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3个月败光百亿美金市值,陆正耀赢了内斗,难收瑞幸退市残局
2020-07-03 21:15

瑞幸退市已经板上钉钉。

 

在两次收到退市通知后,6月29日瑞幸正式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后,宣布不再寻求推翻或暂缓执行将该公司从纳斯达克摘牌的决定。

 

从18个月最快上市到400多天最快停牌退市,瑞幸结束了它的美股之旅,但它的内部宫斗剧还在继续。

 

内斗风云摆上台面

——鞭牛士——

 

在内部调查基本完成后,瑞幸咖啡官网于7月1日发布公告,承认伪造交易始于2019年4月,2019年净营收被夸大了约21.2亿元,2019年成本和费用被夸大了13.4亿元。

 

瑞幸还表示,根据特别委员会的建议,董事会解雇了钱治亚和刘剑,此外,董事会也决定要求陆正耀先生辞去董事和董事长职务。

 

这个决定是包括瑞幸两名独立董事在内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基于调查中发现的其他证据和评估了陆正耀在内部调查中的配合程度之后作出的。

 

另据腾讯深网报道,有知情人士称,瑞幸董事会成员黎辉、刘二海以及独立董事邵孝恒等对陆正耀的举动感到失望,提议要求陆正耀辞去董事长和董事职务。此外,要求匿名的董事会成员称,特别委员会调查结果显示,陆正耀与其他高管参与造假并干扰调查。

 

早在6月19日,瑞幸就曾公告这一“罢免陆正耀董事长及董事身份”的议案决定,同时在公告中还显示,议案除将审议罢免陆正耀的身份外,还将讨论审议解除独立董事邵孝恒、黎辉、刘二海的任命,同时安排陆正耀提名的两位新董事Ying Zeng、Jie Yang进入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将在7月5日举行。

 

同时,公告提及特别调查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濮天若辞任独董,这距离其上任不到3个月。

 

但在26日再次发布的公告中,却将董事会提前至7月2日,同时保持独立董事邵孝恒的职位。

 

邵孝恒是特别调查委员会组长,负责瑞幸财务造假事件的调查。目前,瑞幸董事会有8名成员,除陆正耀外,包含现任CEO郭谨一、代替原CEO钱治亚、原COO刘剑的高级副总裁曹文宝、副总裁吴刚,以及两名瑞幸最大的机构投资方代表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独立董事同时也是特别调查委员会成员邵孝恒、庄伟元。

 

鞭牛士曾经在《瑞幸咖啡IPO:陆正耀和门徒们的资本“操盘术”》一文中阐述瑞幸高层陆正耀、钱治亚、刘剑、郭谨一、黎辉、刘二海之间同为神州系且彼此有深层关联。可以说原先瑞幸董事会成员都是陆正耀的“自己人”,但在造假案曝光后,据报道,黎辉、刘二海与陆正耀因投资方面建立的密切关联被打破,关系岌岌可危。

 

而另一方面,在自曝造假后,陆正耀失去门下两员大将,瑞幸咖啡董事兼首席运营官刘剑被推到台前,瑞幸称是其主导了造假案。而后钱治亚也被勒令辞职,好在接任ceo的也是跟自神州租车就随陆正耀的负责供应链的郭谨一。

 

据财新此前报道,6月26日那场董事会上,关于“需召开董事会会议罢免董事长”的投票是在陆正耀中途离开时进行的,最终票型为4票赞成、3票弃权,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黎辉、刘二海、邵孝恒、庄伟元4名董事投了赞成票,郭谨一、曹文宝、吴刚3名董事投了弃权票”。

 

目前,陆正耀家族以及钱治亚拥有瑞幸超过52%的股份和61%的投票权,即便陆正耀离开董事会,通过他安排的两名新董事,也可以通过投票权影响公司,否则陆正耀对公司的控制力将被削减。


而在濮天若辞任后,作为特别调查委员会组长,邵孝恒的去留也或对造假事件的调查结果有影响。

 

表决“罢免陆正耀董事长及董事身份”议案的董事会在昨日召开,最终,因为议案未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董事的同意,所以该决议未能通过,陆正耀仍是瑞幸董事长及董事。

 

这场角力的结果似乎证明“陆正耀+瑞幸现管理层”战胜了“调查委员会+投资人”,成功保住了陆正耀的董事长职位。但7月5日恐怕还有新剧情上演,到时结局是否反转,还要拭目以待。

 

“毁于资本”的三个月

——鞭牛士——

 

从18个月成功登陆美股,到400余天退市,瑞幸刷新了中概股的“最快记录”。从2年开4507家门店,瑞幸也刷新了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的记录。此前,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还曾表示,要在2021年底,挑战10000家门店。

 

直到造假丑闻吹开了这场资本游戏的泡沫。造假案曝光以来,各大机构股东开始逃离,第三大机构股东Capti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孤松资本均已清仓,愉悦资本的持股比例也减至5%,对冲基金Melvin Capital也减持至5.2%,摩根大通则减持至1.60%。

 

但仍有240家机构投资者依然被套牢,有截至6月5日的数据显示,这之中,前50家机构投资者持股瑞幸79%,十大机构投资者总持股44%。

 

紧接着是闭店潮,瑞幸咖啡计划在北京地区关闭多达80家店面,占据瑞幸在该地区总门店的五分之一。对此消息,瑞幸方面回应称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确实在进行正常的门店优化,对个别效益不好或客户覆盖重合的门店进行“关停并转”,同时持续新开门店,这也是公司门店战略调整的方向。但也有分析指出,闭店、用自动贩售机取代门店,是瑞幸压缩成本的征兆。


裁员也在进行中,在5月中旬也传出了瑞幸厦门公司裁员的消息,比例超过50%,多为研发人员。不过瑞幸公关对此回应称员工离职属于正常人员流动,主要是在执行2019年绩效考核的末位淘汰机制。

 

还有高管相继离职,5月1日,瑞幸CTO何刚辞职,他在去年9月才加盟瑞幸,5月底CHO殷红磊也离开瑞幸,而他加盟瑞幸的时间更短,仅3个月。

 

同在五月底,瑞幸开始业务调整,将全国大区重新划分南北中三个大区,大区下面直接是城市。这被视为公司开始走扁平化管理路线,也被视为裁撤冗余人员的信号。据报道,这一业务调整的决定是陆正耀在5月召集所有副总裁开会后拍板的。

 

股价也崩盘,停牌42天的瑞幸在纳斯达克通知必须强制摘牌后恢复交易。但交易一恢复,瑞幸股价盘前闪崩,跌幅一度超过50%。

 

挣扎中的瑞幸在5月22日要求举行听证会,希望撤销退市决定,但因为未能及时公开2019年度财报,6月17日再次收到退市通知。到6月28日,仍旧拿不出财报的瑞幸撤销召开听证会的请求,接受退市。

 

6月29日,瑞幸开盘前就暴跌超20%,盘中六次触发熔断,截至收盘暴跌54%。曾经110亿美金市值的瑞幸仅剩3.6亿美金。

 

有业内专家计算,2010年到2019年,美国证券类集体诉讼单案件赔偿金额去除高额年份的巨型赔偿案例,平均每个赔偿金额在2600万到6000万美元之间。参考瑞幸咖啡最高股价和最低股价以及总股本,瑞幸咖啡将面临总计约112亿美元的赔偿。除此之外,还有美国SEC的罚款以及国内《证券法》约束下的追责。

 

不可否认,瑞幸通过砸钱营销在消费市场树立的品牌认知,搭建的数字化供应链,积累的消费者大数据,让其成为快速获得百亿美金市值、美股上市的赢家、具有商业参考价值的案例,这是“成于资本”。但在造假丑闻这个炸弹引爆后,瑞幸也“毁于资本”。

 

资本游戏泡沫幻灭了,但内斗终局会否在7月5日上演?鞭牛士也将持续关注。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