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发生的小米SU7高速爆燃事故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之后,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的社交媒体动态似乎也陷入了沉默。
自4月1日发布了一条哀悼事故遇难者的微博后,截至4月3日下午15时,雷军的微博账号再无更新。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的股价经历了短暂的下滑后,于今日出现了回升迹象。
在这场悲剧中失去女儿的母亲,微博用户“诗雨370491153”,已将其所有与该事故相关的微博内容删除,并关闭了评论功能。她的最新一条微博停留在2020年9月15日,这表明她可能不再愿意公开讨论此次事件。
尽管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外界猜测可能是由于家庭与小米方面进行了会面并达成了某种共识,或是因网络暴力压力所致。
据了解,三家受影响的家庭已于4月2日与小米公司的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目前,双方都在等待进一步的官方调查结果。
随着事件的发展,小米集团的市场表现也受到了影响。事故发生后,小米集团的股价3日重挫12.26%,市值缩水1594亿元。
4月3日,小米集团的股票却呈现出了复苏的态势。尽管事故引发了公众对小米品牌的质疑,但投资者似乎更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和业绩表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或许正是市场复杂性的体现。
作为一家以创新和性价比著称的企业,小米此次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品牌信任度的巨大考验。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雷军及小米团队能否兑现承诺,积极应对事故带来的种种问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业界关注的焦点。
写在最后:
技术争议与人伦悲剧的碰撞,暴露出新能源车赛道特殊的危机应对逻辑。
当自动驾驶事故遭遇生命权争议,企业选择"战术性失语"的背后,既是对技术漏洞的回避,亦是对公众情绪的忌惮。
资本市场将人命事故解读为"短期扰动",则折射出投资者对智能车赛道"事故免疫力"的畸形期待。
这场涉及生命、技术与商誉的三重考验,正在重塑公众对科技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边界。(转载自电车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