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的快递数量,并没有超出日常很多,和前几年比起来,很难说有大幅度增长。” 北京市朝阳区某快递驿站的李师傅,今年618并没有往年的加班状态——“每天早上6点多上班,晚上10点多下班,还要连续加班大半个月”。
“今年的派单量,也就比日常高出1/3,晚上八点多基 本也就送单结束了,只比平常忙一点。”李师傅在复盘时对「商业秀」表示。
据李师傅介绍,往年618大促期间,快件都堆到门外,派单量至少比平常高两三倍,“正常情况下,单日快件量也有700到800件。 往年618期间会增长到1500到1800件左右,最高峰出现过单日2000件的情况。 但今年618期间,单日快件量还没过千件。”
与往年的疯狂造势,平台、品牌与消费者三方形成的“联欢”景观相比,今年似乎只剩下平台和品牌的狂欢。而作为连接平台和用户重要一环的快递端,其业务量情况,则从侧面透露出了这届618成绩单的真实一面。
很多人感慨,今年的618电商大促,以一种只见平台和品牌独有的自嗨狂欢开始,又在一片并达预期的气氛中落幕。
但作为疫情三年后的第一次大促,今年的618无疑又是“特殊”的。一是,618作为今年上半年提振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各家电商大促平台必须抓住的一个机遇;二是,从宏观经济消费的维度来看,它既是对各家电商平台卷入低价厮杀大战效果的检验,也是对老百姓消费复苏情况的一次检验。
不过,即便包括淘天、、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都宣布了这是“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届”,并将这届618视作一场重要的“翻身仗”。但在6月18日之后,这些竞相参与者都没有公布今年的总成交额。
就连618大促节的发起者,也不再公布具体销售数字,而只说了百分比增长。 对而言,这是一场极具挑战的“仗”。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Q1收入2430亿元,同比增长1.4%。乍一看,表现还不错,实则不然。
在这份财报发布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内心的情绪,美股价格从2023初至6月,下跌了约37%。
为了追求新的增长动力,不得不向市场讲述一个新的故事,再造一个新——希望通过重启价格战略,再次夺回市场地位。
但不同于2012年的“价格战”,此时20岁的以及市场的大环境,一切都已今非昔比。
01 史上最卷618,用户感知最平淡
山东的一位90后曹荣,最近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但他还未等到618大促,5月初便在拼多多的直播间下单了。
及618前后,他看了一眼618大促期间的活动价,对比发现,“价格也就便宜几块钱”。
3C品类是最传统而重要的品类。毫不夸张地说,之所以有今天的行业地位,3C品类功不可没。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3C消费电子,也一直是618活动惠及用户的核心品类,但这些年来,随着拼多多、天猫等加入消费电子品类激战阵营,6183C数码的主场优势,也正在逐渐消失。
以苹果手机为例,从不晒战报的苹果手机,今年的销量默默拿了第一。根据提供的数据,618期间苹果依旧是手机品类的大赢家,品牌成交额再破百亿。
不过,今年除了外,包括拼多多在内的各家对3C数码的优惠补贴力度都很大,包括天猫平台和苹果合作立减优惠,在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不仅有超大额补贴,今年更是以家电超级加补开场,重押3C数码。
从电商购物节的角度来说,618的重磅程度,也只有年末的双十一能与之相媲美。每年的618大促,可以说是消费者选购低价商品、享受最大折扣的重要节点。 而手机数码类产品,则 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618品类之一。 不过,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整体感觉比较平淡。
一位关注电商领域的投资人告诉「商业秀」,消费者感知618越发平淡背后,是电商平台关于低价的竞争早已渗透进日常,618作为大促符号的意义被明显削弱了。
笔者身边的很多朋友一致认为,今年618虽然继续大喊低价,但已经无法刺激自己逐渐“免疫”了的神经,“过去都会做好购物攻略、等待凌晨剁手甚至会超前超额消费,但今年对于618几乎没什么感觉,就像一个普通的日子”。
2008年,第一次开启网上“618”年中促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618逐渐从一家的周年庆活动,演变成各大电商平台一年最重要的两次促销节点之一。
今年618恰逢创业20周年,第一枪也由其打响。4月,在618商家大会上表示,今年的618将是史上助力商家增长投入最多、举措最强的618。
这并非一句口号。今年618,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数量达到3月的10倍以上,并且全新推出“买贵双倍赔”服务。据财经故事荟报道,今年618期间,刘强东要求在流量的搜索分发逻辑上,“价格权重占比不能低于50%,这是底线要求”。
甚至还挖来其他电商平台的头部主播——邀请罗永浩在618期间进行首播。亲自补贴127万,最终这套原价332.1万元的公寓,以6.18折的折扣售出。
据“交个朋友”副总裁张雅珺透露,直播之所以请罗永浩,最大的目的就是打造低价心智。
站在成立20年的时间节点上,6月18日,新任CEO许冉,还在当天下午公布了面向未来20年的“35711”梦想路线图,并表示在下沉市场,要聚焦“极致低价”和“丰富供给侧”发力,“未来一段时期将重点围绕‘省’和‘多’,通过打响低价心智进一步触达广泛的下沉市场增量用户。”
当然,淘宝天猫也不甘示弱,同样在618商家大会上宣布,淘宝将以历史级的巨大投入,为商家做大用户规模。甚至,过去一直低调不参加购物节的拼多多,也宣传要在6月的前4天投入50亿促销。
但有意思的是,与声势浩大的霸榜营销不同,截至今年618结束,对于最关键、最核心、最直接的成交额数据,各家电商平台默契地选择不再公布。今年618,也像去年双11一样,成为首个不再公布最终成交额的618。
往年,刚过6月19日0点,各大电商平台和品牌便会抢着发布战报,公布整个大促期间交易总数据。今年,、淘宝天猫、苏宁易购和拼多多均未公布各自“618”官方销售总额,仅表述为文字概述或部分销售情况。 相比之下,它们更愿意提供增长幅度等较为间接的数字。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618,是唯一一家公布整体销售数据的电商平台,但今年,也沉寂了,仅仅用“增速超预期,再创新纪录”成绩单寥寥总结,具体的交易额和增幅,并未公之于众。
据路透社报道,花旗分析师最新发布的一份客户报告显示,尽管投入了史上最大的资源,今年618的销售额仅比去年增长6%-8%,低于2022年的10.3%及2021年的27.7%。
02 更激烈的争夺,在五环外
在用户感知的平淡背后,一个更明显的趋势是,无论是还是淘天集团,其策略都在向拼多多看齐。
在供给上,通过吸引大量渠道商和中小商家入驻,提供便宜、好用、丰富的商品;在价格上,用低价吸引消费者。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如今淘天和都在面临一大强敌——拼多多。 2022年,的GMV增速只有5.6%,2021年这一数字还是26.2%。而拼多多呢,以投行预测2022年3.2万亿计,增速约为30%。
尤其是今年Q1,根据最新财报,营收为2430亿元,同比仅增长1.4%,相比去年同期17.95%的增速,还有不小的差距。阿里一季度并没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Q1创下2082亿元人民币的季度营收,相比去年同期仅增长2%。
只有拼多多还在维持高增长,在今年Q1营收376.37亿元,同比增长58%。
很明显,不管是营收还是GMV增速,都透露出、阿里的发展增速在变缓,这也成为阿里把“价格力”定为重大战略、带着“百亿补贴”火速下场的催化剂。
当消费 降级成为趋势,五环外用户自然也就成为各大电商平台发展的重要目标,由此,中小商家站到了竞争舞台的C位。
阿里想要把离开的中小商家重新拉回来。据晚点LatePost报道,今年5月,马云在阿里的内部非公开会议上强调,接下来是淘宝而不是天猫的机会,阿里电商应该回归淘宝。
这一点,从今年的618种种也能看出端倪。淘天集团宣布成立中小企业、品牌业务和超市业务三大发展中心,同时在618期间对中小商家的支持大幅增加,包括为中小商家设置专属营销通道“618淘宝好价节”。
除此之外,淘宝针对中小商家推出首期20亿的广告补贴,在短视频、直播等内容流量上,给予中小商家更大力度的倾斜,甚至把“天猫618”改名为“淘宝天猫618”。
前不久的集团换帅,也是阿里今年人事变动最大的一次。张勇直接卸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由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接任董事会主席。
和淘天一样,的转向同样也是为了挽回流失的用户,从近来频繁的策略调整和人事变动来看,推动变革的决心也更大。
先是今年年初,推出“春晓计划”,扶持更多个人、个体户、工厂等特色商家在开店,长期引进售卖低价商品的白牌和厂牌商家,丰富低价产品供给。
4月,零售宣布全面打通自营和POP商家(第三方商家),由统一的品类负责人管理,实现自营和第三方商家的平等对待。这也是自涉足POP业务以来,内部首次将两者打通。
过去多年以来,自营拥有更多的资源倾斜和流量扶持,它们利用流量坑位、营销工具等优势,造成了对第三方商家的挤压,这阻碍了平台开放生态的建设。迈出这一步,等于推翻了之前以自营为主的经营策略,彻底重塑平台生态。
为了重新拿回低价话语权,已调动所有资源力量,甚至在618前夕调整了核心高管层,集团CFO许冉升任CEO,业内解读为,这意味着需要从财务角度用极致性价比的CEO,来解决公司面临的多重难题。
就在短短半年内,经历了一场自内而外的低价改革。一位要求匿名的投资人向「商业秀」感叹,“全面执行低价策略肯定会遇到不少挑战,毕竟拼多多早已在消费者心中站稳了低价心智,但起码终于看到改变了。”
价格战虽然一直是互联网市场竞争中屡试不爽的策略,也不缺乏打价格战的经验,但在当下的大环境中,复制“百亿补贴”,低价心智能否奏效?能如愿得到理想的结果吗?
03 再次吹响“价格战”号角的挑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商城更强调的是品牌自营,“多快好省”中,“好”排在“省”前头。因此,“价格贵”也成为当下越来越多用户对吐槽点最多的地方。
在消费者心中的价格心智,急需回到创业时代。创始人刘强东最先反应过来,明确提出,“低价是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到了今年,的“低价策略”明显提速。上线“百亿补贴”频道,成为向市场投掷“重回低价”的第一个信号弹。
3月初,零售临时抽调出了近100位员工,让他们手动比较商品在拼多多、淘宝、抖音等所有电商平台的价格,来保证自家上线的商品是“全网最低价”。
这场“人工比价”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就是为在618前夕上线的重头项目“百亿补贴”服务。
的低价轰炸,的确来势汹汹。为了实现“低价”,紧接着还放开了对商家的物流限制,先后与极兔、圆通开展合作,就是为了开放平台上的POP商家提供服务。
这一系列动作,看起来很像是在拼多多领地虎口夺食。对而言,也相当于革自己的命。
众所周知,一直以自营物流为主。在业内,物流和顺丰物流,一直作为行业的服务标杆,领先于其他快递平台。这门传统又烧钱的重生意,给带来服务和口碑的整体提升。
但如今,决定放开对商家的物流限制,不再要求商家必须使用物流,放弃了这些年自己一直坚持的物流壁垒,表明下定了打价格战的决心。
5月,财务出身的CFO徐冉正式出任集团CEO后,她在一季度财报会上再次强调“低价”——“低价将是交付给用户的最终结果和体验。”
作为618的开创者,还希望通过“低价”打响今年618的第一枪。
「商业秀」经过梳理后发现,在618的大促举措的确费了心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在一些关键品类上,要做到“绝对低价”,不能高于友商;在另一些品类上,实现相对低价,比如9.9元包邮的低价商品,极限拉低的消费门槛,做到常态低价。在首页上线百亿补贴、秒杀等常态项目,提升价格在流量分配中的权重等。
类似的情形,曾出现在11年前。2012年,为了在大家电品类撕开一道口子,刘强东在微博高调宣布:将以未来三年商城大家电零毛利的代价,向国美和苏宁正式宣战。
最终结果正如外界所见,从2016年至今,在家电零售赛道里,一骑绝尘,再无对手。如今,相似的剧情再度上演,但牌桌上的对手已经换成了拼多多,并且,时代已不是当年那个与苏宁打价格战的时代。
当年,对国美、苏宁等传统零售巨头发起的“价格战”,正处于中国消费升级和新兴群体对线上的依赖越来越大的黄金期,能凭高品质和优质服务体验完胜。
但在当前大环境之下,消费者更希望省钱、划算,而主打中高端市场的标签扎根太久,消费者眼里的和拼多多完全属于两种不同定位,“品质高,价格贵”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因此,重新拿起低价武器后,原本的零售体系自然不适用于“低价”的,原本的体系需要变,并且需要放弃太多原有优势,这并不容易。
今年618,未公布总销售额这一结果,多少已经得到验证。更早之前, 推行的“拼多多化”的策略,已有失败前例。
2020年,社区团购复燃,推出“京喜拼拼”,京喜事业群作为布局社区团购赛道的明星项目,受到格外重视,但伴随着社区团购玩家的大规模退潮,京喜拼拼通过“烧钱大战”也未能幸免,京喜事业群这个为下沉市场量身组建的一级事业群,仅仅存在了两年半就匆匆解散。
前述要求匿名的投资人告诉「商业秀」,京喜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与的客群和消费场景差异过大,下沉市场的消费场景并不能很好的与的电商生态契合。
定位理论认为,定位就是确立产品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此前,“定位之父”里斯曾在接受「商业秀」专访时称,定位是一场关于用户心智的战争。但它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定位需要经常改变。而产品的价格和包装的改变,并不等同于产品本身的改变。
从根本上来说,价格的改变,只是为了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已。无论是拼多多还是,价格的最初定位其实都在于拉拢潜在用户、占领心智。只不过,最早靠烧钱打出百亿补贴的拼多多,早已影响了用户的心智,不少用户直接把拼多多 和百亿补贴划等号,后来者想要超越前者进而抢夺用户心智和市场,势必比前者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和资金,成功概率更是未知。
而且,这次虽然真正重回低价战场,但不以牺牲品质和服务为代价,更不可能无限度地进行补贴,这也限制了的绝对低价优势空间。
船大难掉头,对于来说,内部体系改革让的品质形象在低价战略中一步步被淡化。加上外部环境强敌环伺,的下沉之战,每一步都走的艰巨且不易,它自身也快伤不起了。 (文中曹荣、王师傅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