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头条 今日报道
据网友反馈,华为鸿蒙智行旗下问界和智界疑似已停止和易车、懂车帝和汽车之家在内的多家垂直汽车媒体合作。
经车头条测试发现,三大汽车门户网站,均无问界M9和M7等华为鸿蒙智行旗下车辆的经销商信息,仅在汽车之家上有零星几家经销商信息。
对比其他品牌在汽车门户网站上的信息,比如比亚迪秦,可以发现,「经销商」下会出现多家经销商报价和地址,方便用户预约试驾和购买。
业内人士告诉鞭牛士,目前已经确认从2024年1月开始,华为鸿蒙智行停止了和汽车门户网站的合作,但暂不清楚停止了哪些合作。
据三言财经报道,经销商也确认目前问界已经终止与三大汽车门户网站的合作,汽车之家之所以还有少量经销商的信息,是因为有三天延迟。
截止发稿,华为方面表示,由于鸿蒙智行与部分平台会员门店业务原合作协议到期,在新的商务洽谈达成一致前暂缓会员门店业务合作,其他合作业务仍正常进行。
但这种「暂停」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向车头条解释,车企和平台的合作一般都是提前续约,没有大问题不会轻易出现「断档」的情况。
而鸿蒙智行和汽车平台的合作何时恢复?华为是否要大力自建鸿蒙智行销售渠道?
冬测旧怨,易车、汽车之家被误伤?
目前,「华为与懂车帝停止合作」的话题已经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网友观点主要分为两派。
一类是支持华为「开了个好头」「不要被媒体吸血」;另一类则调侃华为「考了倒数就说自己以后不参加了」。
华为与懂车帝的矛盾,始于今年的冬测。此前,车头条曾连续报道懂车帝冬测的风波。
在懂车帝一系列冬测项目中,问界M7成绩均不理想,并且在「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排行榜」中排名垫底。
对此,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冬测:「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
余承东的发言引发了多家车企对此次冬测的质疑,也让懂车帝开启续航的新冬测,但问界M7依然成绩不佳。
事实上,这场冬测引发的讨论没有停止,比如,业内依然关心汽车媒体是否有测试资格,车企和门户网站应该如何相处。
一般而言,汽车媒体可以为汽车厂商提供广告宣传、购车线索。
比如,汽车之家财报显示,其收入主要分为媒体服务、线索服务、在线营销及其他等三大类,Q3财报显示,线索服务贡献的净收入最高,为8.3亿元,其次为在线营销、媒体服务分别为5.99亿元和4.77亿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崛起,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也在增加,三季度,汽车之家来自新能源品牌的营收同比大幅提升近70%。
换言之,新能源车已经是汽车门户们积极争取的合作方。因此,有网友认为此次的「暂缓合作」是冬测矛盾的延续,而易车和汽车之家被误伤。
华为自建鸿蒙智行销售渠道?
也有观点认为,华为暂缓和汽车门户网站的合作是向「痛恨营销以及广告」的特斯拉看齐。
据了解,特斯拉销售采用「直营」模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并通过其自营的网站和门店进行销售和服务。这种颠覆传统卖车的方式,甚至一度让特斯拉和经销商对簿公堂。
去年底,特斯拉和京东官方在微博上的互动,外界猜测是双方将携手卖车。但特斯拉中国很快辟谣,称双方合作并非汽车销售相关业务。
目前,华为也在大力推进鸿蒙智行——这是与车企合作最全面、最紧密及最深入的模式。鸿蒙智行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车企的产品定义、整车设计和渠道销售。
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都采用鸿蒙智行合作方式。
华为也在大力推动鸿蒙智行线上线下销售体系的建立。
2023年12月12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智行App。车头条体验发现,目前鸿蒙智行已经包含智界和问界系列车型的预约试驾和购买服务。
车头条体验发现,比如智界S7,定位北京就有十几家鸿蒙智行授权店、华为首选体验可以选择。
此外,据36氪PowerOn报道,华为正在为智选车建设独立的鸿蒙智行门店。预计2024年,华为新建的鸿蒙智行门店数量将达到800家左右,2025年冲击1000家。
鸿蒙智行用户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销售、交付和售后,即销交服一体化用户中心,选择合作商的标准之一,是优先具备豪华品牌汽车销售、维修经验能力。
华为自建鸿蒙智行销售渠道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是与线上汽车门户平台的合作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23年年初,多地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报告称,各汽车网络平台在制定2023年与汽车经销商合作方案时,出现大幅涨价的现象。据媒体测算,三大汽车门户豪华版会员价格涨幅在39%-93%不等。
其二,是华为本身自带流量和强大的营销能力。今年10月,问界新M7创造了一个销量奇迹,背后的原因除了产品的升级换代、24.98万元的起售价,还有与华为Mate60的捆绑销售以及华为营销体系的支持。
此前,余承东曾表示,华为在过去十几年间积累了大量面向消费者市场的经验,质量流程、用户体验、品牌与销售渠道资源都可以与车企共享,并且在这一生态联盟中统一拉通、快速复制。
在近期的新年内部信中,余承东表示,智选车业务利用华为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管理能力,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建立鸿蒙智行生态联盟,实现商业成功。
不过,虽然网上支持华为「刚到底」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车头条在和业内人士的沟通中发现,大部分观点还是倾向于双方应该会达成新的合作。
目前鸿蒙智行还离不开第三方渠道,今年的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也不允许华为轻易放弃任何渠道,「没必要撕破脸,双方可以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