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2017 WeMedia第四届中国自媒体年会暨“X”科技峰会今日在京召开,梅花创投吴世春发表主题演讲。
吴世春认为,中国在人口红利慢慢消失之后,创投圈目前的新三大红利是消费红利、技术红利、国运红利。
人类由低到高的消费升级需求带来了消费红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技术带来了技术红利;中国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向第一大经济台,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顶层设计的实现,带来了国运红利。
以下为吴世春演讲全文:
大家好,很高兴受邀来做这样一个分享。以前讲的比较多是如何做早期投资,今天讲创投行业的红利。
这几年投的明星案例,最早的时候投大掌门给我带来差不多1500倍的回报,今年有一家公司去纽交所上市,掀起互联网金融在纽交所上市的热潮。估计明年会有几家公司出现在A股或者美股市场上面。这几年我们不追风口,但是追逐这个行业里面的红利。我们的Slogan,梅花成立第一天,希望帮助聪明的年轻人成为伟大的企业家,投资年轻人投资新经济本身就是很大的红利。
创投三大红利,消费红利、技术红利、国运红利。过去十几年经历最多的是人力红利,最多的是模式创新。当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当流量都集中在BAT的时候,我们看到新的三大红利。
第一个消费红利,我们认为人的需求总是不断从低向高走,有了自行车会想开摩托,有了摩托会想开汽车。去了三亚旅游就想去马代、巴黎旅游,人的消费不断升级,没有任何人的欲望停止在某一个点,不断升级。在中国品牌也会不断升级。中国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都会诞生中国的高品质品牌,我们投资了小牛电动等等,每个领域都会像小米、华为一样出现那个领域里面的小米、华为。
服务也会升级,在已经成熟的消费市场,有一拨革命性的升级,像现在的新零售,比如我们投的唱吧,原来是手机KTV,现在对线下KTV改造,推出唱吧麦颂,推出MICO无人KTV亭这种模式,不断服务升级。这几方面组成的消费红利会推动中国消费升级最大的动力。
第二个,技术红利。为什么类似于共享经济或者无人职守的设备会在中国先爆发?有几个因素。麦肯锡的数据,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11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网络规模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一个网络里面的价值等于它的节点数的评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规模越大,产生的创新和技术的变革就会越明显。当基础设施具备的话,就会推动上面更多的创新,像移动支付的普及带来新零售的一片创新和繁荣。中国的用户数和节点数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旦有新的技术创新,规模效应和节点效应非常大。人口红利下降的时候,更多公司会有动力去做技术创新。
第三个,国运红利。当中国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向第一大经济体,人民币变成全球性储备货币,包括“一带一路”,包括亚投行各种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出现,对中国的品牌也好,还有产品走出去也好,都会产生比较高的溢价。像华为卖产品,“先卖国再卖城市再卖产品”,“卖国”什么意思?把客户带到中国来看中国的高铁硬件软件设施变化,再带到深圳这些地方去看公司怎么样,最后再卖产品,这样才能卖出比较高的议价来。
在中国从第二大经济体到第一大经济体的过程中,伴随大量产品的输出,手机、无人机、耳机、电视等等。文化的输出,未来会有很多中国的文化或者内容向海外输出。有专门在海外做中国武侠、穿越小说翻译的APP,在欧美那边非常火。类似这样的产品相对今日头条的模式也在海外输出,像唱吧的模式,在日本变成非常火的应用。
三大红利转变背后的因素是什么?美国走过的路,中国都会再走一遍,走向世界经济头把交椅的时候,这些红利都会重新来一遍。原来看到增长从人口红利的模式创新到新的三大红利的转变时,投资上面也会带来一些思路的转变。
清科的数据,2017年比2016年投资的金额变大,整个投出去的钱变多,但是拿到钱的项目数在减少。这表明钱在向头部项目集中,可能更少的项目拿到更多的钱,从早期投资一直到VC、PE投资,都会愿意把钱放在头部项目。比如像共享单车里面,摩拜、ofo拿走共享单车里面50%以上的融资金额,这是钱向头部集中很明显的案例。回报也向头部集中,每年不管在A股市场、美股市场,销售出去的项目也就十来个,只有投中头部项目才能为基金和LP带来好的回报,回报也向头部进行集中。
前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天使投资已死”或者“早期投资已死”,我不认同这种论调。天使投资慢慢变成不是二八原则,而是2和98的原则,0或者take all的游戏。投不中的项目整个基金就打水漂,投中一个能上市的公司,有可能把整个基金赚回好几倍。在三大红利里面找自己能投中的头部项目,今年10月份上市的趣店为我们早期投资带来差不多1000倍的回报,最后一轮也加持了,差不多带来非常可观的回报。
不仅是头部化,还品牌化,早期出资人结构发生变化,原来以个人LP居多,现在慢慢走向结构性的母基金和政府基金、第三方机构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在三大红利里面都是催生中国新经济往前走的很重要的动力,我们的投资方式,投资新经济重仓年轻人。新经济给了有梦想有野心的年轻人改变历史的机会,一个公平的社会财富应该不断被聪明的年轻人去分配和创造。对我们来说,能看到每一个聪明的年轻大脑都是富矿,都值得下注。在大掌门四个小伙子一无所有的时候给他们投钱,并且获得了最大的回报。
对我们而言,投资不仅去发现项目,投资四句话,“看得到、看得懂、投得进、帮得上”。投资很重要,一定要做独立判断,发现项目只是整个投资工作的10%都不到,如果你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只是把发现项目当做最重要的事情的话,项目的成功率会非常低。好的投后帮助才是提高项目成功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建立了一个类似WeMedia这样的portfolio社群,叫梅花帮,解决投后工作,提高投后效率。
我们希望在投资里面扮演三种角色:成为创业者的肩膀,成为创业者的朋友,让他踩和靠;成为他的眼睛,发现创业者没看到的趋势、一些问题;成为他的桥梁,帮他去搭建各种人脉包括后续融资的桥梁。包括趣店当时和蚂蚁金服合作,在每个项目上面都能够帮到创业者。一个创业机构如果对创业者只能提供钱的帮助是一种耻辱,我们一定希望能够提供钱以外的,包括背书,包括人脉资源上面的帮助。跟创始人之间的关系,希望任何情况下都站在创始人一边去做创始人的朋友,跟创始人之间保持互相成就、终身合作的关系。
口碑非常重要,好牌会持续,像我们投资大掌门,大掌门既是我们的LP,又不断给我们介绍信的项目,给我们介绍SOLO,SOLO现在在上市过程中。SOLO又帮我们介绍了MICO,现在MICO在东南亚是领先的视频社交平台,希望在各种资源之间建立连接,慢慢就会变成超级连接。包括媒体资源,包括上下游的VC资源,包括优秀创业者本身就是平台资源。
一个企业的价值主要在团队身上,一流的团队哪怕给他一个三流的方向也能做出二流以上的项目。一个三流的团队,给他一流的方向和资源,最后也是四流的结果。像罗敏一开始的方向并不是很好,一开始到后来的校园分期都不是好的项目,成为纽交所走到百亿上市规模的企业,这就是一个优秀一流团队带来的价值。腾讯花了很多资源和钱投的短视频企业微视,大量的资源,但是并不能带来最好的结果,最后公司清算掉。
一个企业的价值90%在团队身上,一个团队的价值80%在创始人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计算,用户数据、商务模式、经济模型,唯一不可以计算的是创始人的成长潜力。就新经济的核心是人,优秀的企业家,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四维空间里面成长,创始人学习认知能力的天花板是创业公司的天花板。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