪,西边的胡林翼求他去救武汉,东边的洪秀全更是老给他找麻烦。
曾国藩哪儿也不去,他给弟弟曾国荃写信,说这一仗:
不要怕,满仓就是一把梭。
9月5日凌晨,曾国荃轰塌了安庆北城,弹尽粮绝的太平军战斗到了最后一人。安庆失守后,南京再也无险可守,太平天国随之覆灭。
中国人讲究个顺势而为,自古安徽朋友要讨生活,无不是顺江而下,走南京,过常州,最后留在大上海。
徽商首富王文银,是安庆人;比亚迪王传福,是芜湖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董明珠,虽然是南京人,但是毕业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后,凤兴之地也是安徽。把张近东、史玉柱也算上,哪个逆过这个势?
偏偏是安庆人李斌不懂顺势而为,反而学起了湖南人那套土木地基工程,这也挺有意思的。
现在很多人说曾国藩太笨,不够灵活。都火器年代了,还搞那一套挖沟战术。可是要我说,老爷子也有功于后世,湘军卸甲后不少人回乡置田兴学,后辈出了不少风云人物,你看最有出息那位,有一篇灵活无比的传世文章:
《论持久战》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到今年也没几年,人人喊弯道超车,个个要赚快钱,连销量榜都按周计算,突然有一家在技术和基建上特别舍得花钱的公司,还在财务上老坐过山车,大家肯定看不惯。
朋友们都知道,大星一直是跟李斌和蔚来开玩笑比较多,比如我写过蔚来车主曾经把长安街的护栏撞成了S型,还能毫发无伤地下车拍照,这是很不容易的,历史上只有德国车能做到,这说明人家蔚来的质量不错。
再比如蔚来没建换电站的时候,为了测试到新疆能不能靠换电,人家用卡车拉着电池陪车主跑,我说人家这是旅游带着充电宝。
很多朋友在后台问为啥老写蔚来和特斯拉,但其实我都是变相鼓励。我写李斌,他哈哈一笑,我写迪子,它送来传票。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烈度太高,车企们没有一个能活得特别舒服。蔚来一不背刺车主和合作伙伴,二还在积极变革,三战略固定,没必要动不动就看人家不顺眼。
说个最起码的逻辑。安徽国资委,作为国内顶尖政府级投行,敢在蔚来身上下重注;宁德时代曾毓群,这种实业摸爬滚打了三四十年的老工程师,敢真金白银跟蔚来一起搞换电,那肯定是非常认可李斌和蔚来的。
另一方面,大家总是担心蔚来的财务状况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新能源车严重依赖车企在软硬方面的后续服务,如果车企不能长期发展存续,车主们就损失巨大,这一点上威马、哪吒啥的都已经验证过了。
对这一点,李斌有清醒的认识。交流中他提到有人和他说蔚来对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做的贡献会被所有人铭记,他说我不希望被所有人铭记:
我就想多卖点车。
这就对了,大家已经知道你死不了了,现在是让大家知道你量大的时候了。(转载自星球商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