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凤凰WEEKLY财经
自从破圈以来,B站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全民型”的视频平台。
2021年7月,B站一次小小的宕机事件,瞬间冲上热搜榜第一,网友惊诧于宕机事故本身的同时,也在惊诧原本是“小众文化”著称的B站在全网引起的强烈反应。
这是B站破圈时想要的结果,经历了加速“破圈”,B站整体经营的“蛋糕”正在越做越大。
8月19日,B站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未经审核的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B站净营业总额达44.95亿,同比增长72%;MAU(月均活跃用户)达2.37亿,移动端月活用户达2.21亿,完成了2019年定下的2.2亿目标;日均活跃用户达6270万,同比增长24%。
用户多了,亏损也多了,这是对B站二季度财报最直观的印象。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11.2亿的净亏损,同比几乎翻倍。
这又一次让外界提起两个问题,第一,B站何时能盈利;第二,破圈的B站,如何面对中视频的竞争。
不断扩大的基本盘
很多人都还记得2020年B站的跨年晚会,当香港TVB翡翠台宣布转播这一晚会的时候,舆论纷纷感到震惊:“这小破站也太猛了。”
从谢霆锋、五月天,到钢铁侠、五条人;从《仙剑奇侠传》到《英雄联盟》,一场晚会下来,数不清到底运用了多少元素。80后到00后的童年,几乎全部囊括了。
事后,共青团中央以《网友:这场“跨年晚会”很懂年轻人!》为题撰文评论称,在大部分卫视都在请明星演唱流行单曲的时候,他们以年轻人兴趣作为切入,通过对节目内容的走心策划,满足了粉丝们记忆深处最细腻的情绪。
B站的这场晚会想表达的是,这是一个呈现真实多元文化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圈子的强力秀场,更不是传统二次元“非黑即白”“一言不合就开骂”的逻辑。
这也是B站一直以来想实现的目标,圈子在扩大,B站的基本盘也在扩大,用户也在增长。
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在8月19日解读二季度财报时,尤为自豪地谈及用户的增长。他表示,B站用户增长最大的优势是用户增长的质量,这个季度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了81分钟。他认为,有信心今年完成2.6亿MAU的目标,甚至超过。而且,还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用户超过4亿的目标。
这在营收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财报显示,二季度B站广告营业额10.49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201%。而近几个季度B站的广告营业额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根据B站公布的旗下商业合作平台“花火”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入驻品牌同比增长2050%,品牌在B站商复投率达到75%。
熟悉B站的人或许还能想起五年前“贴牌广告”的那一幕。2016年,B站在5部番剧的片头加了广告,尽管为此专门设置了可以跳过的选项,但还是引起众多用户反对。为此,陈睿急忙发声明解释,并给出了这样一个承诺,如果用户们不愿意接受这种可跳过的广告,B站宁可不上线这类附带版权方强制要求的番剧。
品牌选择B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用户群体在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是看好B站用户未来强劲的消费能力。
有B站员工对《凤凰WEEKLY财经》记者表示,B站的优点在于社区氛围和内容导向,因此B站的用户价值高,商业客单价值也高。“我之前主导的一项游戏内容商业化项目,比其他平台卖得贵,但是客户会选择买单。”
与此同时,哔哩哔哩首席运营官李旎曾表示,2021年B站的广告量不会增加,将保持在5%,以打基础为主。
这样看来,B站完全有能力在广告主和用户之间保持相对和谐的关系。而且,B站的广告业务,还预留出了未来增长的空间与潜力。
不过,B站的用户增速还是放缓了。2020年第二季度,B站月均活跃用户和移动端用户同比分别增长55%和59%,日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2%,而今年同期的数据则为38%、44%、24%,在增幅上有所下降。去年用户增长迅猛,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的放缓,用户增长速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不断激烈的厮杀
出圈的B站,迟早要摆到台面上,和竞对有一场厮杀的。
当前,国内的长视频领域被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大巨头占领;短视频领域则被抖音、快手攻占,用户规模趋于饱和;唯在中视频领域,仅B站与字节旗下西瓜视频声量较大。
双方的直接碰面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西瓜视频曾挖走B站两位百万粉丝Up主——游戏区的敖厂长和知识区的巫师财经,两位Up的视频播放量都在百万级别。随后,B站花费4000万又把敖厂长重新签回。
根据中信证券调研,西瓜视频主要以广告为变现方式,而国内视频巨头爱奇艺、腾讯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会员服务和广告收入,其中会员服务收入占比最高。
B站与这些视频平台的一大不同在于,B站的收入不是以广告为主,且在广告业务中,不包含贴片广告,倾向于内容型广告。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移动端应用启动页面或顶部广告、网站主页顶部的横幅品牌广告,及以在线视频推送旁边的自然推送的形式出现的效果广告。相比爱奇艺、腾讯等动辄百秒的视频贴片广告,B站的广告投放对于用户来说更加自然且自由度更高,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与其他视频平台相比,B站拥有领先于其他视频平台的成熟社区。B站的社区由众多基于兴趣自然组成的子小区集合而成,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进行互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别家的弹幕用完即被抛弃,B站却能在弹幕之外,还能让用户讨论+交流。
去年11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陈睿表示,“我觉得用户本质上来说消费的是他喜欢看的视频,是内容好的视频,而并不是所谓的短或者长。”意在表明,B站未来的视频内容分发是以用户需求和喜好为主,不会将自己限定在中视频领域发展。
但B站的问题是,在用户高速增长的背后,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一次次遭到挑战。
前述B站员工对《凤凰WEEKLY财经》记者表示,B站的劣势在于产品和技术能力不足,研发能力差,产出速度慢。在用户体验方面,也有用户表示,难以在算法推荐中获得自己喜欢的内容。
这恰恰是西瓜视频的优势,背靠字节跳动这座大山,西瓜视频能够与字节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联合,在版权、内容方面实现更加优质的聚合。在运营与算法上面,更能发挥字节自身的“看家本领”。
而且,加入这个战局的玩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西瓜视频今年6月公布“中视频伙伴计划”。数据显示,上线至今,6300位作者实现了粉丝翻倍,12.5万人实现收益提现,3628位作者月入过万。
知乎视频内容创作者在第二季度以每月75%的速度增长,每天的上传量同比增加了三倍。
微博2021Q2财报数据显示,视频号开通量超千万,其中百万粉视频号规模超过3万个,原创视频发布量环比提升超过1倍。
B站正在尝试改变这一局面,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B站研发开支为人民币6.74亿元,同比增加104%,一般及行政开支为4.36亿元,同比增加109%。增加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行政人员及股权激励费用、租金开支增加所致。
不断被质疑的盈利
B站的盈利,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可以不算是一个问题。
不算问题的道理很简单,第一,B站有毛利。Q2财报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B站实现毛利9.89亿元,同比增长了63.7%。第二,B站不缺钱,仅在今年的香港上市,B站的募资额就达到了约165亿元。烧钱换用户的计划,还可以继续一会儿。
而且,并非B站一家采取这样的打法,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家长视频巨头也在砸下重金,抢夺各类综艺、网剧的独家版权,这使得三家平台的成本常年居高不下,亏损也与日俱增。
但B站的盈利也是一直被外界质疑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二季度,用户增长的速度放缓,但营销费用还随之增加了107%。而且,成本的增长(同比74%)超过了营收的增长(同比72%),致使毛利率出现了下降,从一季度的24.04%下降为二季度的22.00%,也低于去年同期的23.08%。
对此,B站首席财务官樊欣的解释是,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改变了销售组合,发起了一项针对新Up主的基于表现的激励措施。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要不断增加用户数量,而不是去首先实现收支平衡。
财报显示,二季度营业成本35亿元,其中为内容创作者支付的“收入分成成本”接近17.5亿元,占总成本的一半,同比增长达到70%。
烧钱换用户,补贴Up主,换取好的内容,这是B站破圈的必然代价。而且,若要完成2023年4亿MAU的目标,B站的投入仍然不能减少。
但随着存量竞争时代的来临,新增用户的难度势必较以前不断加大。烧钱换来的用户,有可能无法贡献出等额的营收。由此产生的亏损自然会一天天增加。
陈睿在解读财报时,再一次谈及了游戏业务的发展。他表示,过去一个季度,游戏增速是在放缓,主要是供给侧的原因,因为游戏代理的收入增加,需要来自新的游戏的介入,而过去的半年,整个市场上拿到版号的游戏太少了。
陈睿同时表示,今后B站将在自研游戏方面增加投入。
今年8月4日,哔哩哔哩首次公开自研产品线,举办游戏新品发布会,除10款独家代理游戏外,还发布了6款自研游戏。
但在游戏遭遇强监管的大背景下,投资者们还是不愿过多把希望押在陈睿的“故事”上。财报发布后,8月20日,B站港股股价报494.00港元,下跌5.18%。港股的股价已经较最高点下跌近50%。
盈利的“破圈”何时能到来,既是B站接下来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也是视频行业能否踏出一条生路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