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砚
北京是叠起来的
郝景芳曾表示,“有一些人是可以藏起来的,藏在看不见的空间。然后再几个小时后又进入另一个世界。我会觉得北京是几个不同空间叠加在一起,就进行了更夸张的衍伸”,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北京折叠》。
北京是叠起来的,一纸流调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生叠在一起。
1月19日,北京市召开新冠疫情防控第269场新闻发布会,发布18日朝阳确诊病例的流调结果,该名无症状感染者住在朝阳区平房乡石各庄村,主要从事装修材料搬运工作,在短短的14天时间里,他辗转多达32个地方打零工,多日工作到凌晨。
不少人将该流调和15日海淀确诊病例放在一起对比,一个是内外交困的中年打工人,一个是生活优渥的年轻女孩,感叹这是现实版的《北京折叠》
5天前,海淀区某银行员工确诊,流调14天,只有4天时间在上班,流调信息塑造出一个家庭幸福、备受宠爱的精致白领。一个26岁的女孩,早上在爸爸的护送下去上班,金融街购物中心、Ole超市、永旺国际购物中心、万象汇、滑雪场、脱口秀,然后在SKP寻找一个限量版的Dior。
评论区里,大都是持羡慕的态度,有人说她生活富足,有人说“看流调是个挺幸福的小姑娘啊”,“这位朋友他好有钱哇”,有人感叹“这就是北京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吗”。
“一个有钱,没结婚没生娃,被全家宠爱的女生,活得真快乐啊”。
据了解,这个年轻女孩儿生活的小区,房子均价在10万/平米。
而另一边,朝阳确诊的中年打工人,却只在北京的城中村,住着700块钱一个月的平房。
在其14天的流调中,他每天都是打工、打工,不分昼夜,几乎每天都干到凌晨。唯一一次外出不是因为打工,独自在美食城吃了顿饭。
他的轨迹跨越朝阳、海淀、顺义、西城、东城、通州、大兴,将其14天的32个工作地点在地图上标注,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北京。
有时在一天之内他需要到好几处打零工。1月10日,他甚至辗转5处,从朝阳到通州,又去到顺义。1月18日,在开往威海的k1085次列车中,他被通知核酸异常。
他的行程成了最令人破防的北京流调地图。
“疫情之下,平凡小人物的生活, 狠狠emo了”,“我看哭了,太心酸了”,“想到我爸爸了,人类的悲欢,有时也许会相通”......
北京是叠起来的,城中村和高档商场都是北京,skp三里屯工体是北京,风花雪月消遣是北京,披星戴月奔波也是北京。
流调就像是打向生活的强光
“爹瘫了,妈胳膊摔断了,一个人养六口人,生活压力很大。”
流调就像是突然打向生活的强光,“北京流调地图”引起关注之后,中国新闻周刊对朝阳确诊病例岳某进行了跟进采访。
岳某,1978年生人,之前是山东威海某捕鱼船的海员,一年能挣5万块钱。但2020年,其大儿子突然失踪,他就开始了漫长的寻子之路。这些年,他去过天津,河南安阳,河北衡水,山东泰安、威海、济南、乳山等十多个城市,因为儿子曾在北京做帮厨,又辗转来到北京,每到一处,他都边打零工边找儿子。
岳某的家庭条件一般,妻子靠给人家晒海带,每天挣100块钱。家里还有上小学的小儿子,还有生活不能自理的爸妈。2021年冬天,父亲瘫痪,母亲胳膊摔断,父母还有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都需要吃药控制,一家六口的生活,几乎靠他一个人支撑。
而之所以经常在凌晨工作,是因为“拉建筑材料、建筑垃圾要用大货车,白天大货车不让进城,如果进城要扣分、罚钱,只能晚上十一点后进城。”
晚上十一点去,第二天早晨四点半回来,不仅出入的场所,岳某和那个年轻女孩儿连生活的时区都被隔开了。
他打工的木偶剧院,有一天那个年轻女孩儿可能会走进去看一场演出,这是他们唯一重叠的生活。
为了多赚点钱,岳某会在上午睡四五个小时,“中午再出去找活儿,这样就能多挣点”。白天岳某就在各个招工群里等工作,一般一袋水泥或者沙子,不上楼是1块,要是上楼就加钱,比如3楼,一袋就是3块,4楼,一袋4块。一袋沙子60斤,一袋水泥100斤。
“现在,我花414块钱买的车票还没有退”岳某表示,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的一个工作人员曾想把钱补给岳某。
“不能要你的钱”,他拒绝了。
“我也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只是好好干活,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挣了钱找孩子。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照顾这个家。”
在整个采访中,他那种身处苦难却又满怀希望的状态点亮了无数人,一夜之间,朋友圈里都是岳某的故事,“昨天看的时候已经觉得很不容易了,没想到背后的故事更让人心酸”一网友表示。
疫情期间,每一张流调清单似乎都是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缩影。
去年那个34岁的考研爸爸,父母年过六旬,每天上下班往返路程50公里,周末陪孩子上补习班。人到中年想要再提升自己,准备清华的研究生考试。在考试前3天的核酸检测中确认阳性。
这些人中,有一天开17个小时的网约车司机,有白天上班晚上兼职的姑娘,当流调照向生活,每个人努力生活的样子都格外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