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抖音中长视频,已经是next level了
刺猬公社 2024-12-27 08:23

今年6月,创作者@米三汉发布的450分钟解读《红楼梦》的长视频突然爆火。2个月内,这条视频在抖音获得了1230万的点赞量,@米三汉也因此涨粉450万,成为这个时间段内涨粉最为迅猛的抖音创作者之一。

@米三汉的爆火,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同类型的创作者。在450分钟《红楼梦》之后,160分钟的《霍乱时期的爱情》、343分钟的《盗墓笔记》、1000分钟的《雍正王朝》等长视频内容相继被创造出来,短时间内在抖音营造出一场长视频盛宴。

不过,几小时的长视频内容,真的能够长期适应抖音的内容生态吗?许多行业人士,仍对此抱有疑虑。

作为内容行业观察者,刺猬公社也一直在观察中长视频在抖音的长期表现。结果发现,直到今年12月,450分钟的《红楼梦》仍持续有观众点赞,任意一个时间段打开,几乎都能找到观众的最新打卡,甚至不乏对《红楼梦》剧情的讨论。“原著太艰涩难懂了,还是得看解说。”

图片

除了这条本来就引起大量关注的视频外,更多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的中长视频内容也正在抖音诞生。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精选上时长大于等于30分钟的超长视频同比去年增长了207%,播放总量同比增量210%,在抖音发布超长视频的创作者同比去年也增长158%。

看起来,相比起以往抖音的内容生态,当下抖音的中长视频内容,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

450分钟《红楼梦》,只是一个开始

450分钟的《红楼梦》征服了观众,同时也得到了算法的青睐。这给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创作者提了个醒,属于超长内容的时代已来,更多新内容、新形式正在等待“吃螃蟹的人”,规模化的创作探索随之开启。截至年终,抖音知识创作者们今年累计发布了3.2亿分钟的超长视频,从中,刺猬公社看到了几点值得留意的内容现象:

现象1:超级内容批量诞生

450分钟的《红楼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时长和信息量。那么,在其他创作者擅长的领域,用丰沛的时长和充足的信息量去征服观众,有没有搞头?答案是肯定的。2024下半年,人文、科普类的知识内容创作者纷纷加入了超级内容的试炼场。

在人文领域,创作者@王小窗制作出1860分钟的中国近代史视频,讲解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沧桑和风华人物;还有创作者@木鱼水心创造出8小时56分钟的《史记》解说,用CG技术重现从华夏初创到秦汉纷争的2000年等等。

图片

在科普领域,代表创作者@张朝阳的物理课直接将其最擅长的物理学分割成三个主要部分:量子力学、天体物理和相对论,并分别出了1709分钟、1054分钟和1429分钟的超长视频加以讲解。而垂类创作者@嘉靖学长-只讲干货则直接将其擅长的高一数学内容制作成900分钟的视频,供垂直观众学习。

“超级内容”能够吸引观众,本质上是因为制作的内容超越了观众对抖音的既有预期,才引发了用户的疯狂追捧和算法的乘势推送。这其中,超级时长和超级信息量是一方面,超级制作难度和顶级的内容呈现则是另一方面。

在制作难度上超越了观众预期的代表,要属@阿宇的科学冒险。阿宇的起号方式,被观众称之为“旱地拔葱”。

最开始仅仅拥有3000粉丝的阿宇,就自制高速载人飞行翼、滑雪喷气背包、水下飞行翼等“高科技装备”,向观众展现了他超强的执行力和动手能力。在他的视频中,你能看见一个有梦想的普通人,是怎么样竭尽全力去实现梦想,最终进入大海观察鲨鱼、在雪地上自由翱翔,乃至成为一颗耀眼的流星的。

图片
“阿宇穿着自制飞行翼在天空中穿梭”

事实也证明,只要创作出超出观众预期的好内容,就能得到流量的馈赠。今年11月,阿宇在抖音第一次发视频,5条视频后,他就获得了超过40万的粉丝,总点赞量超过了200万,通过“光速起号”的方式,他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证明了超级内容的吸引力。

现象2:小众稀缺内容“上桌”

超级内容的爆发,实际上在抖音掀起了一股中长视频新内容的狂潮。用户看重“超级内容”,一定程度上表明以往观众中长视频的需求被忽视了。

正因此,一些小众稀缺的中长视频内容,正在抖音批量产生。

一个典型案例,是创作者“一颗柠檬子”独特的“女性视角”,在她的视频中,你能看到此前历史中被埋没的女性—与德先生、赛先生一同出现的费小姐和穆姑娘,能看到女性视角中神话故事的变化——牛郎织女故事的千年嬗变,能看到和亲公主默默付出的如同外交家一般的政治努力。

从女性视角出发,一颗柠檬子为观众揭开了历史的另一个样貌,让此前常常从男性出发的中国史有了新的观察点,也为女性观众进入和了解历史找到了可供代入的情感支撑。

新的视点也不只包括“女性”,还包括此前被忽略的小人物。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在对历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现象做出批评。而创作者“纪不住”就从小角色出发,用7位小角色诱发的历史大事件,为观众重新梳理了历史中的重要时刻,并强调了“小角色”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片

稀缺视角,还仅仅是小众稀缺内容的一面。除此之外,还有创作者聚焦相当小众需求的“刮擦全息教程”,又或者讲解犯罪心理学,提供稀缺资源帮助用户打破信息差的中国政法大学官号等等。

现象3: 创新形式涌现

“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讲述故事的方式”,这句古语表明了故事丰富的可塑性,而用在中长视频内容上,则是更长的时长给创作者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创作方式,让他们可以用更丰富的形式去讲述知识、重演知识。

体现在抖音的中长视频内容中就是,除了传统的一本正经的知识内容科普之外,创作者@喵史官尝试用24个小时来概括上下五千年,将历史浓缩成1天,创作者@出人意料的那些事用倒叙讲述明朝那些事,以及@阿斯巴有点哲用动物世界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等等。

在形式上的创新,同样可以让此前对知识内容兴致缺缺的观众眼前一亮。譬如创作者@喵的思维,就用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画面,给观众生动活泼地讲解了一个豌豆射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乃至僵尸社会的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等等。

图片

通过场景变化和战斗进程来组织讲解,@喵的思维成功把马哲知识融入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战斗场景,让解说充满节奏的同时又富有逻辑,让观众在不知不觉地过程中“学习”到了哲学知识,也因此成功在一个半月之内涨粉超100万。

观众为何拥抱超级内容?

450分钟的解说《红楼梦》就像是一颗深水炸弹,在炸出不断翻涌的涟漪的同时,也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让创作者看到了抖音中广泛存在的中长视频内容需求。

不过,在曾经以短视频为标签的抖音内部,这种需求是怎么产生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种需求能够持续存在,让创作者能够因此出头?

实际上,自从千禧年后,用户对互联网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过去,他们习惯于在社区和网站中主动搜索信息。抖音通过算法推荐,改变了这一模式,让信息主动呈现给用户,实现了用户与内容的高效连接。

这种推荐方式的普及,使得抖音成为获取知识内容的新平台,为那些平时难以接触到“高等学府”或“顶尖学术”的人提供了了解和参与的机会。这不仅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还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但为什么用户对超级内容的欢迎,发生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用户行为的框架。

首先,用户在抖音上的行为从满足基本的娱乐需求开始,比如关注“颜值类”“美食类”等内容。但随着用户在抖音使用时长的增加以及更多不同类型创作者的加入,用户逐渐改变了对抖音的固有认知,开始寻求在抖音看到更多的内容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能会在大量的娱乐信息中感觉到一些无意义感,并逐渐过渡到追求更深层次的个人成长和知识获取。体现在内容的流行度上,就是再逐步过渡到关注“知识类”“科普类”等内容上。

另一方面,用户也在抖音不断接受各种形式的新内容的刺激,并在逐步提高自己的感受阈值。一开始,用户可能只喜欢15秒以内的短视频,紧接着可以接受1-3分钟,再到5分钟以上的中视频。直到450分钟的超长视频出现,带动更多的超长视频被观众接受。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用户对内容深度的需求,也显示了他们对知识获取的渴望。

图片

此外,随着用户在抖音上花费的时间增加,他们的使用场景也在扩展。虽然超长视频可能不适合日常快速浏览,但它们非常适合“通勤听”或“睡前听”等场景,满足了用户在特定情境下对深度内容的需求。

在创作者和用户的双向奔赴下,当下的抖音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平台,也是一个能够提供知识和学习机会的地方。用户在信息的海洋中寻找意义,最终追求的是“获得感”。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共同营造了一个平等、舒适的学习交流环境。

这种平等学习交流的氛围,实际上也促进了创作者的持续输出。

比如@米三汉发布的450分钟红楼梦视频,就有网友在评论区贴出了学校的暑假作业,“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并做读书笔记”;而@嘉靖学长-只讲干货发布的900分钟讲解高一数学的视频评论区下方,有观众在评论区晒出笔记内容,充分展现了作者创作内容带给用户的实际功用。甚至,在抖音创作者@一方见地(璐璟)的“徒步6小时去拍一颗树”的视频评论区中,还有大量的参与者也晒出了自己拍摄的树。

图片

这种不止图一乐的正向价值和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共享,毫无疑问给创作者带来了持续更新的动力,也让观众在和创作者的互动当中,得到了被重视被认可的情绪价值。

有一位乡村科学老师告诉刺猬公社,她经常使用抖音科普达人创作的视频内容当作教案来给学生们上课,能够让学生们快速进入情境当中,理解科学爱上科学。这种现实的需求,显然也是观众持续拥抱这些中长视频内容的重要因素。

抖音中长视频,走向next level

据刺猬公社观察,当下抖音的中长视频内容生态,已经走向了next level。

这种next level,不仅仅体现在抖音中长视频内容的丰富和多元上,也不只体现在频频诞生的爆款视频和一夜涨粉百万的创作者身上;而是体现在已经建立的抖音中长视频的良性内容生态上,在这个包容共进的生态当中,创作者和观众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促使优秀的内容不断诞生,具备专业技能、拥有专业能力的创作者脱颖而出。

这种关系,有时候是双向互动共同创造的。

比如,有的创作者会实时地根据观众的提问和私信去调整制作内容的形式和具体的题材,历史题材视频创作者尤甚。在用户的好奇心驱使下,创作者可以发掘出此前觉得理所应当但实际上观众却倍感好奇的历史问题。

通过给观众答疑解惑,创作者既完成了视频制作,又给观众和粉丝提供了相当的互动感和参与感。在长期的积累下,观众自然而然地和创作者实现了情感链接,也就能更加稳固地接受知识内容,实现和创作者的长期互动。

这种关系,有时候也是带有公益和科普性质的。

比如,越来越多的名校公开课在抖音发布。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已经有85门双一流高校完成公开课发布,其中有56门为国家一流课程。公开课内容囊括了从文学方面的《人间词话七讲》到计算机方向的《程序设计与算法》,为想要学习却又难以寻找渠道的同学提供了方便快捷专业的课程内容。

这些内容,未必能够在抖音大爆或者大火,但一定能够给每一个需要这些学习资料的人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这实际上体现了知识的普惠和温情,也带着传递文化硕果,拉平信息差的美好愿景。

这种关系,有时候代表着一种小众和大众的交流沟通。

在传统的社交网络,小众冷门信息往往难以抵达它的受众,许多掌握高度垂直专业信息的创作者,难以在“大V当道”的大众视野中脱颖而出。但在“让信息来找人”的逻辑下,每一种小众和圈层的信息,都有可能触及到对它感兴趣的受众。

在2024年,刮擦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同样可以向抖音用户开课,尽可能地让更多人了解和看到这个圈层的知识。创作者的独特性和专业性,也在视频不断被传播的过程中,成为更多用户都掌握的共享思维。

图片

从本质上讲,这是用户对中长视频的需求,和创作者的内容供应之间的匹配。但这种匹配,仍然需要在抖音高效率的“信息找人”的机制下才能完成。

当下,持续涌现的创新内容与形式,正在和不断共进的创作者-用户关系一起,共同带动抖音知识中长视频内容生态进入next level。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