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 今日报道
12月29日消息,刚刚,京东官微发布声明称京东诉阿里巴巴「二选一」案一审胜诉,阿里需要赔偿10亿元。声明显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京东诉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二选一」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的垄断行为成立,对京东造成严重损害,并判决向京东赔偿10亿元。反垄断法第三章主要描述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相关情形。
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平台规则等从事前款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本法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第二十三条固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一)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二)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一)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二)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三)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2021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二选一」案有了结果。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处罚决定书,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同时向该集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全面整改,并连续3年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182.28亿元,是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开出的最大罚单。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要求各平台企业全面自检自查,逐项彻底整改,并向社会公开《依法合规经营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将组织对平台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整改期后再发现有平台企业强迫实施「二选一」等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从重从严处罚。检察日报当时报道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观察到,互联网企业通常采用价格补贴的方式抢占市场。他认为这种竞争模式会给市场带来种种不利影响。首先,价格补贴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胜者获得高度的市场垄断地位。其次,价格补贴战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严重侵害该类市场中的中小型经营者利益。而且,有些互联网企业在价格战后如果缺乏良好的经营能力或者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形而导致崩盘,其不利后果往往会由社会大众来承担。
相关阅读:
阿里回应「二选一」案一审判决:已获悉此消息,尊重法院的判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