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健康险独角兽元保拟赴美上市,已敲定承销券商
健闻咨询 2024-06-20 08:13

近日,《健闻咨询》从多个渠道获悉,保险科技公司元保数科赴美上市取得新进展,目前已敲定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证券承销商。


元保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互联网健康险公司,旗下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元保于2020年正式上线运营。元保成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三轮融资,2021年5月又完成了近10亿元C轮融资。


据《健闻咨询》了解,在此前已经公开披露的四轮融资之外,元保近期又完成了一轮以上的大额融资。


近日,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消息,元保已成功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根据披露,元保数科计划发行不超过6450万股普通股,并即将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元保之前,已有多家保险科技公司在境外上市,泛化控股集团、天睿祥子、水滴、车车科技等公司已经成功登陆美股二级市场。


相比于几年前保费规模飞速增长、资本市场异常火爆的繁荣景象,自2022年遭遇严格监管与查处后,商业健康险行业仿佛被按下减速键,不仅保费规模增速放缓,二级市场股价也大幅下跌。


市值曾经一度高达50亿美元的水滴公司,如今已跌至4亿多美元,缩水约9成,正奔赴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元保又将在二级市场取得怎样的成绩?



图片
千亿赛道中的独角兽



元保数科创始人方锐出身互联网大厂,曾在网易工作17年,一度升任网易集团副总裁,先后创立网易电商和网易支付等业务。


2019年,方锐创办了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元保;2020年6月, 元保通过收购获得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2021年12月,元保通过收购唯品会全资子公司广东品诺保险代理,再获一张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后更名为首信保险代理(广东)有限公司。


在保险产业链上,存在着产品设计、销售、承保、理赔等诸多环节,元保的选择是以中介的身份切入销售环节,产品类型覆盖百万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综合意外保险等。


作为中介平台,元保等公司采用定向广告投放、信息流曝光、搜索推荐等算法筛选、吸引潜在客户,代销保险产品,并从保费中抽取佣金作为公司的收入。


除元保外,过去数年中,这条赛道上还孕育出了水滴、十一贝等一批初创公司,他们通过比拼投放能力和运营能力,或是建立新的用户场景,以相对较低的获客成本实现健康险保单的销售。


这批公司成立的时间,正是商业健康险线上渠道迅速增长的阶段,2016至2019年间,线上渠道的保费年复合增长率为94.6%,线下渠道则仅为19.4%。


保险中介公司们凭借强大的渠道创新能力,在保险产业链中找到了一条规模千亿的赛道。


得益于中国互联网、电商流量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健康险增速也很可观,2015年至2021年间规模保费从10亿元增长至551亿元,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


一位互联网健康险创业者透露,巅峰时期头部各家公司仅在抖音平台上的投放金额,每季度都在数十亿元规模。投放费用几乎都要超出公司从保费中拿到的佣金,做得好的才能勉强维持盈亏平衡,用户次年的保费续期后,公司拿到的佣金才是利润部分。


元保的成长也十分迅速,上线不到一年便已累计获得数百万付费用户,创下单月保费规模增长超100倍的成绩,进入互联网健康险领域第一梯队。


这条赛道也获得了诸多投资人的青睐,元保成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三轮融资,2021年5月又完成了近10亿元C轮融资。C轮融资过后,元保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成为一家年轻的独角兽公司。


同一时间,比元保风头更劲的是水滴公司,以近50亿美元的市值成功登陆二级市场,创下行业最高点,也让背后的投资方获得了十分可观的回报,进一步点燃了投资人的热情。


然而,正当无数互联网健康险的从业者与投资人们踌躇满志之时,这个行业却迎来了剧烈的冲击



图片
强监管下的行业剧变



随着互联网健康险行业的快速扩张,许多隐患也随之暴露,引来监管层面的注意。


一方面,互联网健康险公司从保费中抽取了过高的佣金;另一方面,互联网保险存在着过度营销与误导消费者等问题,为后续的理赔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推动行业良性发展,2021年10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08号)》施行,被业内喻为“互联网人身险最严新规”,对互联网人身险的经营门槛、产品范围等做出了严格限制。


新规将保险公司、保险产品、赔付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进行了分级管理,使商业健康险原本的100多家供给方锐减至20余家,约80%的公司失去供给资格。


互联网健康险保费规模的增速大幅度放缓,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前9月,互联网健康险保费规模约580亿元,同比增长仅为9%。但在2019年度,保费规模增速曾高达92.02%。


行业被按下暂停键,依然留在赛道中的企业也受到极大影响,曾经最高接近80%的佣金分成,在新规施行后几乎打了对折。下游行业也受到直接影响,抖音作为互联网健康险最主要的投放渠道,在保险行业的收入大幅缩水。


据一家头部公司高管透露,2022年度公司的业务几乎只剩下新规发布前的续保单,盈利也大幅缩水,“业内各家公司的保费金额如果能够持平就已经算是好成绩。”


据36氪报道,2021年度,元保曾实现数十亿元级的保费规模,但2022年截至6月份数据,元保的保费规模仅为十亿元量级,相比同期下降30%-40%。


已经进入二级市场的公司,业务的衰退直接体现在年报数据上。


水滴公司收入在2021年第4季度起便回落明显,2021年营业收入32.06亿元,同比仅增长5.88%,2022、2023两个年度,营收更是持续下跌至26.31亿元。曾经50亿美金的市值如今也跌去九成,仅存不足5亿美金。


即将赴美上市的元保,仿佛也还未适应新规整改下的全新行业生态,其业务模式依旧有所争议。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仍有许多近期的投诉案例指出,元保的产品存在“首月一元”、自动扣款隐蔽等问题。


曾创下行业最高点的独角兽企业水滴在二级市场日渐衰落,元保这个同赛道中曾经的第二名,是否能够改写互联网健康险企业的命运?(转载自:健闻咨询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