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志平/kiki/萌嫡/春姑娘
采 · 志平/kiki/萌嫡/春姑娘
编 · 志平
2月10日,对很多上班族来说可能是期待已久的日子,因为终于可以回公司上班了,也终于可以出门,呼吸外面的空气。
不过,像腾讯、网易等等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开工之前就将远程办公的期限再次延长,甚至有一些游戏公司将时限延长至3月中旬。或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是值得羡慕的一件事。
对于千千万万的员(she)工(chu)来说,复工后有怎样的心情?又该如何处理当下的生活方式?状态如何?……带着这些问题,鞭牛士采访了多位企业员工、滴滴司机、快递小哥,发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状态。
狗蛋er
北京 | 某互联网媒体公司记者
我在2月4日就已经回到了北京,当时公司也是计划10号正式复工,要求员工提前回京自我观察一周。但最后鉴于疫情形势,临时又延后了一周,期间依然实行远程办公,只有公司行政部门需要到公司值班。
远程办公对于我这一行来说,实际和去公司没有什么区别,每周的KPI(出稿量)不会因为疫情有所减少,无非是把开会地点从办公室搬到了线上。
虽然打卡用的钉钉,但是开会用的是飞书,因为我们只用“最新最酷的产品”。唯一的不同,是远程办公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摸鱼划水(偷懒)。但是有硬性的KPI,工作效率倒也没有下降。
虽然我没有在复工第一天(2月10日)去体验北京的交通、办公氛围,但是从山西回北京的路上已经有所感触。当时,火车站门可罗雀,每个人戴着口罩不说,还相隔至少两三米,在车厢里也是这样的情况。
另外,父母很担心我个人的安危,所以用油桶自制了一个面罩。看过网传的,那种用水桶做的面罩吗?基本就是那样。
这么长时间的远程办公,以及深居简出的作息,自己点开了很多技能点,其中一项就是做饭。不是我吹牛,我现在做的菜,基本已经和711一个味道了。
平时工作的时候,洗菜、做菜要一个小时,吃饭只要二十分钟,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现在好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精进厨艺。
除了做菜,作为ACG迷,自己也在补全之前的神作,包括《JOJO》,已经看到了第三季。
我觉得,2020年的开年虽然有些沉重,但自己也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多攒钱,少花钱,同时多点开一些技能点。
月半子
杭州 | 某上市互金公司品牌营销专家
现在想想,感觉自己很幸运。
我在1月19日坐上了去美国的飞机,结果没几天国内就出现了各种关于疫情的报道,之后就是疫情形势的急转直下。
巴尔的摩一处工厂改造的书店
杭州对于复工这件事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公司在2月10日之前也曾向监管部门申请过,但未被通过。当时,公司人事给出的通知是,不仅复工要提前申请,而且进出公司园区也需要公司开证明。
当时,公司人事给出的复工时间分三个时间点,分别是10号、17号、24号,但目前看情况已经无法按计划复工了。
自己虽然到了国外,但是即便疫情这么严重,也没有感觉到外国人因此对中国人区别对待。倒是美国的华人圈子反应比较大,各种抢购口罩,导致我在的那个town,一次性口罩的单价被抬高至了60美金/包(一包50个)。相比之下,别的城市只要十几美金。
而且,自己刚落地那几天,得了咽炎,害的自己和家人都很担心。
目前,即便公司复工,自己也回不去。因为,由于疫情的问题,“美国政府的travel advisory,对中国是level 4, 不要旅行”(文本来自机翻)。说白了就是航空管制,航班不是减少,就是全部停运。
因为公司在杭州,所以我们用的是钉钉。因为我有时差,所以工作效率并不高。而且,互金行业在国内已经快低到尘埃里了。别看因为疫情,很多公司瞅准用户不能出门的机会,疯狂打广告,互金公司可做不了太多事情。
不过,我们公司还是在疫情期间捐赠了包括口罩在内的一些防疫物资,而且还招募了一些志愿者,算是做过贡献了。
别的同事我不太清楚,但是对于我来说,现在还是有种没有上班的感觉。工作之余,自己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计划,包括规律的作息、运动健身、学习英语,还会陪着自己的外甥女去上兴趣班。下一步,准备再学习下摄影和剪辑。
露露
北京 | 某BAT员工
我本身是武汉人,疫情让我这个春节无法回家。现在想想,这十几天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太魔幻,太意想不到了,我恐怕此生都不会忘记这个最不像春节的春节。
目前公司仍然要求在家办公,但对于我来说,宁愿选择去上班。自从实行远程办公以来,自己最晚加班到三点,最早五点起来过,原本固定的工作时间早就模糊了界线。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坏事。我一直很担心武汉的家人,心情也随着前方的消息大起大落,甚至在大年初一的早上还偷偷哭过。而繁重的工作比较好的让我转移了注意力,我也在慢慢适应这种禁足的生活。
说禁足真的不为过,我现在基本不出门,除非是买一些必要的日用品和瓜果蔬菜,连垃圾都是两天一倒。
现在,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可以早日见到父母。
蒋师傅
北京 | 滴滴司机
我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但滴滴在春节期间没有停运,所以我选择留在北京继续开滴滴。不过,因为是春节,而且又爆发了疫情,所以单量少的可怜。平均一天也就十几单,去掉平台抽成,也就赚300多。再去掉油钱、房租、基本生活费,也就能保个本吧。
而且,最近这两天,北京的蔬菜价格涨了不少,我光买菜就要花掉五六十块。想想之前单量比较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一万的收入,再不济也能有个7000元。可现在是啥行情啊,早知道这样,就不留在这了,把车过户,回东北老家过年。
2月10日是复工第一天,但是单量依然没有好转。现在这种形势下,能开车的开车,能坐公交地铁的坐公交地铁,还有很多在家里办公的。
虽然单量不咋地,但是滴滴对我们司机还是很照顾的。我们这些滴滴司机,可以在每个区域的固定点进行消毒,而且是定时定点。另外,滴滴还说,如果遇到不带口罩的乘客,可以拒载。
王师傅 | 北京 | 滴滴司机
我开滴滴有个两三年吧,是和别人合伙在平台上租的车,年前就开着车回山东老家了。我和合伙人约定的是初六回北京,毕竟是租的车,每天都有份子钱。
初六的时候,我老家这形势还没那么差,全市的范围内也就出了十几个,我在的县城还有下面的村镇都还没有封路封村,所以我就比较放心的回北京了。
回去之后可不得了,我租住在顺义的那个村里已经围上了铁皮,我大白天的进去,检查的人一看是外地的,死活不让进。我在外面等了五六个小时,抹黑溜进去了。进去之后就犯难了,没吃没喝还不让出去进来的,还不如回家。所以,第二天一早又开车回老家了。
这个决定让我感觉很庆幸,回来没几天,县城里出了一例,从县城到下面的村镇全部实行了封堵措施。之前在北京每个月最少也能净挣个六七千,现在只能看着车每天白白的花钱。但是,还是命要紧。
小丽
北京 | 某互联网公司
其实我年初八就回来了,坐火车回来的。抢票难倒是没觉得,车上人特别少,平均一个人两三排座位了。听说是12306特意控制售票,避免人多,来回路上测了好几遍体温。
当时还是说延迟到2月10日再复工,不过当时是要求可以远程办公,不用回北京,但领导还是建议我早回来,以免开工回不来。
后来回公司复工时间又往后推了一周,要求是在公司驻地远程办公。回不来的要扣工资的,实发60%,我们这种社畜哪敢不回来。复工后,上下班会选择网约车、出租车。
回来的要轮流去公司值班,第一天我去的,公司没几个人,也就不到十个吧。上班其实谈不上释放压力,我在家也没觉得压抑感,平时就比较宅。再加上我们也没严重到不让出家门的地步,我还是会偶尔出门买菜买东西的。所以感觉还好,也就是正常心态吧。
作为社畜,远程办公也没见得多清闲,用流行话说就是“需求不停我不停,领导不睡我不睡”。除此之外的假期一共也没几天,又不能出门,顶多看看书追追剧。
公司要求回驻地远程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支付工资,这种时候互相体谅吧。另外,内部压力变大、工作量增加、考核严格,都是正常的。
说实话,我没觉得2020年开局沉重开局,大范围的不如意和自己日常遇事儿的不如意,在感觉上都是一样的,慢慢的都会过去。
南哥
北京丨顺丰快递
我春节回东北老家了,休息了半个月。初七开始回北京上班了,公司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
其实,我每天出门工作也有点担惊受怕,家里人也担心。但是工作还是得做,毕竟早晚都得做,而且家里还有孩子。
虽然是在疫情期间开工,但是待遇还是跟之前一样,没涨工资也没涨配送费。
现在我配送的区域,已经没有小区或者办公楼允许我们进去了。都是客户出来收寄快递,或者放在客户指定区域。
不知道以后情况会怎么样,但开工至今单子少了很多。
林林
北京 |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媒介
春节之前的几天,关于武汉疫情的消息越来越多,周围劝我不要回武汉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我向在医院工作的亲人了解疫情的一些情况之后,最终选择把回武汉的机票退了,留守北京。
其实,2月10日并不是我复工首日。因为整个假期我都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要在线办公,而且都没有上下班时间。同时,我的工作量因为疫情需要也有一定增加。
可能是我的工作属性,一直都是有工作就立刻跟进,之前周末或者春节也都需要远程在线工作,只是这次远程的时间比之前变长了很多。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更多的感觉。
我看到周围有朋友抱怨,在家工作效率低。但我觉得还好,在公司累了也会买个咖啡休息一下,只不过在家变成了撸猫。但是我的猫太能睡了,基本不会干扰到我的工作。
别人家的“奥利奥”
复工的话,现在北京的情况应该还好,基本上每个小区都严格检查出入人员的体温。而且,很多小区只允许住户进入。因为我们公司还没有通知回公司的时间,所以目前我不太担心外出。未来上班的话,我会开车,堵点就堵点吧,目前不敢冒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最近确实看到不少中小企业发展不下去的消息,但我们公司在疫情中应该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有不少项目为大家的宅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吸引了不少用户的关注。
车厘子
北京 | 某大型线上商城开发人员
我们公司是临时通知要延期复工的,而且没有给出具体的截止时间。不过,我本来就没打算这么早回去,这种形势,谁敢回?
其实,我有计划这周末回去,但是最近我租住的那个小区出现了一例,太TM吓人了。不过,相比疫情走势,我更关心我的年终奖,公司到现在都没给个明确的通知。
而且,远程办公一点也不轻松。公司目前使用的是腾讯会议,进行线上会议。所以公司规定了早中晚三个时间点视频打卡,我自己又是技术人员,加班更是常事了。就在上周四,我自己还熬夜测试了系统,快顶不住了。
最关键的是,远程办公连加班的概念都模糊了,以前十点后算加吧。现在,24小时都算正常工作时间。别说餐补了,吃饭的时候都可能“拉壮丁”。不过,毕竟在家,偶尔偷懒还是有的,但无非就是打打游戏。而且,公司也没有刻意增加工作量或提升考核难度。
工作间隙晒太阳、嗑瓜子
我一个在郑州的朋友,公司直接明确要求,远程办公的员工只按照最低标准发放生活费。和他相比,我已经很幸运了。但更幸运的是我老婆,她就职于一家互联网众筹平台,公司是项目制,完成规定的任务就可以。既不需要打卡,也不经常开视频会议。
在中国,企业、员工千千万。五湖四海的人,汇聚在一个屋檐下,或悲、或喜、或怒、或理解,都是他们的客观遭遇的体现。是坚持利益,还是衡量责任感与温度,都是管理者的事情,员工只能被动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