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阿里对知乎下手了
李不凡 电商商业 2024-08-16 09:59

阿里清仓知乎

阿里对知乎失去耐心了。

近日消息,阿里在二季度清仓了知乎。

图片

图源:13f.info

这一消息传出后,截至8月15日收盘,知乎美股下跌1.13%。

图片

图源:九方智投

尽管阿里没有就此举给出官方解释,但从整体战略来看,这一决定大概是基于阿里自身的资本管理目标

知乎在成立之后,一度将重点放在了内容积累、社区文化的建设上,而且尽管知乎尝试了多种盈利方式,如在线广告、付费内容、会员服务等,但仍然不足以覆盖成本

虽然知乎也建立了自身的电商业务,但是由于商品种类相对较少、用户习惯问题,知乎电商仍然面临着许多压力。知乎的用户更习惯于获取信息、参与讨论,而非直接购物。

将用户从浏览内容转化为实际消费者存在较大挑战。

也因此,知乎的商业化强度仍然缺少竞争力。

最近一段时间,阿里正在进行一系列资产剥离行动,旨在优化其投资组合并聚焦核心业务。

阿里出售了一些非核心资产,以确保其投资能够带来最大化的回报。

今年3月22日,阿里以每份美国存托凭证(ADR)11.60美元的价格出售了3085万份哔哩哔哩的ADR,筹集了3.578亿美元的资金。

虽然出售了这部分股份,阿里强调,这一举措不会影响双方业务上的合作。

2018年12月以来,阿里与哔哩哔哩在内容电商及B站自有IP的商业化运营方面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并在2019年成为哔哩哔哩的重要股东之一。

同一时期,阿里也减持了小鹏汽车的股份。

2023年12月,阿里首次减持了小鹏汽车2500万份ADS,套现约3.91亿美元。

紧接着,在2024年3月,阿里再次减持了3300万份小鹏汽车ADS,总价值约3.14亿美元。

此外,阿里与小鹏汽车之间的董事委任协议也被终止,阿里集团战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胡晓辞去了小鹏汽车非执行董事的职务。

无论是哔哩哔哩还是小鹏汽车,尽管在2023年的营收都有所增长,但两家公司都未能实现盈利。

哔哩哔哩2023年的净亏损为48亿元,而小鹏汽车的亏损更是达到了103.8亿元,亏损幅度相比2022年进一步扩大。

这些财务数据,可能是阿里决定出售这些资产的重要因素。

阿里退出非电商核心业务

在马云提出“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的基调下,阿里近一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资产剥离行动。

这些举措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业务,以此来应对如今电商市场的挑战。

阿里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采取了“断舍离”的策略,从非电商核心业务领域退出,包括收缩新零售业务,如盒马、大润发等,调整本地生活业务、减少投资业务等。

图片

图源:微博

在拼多多等竞争对手的压力下,阿里重新审视了自身战略定位、业务模式,寻求新的突破、变革。

为了更好地回归电商主业,阿里选择持续强化其电商核心业务——淘天板块。

也因此阿里对哔哩哔哩、小鹏汽车等企业中抽身。

阿里还对内部业务进行了整合,以提高效率、灵活性。

在项目上阿里持续整合核心内容。淘特开始合并到淘宝,为淘宝带来更具性价比优势的产品。

1688启动全面入淘计划,在淘宝开设多家店铺,携带百万源头厂商直接入驻淘宝,进一步强化淘宝的电商竞争力。

内部管理上阿里的核心管理层经历了大规模换血,年轻一代的管理者上位,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技术变革。

图片

阿里全员信

这一系列内部调整旨在为阿里注入新的活力,以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

此外,阿里正致力于从“贸易”向“技术”转型,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服务升级。

阿里投资了通用大模型初创公司MiniMax,以支持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发展。

通过缩减非核心业务的投资版图,阿里得以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实现战略价值的最大化。

这一系列调整不仅是为了应对市场挑战,也是为了确保阿里在未来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市场竞争风起云涌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电商巨头们纷纷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阿里、京东、拼多多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力求在存量经济时代保持增长势头。

阿里强调经营意识、战略聚焦。

为应对“增收不增利”的挑战,阿里回归了“用户为先”的原则,通过优化购物体验,如推出“先用后付”、“仅退款”等功能,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同时,公司加大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投资力度,不仅提高了商品的性价比,还实现了AI相关收入的三位数增长。

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阿里加强了旗下品牌如Trendyol的发展,并为速卖通引入了更多新服务,多种举措下,阿里国际营收上涨45%。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

蔡崇信与吴泳铭提出的“用户为先,AI驱动”的发展策略,促使阿里剥离了非核心业务,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成长。

京东则针对利润率较低、市场竞争加剧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改革。

通过全方位的人事调整、组织变革,京东提高了运营效率,并通过强化业绩激励与人员管理,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京东持续推进低价策略,例如“百亿补贴”、“9块9包邮”等举措,有效地推动了营收的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低价策略使得京东的大商超品类恢复增长态势,日用百货类别的增速达到了8.6%。

为了深化这一策略,京东计划进一步加大优惠补贴力度,投资“以旧换新”项目,优化包邮规则,并推出“京东秒送”等快速配送服务。

图片

京东秒送专区 图源:京东APP

拼多多凭借其坚持的用户至上、效率至上、绝对低价原则,在市场上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拼多多利用下沉市场战略、极致低价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并通过频繁的促销活动形成了持续的价格优势。

同时,拼多多围绕“百亿生态”进行布局,重点发展平台治理、商家生态、高质量供应链、高质量消费等领域。

京东、拼多多虽然都采用了低价策略,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京东通过强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大幅度让利于商户及消费者,并坚守商品品质、服务质量。

相比之下,拼多多则专注于极致的性价比,通过高频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两家公司在低价策略上的差异反映了它们对于市场定位的不同理解。

整体来看,电商平台面临的共同挑战仍然是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低价竞争,以及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策略的变化。
电商平台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确保在提供高品质服务、商品的基础上追求更低的价格,同时利用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找到最佳平衡点,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转载自电商行业)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