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滴滴发布交通大脑,用AI打造智慧交通样板城市
Bianews 2018-01-25 16:55

今日,滴滴在2018智慧交通峰会上正式发布了智慧交通战略产品“交通大脑”,携手交管部门,运用AI的决策能力解决交通工具与承载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


事实上,滴滴作为一个连接人与交通工具的平台,一直以来除了提供众所周知的出租车、专车、快车的服务外,还提供代驾、智慧公交、租车、顺风车、企业级、单车等11个垂直领域的出行服务。


滴滴出行创始人、CEO程维认为今天中国出行服务的创新是全球最快、最广的,他在演讲中提到,目前在网约车整体发展规模上中国是美国的4到5倍。


而这发展过程正是中国网约车行业在匹配、推动领域中市场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做的探索和努力。



以滴滴为例,2017年,滴滴就把智慧交通作为新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滴滴平台上日订单量在2500万,2千万司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沉淀下来海量数据。


“中国很多城市的交通大数据是世界各城市中交通数据中质量最好的,这个是金矿。”这些数据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可以帮助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更高效地管理城市交通。


程维表示,在2018年,滴滴还会与10个城市开展深度的合作,投入资源,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摸索出一套交通评估标准,打造出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能够被认知、认可的智慧交通样板城市。


滴滴出行CTO张博也表示,过去二十年,互联网解决信息流动的问题,滴滴希望解决的是物理世界人和物体的流动,未来十年,交通会因科技发展发生巨大变革,这一变革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车辆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这三个层面。


滴滴交通大脑将在这一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希望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突破口,与交管部门等合作伙伴一起用技术力量改善城市交通,普惠大众出行。



滴滴交通大脑是兼备云计算、AI技术、交通大数据和交通工程的智能系统,一方面,它在空间上打破了城市内区域的“数字”壁垒,实现高效、全面的交通管理和协同;另一方面,在时间上,交通大脑突破了人类的决策能力极限。


交通大脑通过机器自我学习的方式,搭建出能够支撑类脑推理的核心算法模型,可以帮助实现更准确的预测能力、智能的调配能力,实现最优的交通组织。


据张博介绍,交通大脑并不只是城市交通数据中心,有智慧、能进化的交通大脑平台下包含3个关键的中枢:数据中枢、分析中枢、控制中枢,3个中枢联动才能实现“发现—决策—行动”的闭环。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中枢整合出行地图、全路网扫描、移动电子眼等多方数据为控制中枢和分析中枢提供决策依据;分析中枢承担计算能力、AI分析能力,基于云计算技术让所有数据可以最高效地运转,最智能地分析决策。


所有的联网设备则通过控制中枢智能化完成,包括信号灯、诱导屏、视频卡口、停车场等,甚至标识标牌、路灯、警力调度也能联网控制。


目前,滴滴交通大脑已在全国20多座城市扎根生长,从智慧诱导屏、智慧信号灯等智慧交通项目着手,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缓解道路拥堵,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据介绍,智慧信号灯的落地提高了城市通行效率。以济南为例,在已优化的344个路口中,每天为济南市民节省超过3万小时的通行时间。


此外,通过减少车辆怠速、缓行时间和排队过程中停车启动次数,并且据统计,济南全年因此间接累计减少了4.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而在武汉,滴滴也已开始利用海量的出行大数据与交管局数据结合,应用在城市道路的智慧交通诱导屏上。该诱导屏不仅可以实时显示前方道路的通行状况,还能通过滴滴的ETA(预估到达时间)技术预测去往前方路段所需时间。


此外,滴滴此前推出的“滴禹”智慧交通信息平台也已为济南、武汉等多座城市提供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滴禹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优化后效果评估,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全周期的管理平台。


共享化、电动化、智能化是未来交通的趋势,交通工具从拥有变成共享,绿色出行成为人类共同诉求,高度智能化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将显著改善交通安全。


程维认为,“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交通会变成一个整体的体系、系统,逐步实现由一个中央智慧的城市大脑去给大家赋能、给司机赋能做乘客的助理也给整个城市赋能。”


在交通的互联网时代,共享也会成为一个趋势。一旦实现共享,整个城市的利用率、可持续发展有可能会在底层上一个台阶,可能改变工业时代以来车厂卖车、买车的基本模式,而真正的走向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和共享的时代。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