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保时捷暴跌42%!
电车界 2025-04-13 07:33

近日,保时捷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数据令人咋舌,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同比暴跌42%,仅售出9471辆,连一万辆的门槛都未达到。如今却遭遇如此断崖式下滑,着实令人唏嘘。


3月,小米汽车共交付2.92万辆,日均942台,保时捷整个季度销量和小米汽车10天销量相当。


回溯2024年,电车界曾发布《小米SU7压垮Taycan》一文,当时还被保时捷投诉为谣言。如今看来,这一说法似乎并非近乎成真,毕竟:谁能拒绝女朋友长得像刘亦菲?


图片


小米SU7自上市以来,凭借出色的性能和高性价比,在30万元级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其双电机四驱版本零百加速仅需2.78秒,而最新的SU7Ultra更是以1.98秒的惊人成绩,在动力性能上远超同价位车型,甚至能与部分豪车相媲美,关键是价格只有保时捷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除了性能优势,小米SU7的生态能力更是一大亮点。车机与手机、家居设备的无缝互联,为用户打造了便捷的智能生活体验,成功吸引了35岁以下年轻用户。这一年轻客群与保时捷的传统客群形成明显代际断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潜在消费者。


当然,保时捷销量下滑不能完全归咎于小米SU7。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保时捷的转型迟缓问题逐渐暴露。


其旗舰电动车Taycan,车机系统仍保留大量物理按键,与国产新势力的“全场景语音交互”相比,存在明显代差;自动驾驶功能更是处于落后地位。


而且,保时捷平均7年的产品换代周期,与中国车企18个月的快速迭代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智能体验在购车决策中的权重日益增加,尤其是Z世代消费者,在选购30万元以上车型时,“智能座舱”的重要性远超“品牌历史”。


图片


国产车不断推出投影大灯显示导航箭头、线控转向等创新技术,直击用户痛点,逐步瓦解传统豪车的溢价根基。


保时捷的困境,也折射出整个传统豪车阵营的发展困境。在国产汽车从电动化到智能化,再到出行生态全面重构的大背景下,那些固守旧逻辑的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曾经高高在上的保时捷如今也开始打折促销,未来,它能否重新理解中国市场,实现转型逆袭,我们拭目以待。(转载自电车界)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