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月之暗面内测内容社区新产品,近期团队再度震荡,或有多名产品经理离职
Z Finance 2025-04-14 15:19
据最新消息,AI六小虎之一的月之暗面即将推出其首个内容社区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小范围灰度测试,预计本月底正式上线。这款产品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内部孵化和打磨,是公司在AI战略上的最新尝试。

根据凤凰网科技去年11月的报道,月之暗面当时已在规划全新的内容功能模块,其定位类似于传统内容平台的信息流模式。对于月之暗面来说,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有望提升产品用户留存率,更为商业化变现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当时知情人士透露:"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组建中,从运营策略来看,与传统内容平台的打法颇为相似。"

据小红书多位获得内测资格的用户透露,Kimi的内容社区功能已初具雏形,主要包含以下核心体验:

1. 社区入口设计:
· 位于应用顶部导航栏"Kimi"按钮右侧
· 采用显眼的切换式交互设计

2. 核心互动功能:

· 栏目分类浏览

· 支持用户评论互动

· 内置@Kimi智能互动功能

· 一键分享对话记录

3. 当前权限设置:

· 普通用户仅限转发与Kimi的对话内容

· 完整UGC发布功能暂未开放


图片
用户可以关注不同栏目,栏目的种类多种多样。
来源:Eddie.W小红书
图片
用户可以在栏目下进行评论,并@kimi进行互动。
来源:AI产品阿颖小红书

这种以内容为核心的产品逻辑在AI行业已有先行者。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指出,其产品"星野"的底层设计理念并非简单的对话陪伴,而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容生态社区。

纯工具型AI助手正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这类产品普遍存在用户粘性不足的痛点,用户往往在解决特定需求后便迅速流失,难以培养持续活跃的使用习惯,这种"用完即走"的特性严重制约了商业化潜力;另一方面,AI助手赛道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字节跳动、腾讯等拥有庞大流量和资金优势的巨头正在加速布局,使得创业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

通过构建内容社区,月之暗面可能试图将单次对话场景延伸为持续的内容消费场景,借助UGC生态建立用户之间的社交连接,从而提升停留时长和打开频次。这种转型本质上是在Chatbot的实用价值之外叠加社交价值,既能够通过内容沉淀提升用户留存,又为广告植入、付费订阅等商业化模式创造了更丰富的触点。

然而,市场对AI内容社区的发展前景仍存在明显分歧。部分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认为社交领域始终是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核心战场。有用户直言:"以微信的生态壁垒和用户粘性,若其深度整合DeepSeek等AI能力,新兴AI社交平台恐难有生存空间。"

再现人事震荡,产品团队持续变动

与此同时,据科技领域知名博主AI Dance在小红书平台披露,月之暗面近期再次出现核心人才流失现象。春节假期结束后至今,该公司已有三位产品经理相继离职或处于离职流程中,其中包括一位最早期加入的产品经理,该成员曾深度参与Kimi核心功能的研发工作。同时,技术团队也有动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人事变动并非孤立事件。自DeepSeek在AI领域崭露头角以来,国内"AI六小龙"阵营的多家企业都经历了重要人事调整。月之暗面此次人才流动,实际上是其持续战略调整的延续。

回溯至2024年9月,该公司曾进行过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决定暂停两款出海产品线——情感陪伴类AI产品Ohai和AI视频生成工具Noisee的更新迭代,将全部资源集中到旗舰产品Kimi Chat的研发上。这一战略收缩直接导致两名产品负责人出走。

在离职人员中,Noisee前产品负责人明超平的创业动向尤为引人注目。这位曾任职于字节跳动剪映团队的产品专家,现已创立深圳市新言意码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AI编程这一新兴领域。其创业项目明确对标估值已达25亿美元的美国AI编程公司Cursor,估值已达到8000万美元。该项目已获得月之暗面两家原始股东的投资意向,显示出资本对AI细分赛道的持续看好。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和创业现象,深刻反映了当前AI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趋势:行业竞争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进入商业化落地深水区;头部企业开始收缩战线,聚焦核心产品;同时,行业人才流动正在催生新一轮创业浪潮,推动AI技术向更垂直的领域渗透发展。(转载自Z Finance)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