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日前,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球独角兽企业近30%,仅次于美国,企业平均估值36.84亿美元。
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超四成的估值。从具体估值分布区间来看,估值在10亿美元(含)至20亿美元之间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共236家,数量占比为57.7%,估值总额约3019亿美元,估值占比20%;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含)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共18家,以4.4%的数量占比贡献了43.6%的估值占比,总额约6567亿美元。
其中,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估值位于第一,为4612亿美元;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独角兽企业总估值分别为第二、第三,分别为2039亿美元、1925亿美元。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独角兽企业的平均估值分列前三,分别为75.61亿美元、61.85亿美元、54.31亿美元。
从数量来看,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领域的企业数量分列前五,分别为66家、61家、54家、54家、43家,合计占比68%。
此外,18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分布于8个领域。新消费与零售领域5家,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领域各3家,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各2家,金融科技、新能源智能汽车、教育科技各1家。
《报告》显示,北京共有115家独角兽企业,企业总估值5949亿美元,平均估值51.74亿美元,数量和估值均位列全国第一。另外,北京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达71.3%,五年来增长了28.3%,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集成电路等技术领域,创造出多项国际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例如全球首个能够模拟人类操作手机电脑的自主智能体、全球首款连续发射成功的液氧甲烷火箭、全球首颗RISC-V边缘计算芯片等。(转载自三言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