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上汽集团持续整合,或将成立新的智能底盘公司
36氪汽车 2025-04-17 07:13

上汽集团或将成立一个新的智能底盘架构公司,新公司由上汽集团旗下华域汽车的几家零部件子公司整合而来。整合工作自今年3月开始,预计会在今年6月完成。经集团初步考量,前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院长芦勇将担任新公司的负责人。

针对以上信息,36氪汽车已向上汽集团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暂无回应。

华域汽车是上汽集团旗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其业务覆盖汽车仪表板、门板、汽车底盘结构件、传动轴、制动等多项产品。上汽集团拥有对这家企业的绝对控股权,截至2024年三季度,上汽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华域汽车股份,加起来接近60%。

上汽集团也是华域汽车的主要客户。根据华域汽车2024年上半年财报,2024年上半年,上汽集团为华域汽车贡献了38%的主营业务收入。在上汽集团之外,特斯拉、赛力斯、比亚迪、吉利等整车企业亦是华域汽车的重要客户。

与此同时,华域汽车旗下又有一干由它全资控股或参股的零部件子公司。这些零部件子公司的产品,涉及转向、制动、悬架、传动等品类,这为上汽整合新的底盘架构公司提供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而即将领导这家底盘架构公司的人,是在上汽之夜,以集团底盘专家身份亮相的芦勇。他于1996年加入上汽集团后,先后担任过上汽大众底盘部总监、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底盘部总监、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不久前,芦勇卸任了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这一职位,被调往上海汇众,这是由华域汽车全资控股的一家底盘生产企业。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人事调整,或许正是为了响应上汽集团在零部件领域的整合节奏。

36氪汽车了解到,自贾建旭担任上汽集团总裁以来,换血+整合就是上汽集团运行的主旋律。

整个集团的整合以“大乘用车战略”为开头,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整合,目的是实现资源的聚焦,和效率的提升。

在“大乘用车战略”之后是上汽集团的“大底盘战略”,整合上汽集团在底盘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以期形成合力后取得底盘技术方面的突破。

而之所以将零部件业务整合的重心优先放在底盘板块,其背后的考量,或许是为了与智驾的研发相协同。

“智驾平权”是近些年汽车行业的热议话题,而底盘恰是自动驾驶执行层的关键部件。尤其是上汽打算在今年落地的L3级量产智驾系统,对底盘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上汽尽快推出更智能的底盘,去充当更先进的智驾系统“执行人”。

与华为的合作,或许也是促使上汽做出“大底盘战略”决策的一重因素。

于华为而言,此前鸿蒙智行推出的产品,皆定位25万元及以上市场;而依托上汽产业链的降本支持,鸿蒙智行有望填补它在20万元乃至20万元以下细分市场的空白。于上汽而言,学习华为的IPD与IPMS流程、引入华为智能化技术,有望弥补上汽在产品定义和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因而双方都对“尚界”这一合作项目寄予厚望,不仅为之成立了5000人的团队,首期投入了60亿元,还打造了专属“尚界”的超级工厂。如今上汽又计划组建新的底盘架构公司,或将在包括底盘等硬件层面,为“尚界”项目提供更多助力。

长期以来,上汽集团整车业务的光环,掩盖了它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和布局,这轮零部件层面的整合完成后,上汽集团的革新或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转载自36氪汽车)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