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官号4月13日披露,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率领高管团队开启了一场特别的“一日游”,目的地是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和全球ICT领军企业华为。
官号披露的信息显示,4月11日至12日,张德芹一行先后到访比亚迪和华为,深入了解了这两家优秀企业在各自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战略布局。
在比亚迪,张德芹详细考察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电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成果应用。比亚迪副总裁任林、李巍陪同。
在华为,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以及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中国云业务部部长张修征亲自陪同,详细介绍了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应用实践。
茅台,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今市值近2万亿,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相比,比亚迪的市值最近才站稳1万亿左右,仅约茅台的一半。在净利润方面,茅台比比亚迪高出一倍有余。如此悬殊的财务数据对比,让外界对茅台此次“取经”之行充满疑惑。
从接待规格来看,茅台董事长到访比亚迪和华为时,均是副职接待。在比亚迪,由集团副总裁任林、李巍陪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并未现身;在华为,是由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公司副总裁、华为中国云业务部部长张修征等接待,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未出面陪同参观。
这种接待规格,与茅台自身的行业地位似乎并不匹配,难免让人觉得茅台此访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更像是一场匆匆“一日游”。
茅台官方公众号发文,详细阐述了此次走访交流的过程与期望,称“希望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创新、传承与文化等深度融合,寻找合作契合点,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比亚迪与华为方面均未对此事发文回应。这一单方面的“热情”,进一步凸显了此次访问的微妙氛围。
业内人士分析,茅台虽然拥有高利润,但所处行业与制造业大不相同。
制造业如比亚迪,需要在研发、生产设备、供应链等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忍受长期的低利润甚至亏损以换取技术突破与市场份额,这与茅台凭借品牌与独特工艺轻松获取高利润的模式截然不同。
茅台试图从比亚迪、华为这样的制造业与科技企业身上学习创新经验,想法虽好,但实际操作中,茅台很难适应制造业的“苦“。
“我能想象的是,只要不足50瓶飞天53度,就可以把一辆比亚迪海鸥开回家”,该人士最后说。(转载自电车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